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10:42:03

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已明确诊断为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外,还接受中医护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医院医嘱药物治疗,复诊比较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第1天、4天、11天、18天、28天、35天时的拇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感觉恢复,恢复工作情况及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经3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好转。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部骨折有明显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 小夹板外固定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23-02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按Green分类将其分为四型:Ⅰ型Bennett骨折脱位;Ⅱ型Rolando骨折(Y或T型脱位骨折);Ⅲ型关节外骨折,为横行或斜行骨折,多位于第1掌骨基底1cm附近;Ⅳ型骨折端骨骺板损伤。Bennett骨折是发生在第1掌骨基底部的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由Bennett于1882年第一次描述,是一种涉及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属于手部的常见骨折[1]。Rolando骨折于1910年由Rolando阐述,为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的“T”或“Y”型骨折,可把它看作一种粉碎性的Bennett骨折。由于Bennett骨折涉及到拇指的腕掌关节面,治疗不当会导致关节的僵硬、畸形、功能障碍,而拇指又是手部功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会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活动[2]。而且由于其骨折本身的特殊性,固定比较困难,容易发生骨折再移位,所以对固定的方法、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及中医护理干预有了更高的要求。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容易出现压力性溃疡、张力性水泡、夹板松动等情况,造成小夹板外固定不能继续使用或外固定失败,影响中医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故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和对其进行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中医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科共收治52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39岁,多为青壮年。在本组病例中,单纯性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占19例,Bennett骨折占30例,Rolando骨折占3例。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复位前后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干预。患者多数因意外事故、人为伤害而致伤。突如其来的伤害会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映,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痛苦、恐惧、焦虑等,这些因素将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耐心的解释,使患者认识和了解病情。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

2.2 复位时的护理干预。复位时由一名护士全程陪同,同时对整复环境、患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2.3 对夹板固定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拇指外展板粘胶带“8”字形外固定,固定时除了保持有效的固定外还要注意患肢的舒适度及美观。

2.4 对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

2.4.1 对肿胀的护理干预。患者受伤早期出血较多,加上夹板外固定对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导致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针对患者肿胀的情况早期采用冰敷疗法,对症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口服治疗如(玄胡伤痛片、创伤消肿片)等,指导患者作2、3、4、5指屈伸功能活动,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等。

2.4.2 对压疮发生时的护理干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拇指外展板固定后第7—10天容易出现皮肤压伤,在此期间我们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若出现压疮应在局部加棉垫或空心垫,扩大受压面积以减轻局部受压情况。

2.4.3 对夹板松动的护理干预。复位后3—7天是肿胀的高峰期夹板不宜固定太紧,7—10天消肿以后会出现夹板松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的给予加压固定,以保证骨位得到有效地固定,同时应注意观察指端的血液循环。

2.5 对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

2.5.1 向患者解释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及必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2.5.2 功能锻炼。整复后即可作2-5手指活动,1周后握拳活动,3周后作第一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5周后拆除夹板开始拇指内收外展及对掌活动。

2.6 提高患者依从性。向患者告知疾病发展及愈合的过程,让其明白按嘱复诊的必要性。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拇指运动功能采用TAM系统评定标准,日常生活活动采用ADL,感觉恢复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血液循环状态分级(优、良、差、劣),外观分级(优、良、差、劣),恢复工作情况(优、良、差、劣)。

3.2 对照组与观察组经3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拇指外展板粘胶带“8”字形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可降低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单纯牵引固定发生骨折关节再移位及皮肤压疮等并发症[3],也可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所致出血、感染、肌腱粘连等风险,同时也可减少微型外固定治疗所致的针道感染和针道护理强度[4]。通过观察,压疮好发于夹板固定后7-10天,一旦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后期不易愈合,甚至出现夹板固定不能使用,而导致非手术治疗失败。而早期改善受压部位的血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压疮,我们采用加宽加厚棉垫或采用空心垫的方法治疗压疮,观察组压疮发生和发展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功能锻炼是健康的基础。精确的解剖复位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的基本原则[5]。牵引后关节间隙增大,指关节功能易恢复[6]。此方法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早期指导患者作患肢手指的功能活动,即有利于保留手指的功能,又有利于增强患肢远端“泵”的作用,减轻肿胀,且有效的功能活动,还能防止了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拇指功能的恢复。

4.3 拇指外展板治疗的优点。本组操作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机械,费用低,无损伤[7],复位固定可靠,调整拆除方便,骨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5 小结

通过两组对比观察,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未接受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和手指的各项活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

本次临床观察因时间较短,病例数不够多,且患者为门诊病人,在复诊时间和遵医嘱上存在差异,故还需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收集资料。对于肿胀、压疮、夹板松动的临床发生率和治疗方法及疗效还没有更多的文献及报道,都还需要我们长期的观察、收集和改善。参考文献

[1]宋亚文.Bennett骨折的治疗和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6,(12):75-76.12

[2]黄星垣.中西医结合治疗Bennett骨折40例分析.当代医学,2009,15(177):163-164

[3]闫玉明,闫相斌,徐阳生.粘胶带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中国骨伤,2003,16(1):44

[4]山林,田光磊,田文.微型外固定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8):469-473

[5]潘月勤,王以进,王顺华,等.拇指外展牵引固定器治疗第一骨基底部骨折及生物力学研究[J].中医正骨,2002,14(12):7-8

[6]张掖.手法整复石膏托外展架牵引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脱位50例.甘肃中医,2009,22(9):32-33

[7]李智富,许扬滨.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进展[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19(3):3

上一篇:学校藏在公园中 下一篇:口腔吹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