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学困生脱困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7 04:48:09

初中英语口语学困生脱困策略研究

【摘 要】英语口语“学困生”是指个体在口语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听、说”应用基本要求的学生。笔者在对口语学困生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五种脱困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英语口语 学困生 脱困策略

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口语学困生现象出现,英语口语“学困生”是指由于各自不同原因导致个体在英语口语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听、说”应用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口语学困生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一、口语学困生成因分析

英语口语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英语教师这个层面进行一些自我剖析。

一是观念不当,缺少互动。从大的层面来讲,其实就是需要教师从本质上弄明白一个问题,教学生语言的目的何在?不是用来背、用来应付考试的,而是让学生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因此,帮助口语“学困生”诱发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克服哑巴英语,造就敢于表达、善于沟通的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师存在着工作量大、面对学生群体多的现实问题,教师往往只能应付性地按照教学进度被动地操作课堂教学流程,无法或较难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去开展有效口语交流活动,缺少互动,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事实证明,只有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设置或提供个性化的交流平台,让学生积极互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活力。

二是教学方式单一,情境创设不到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教师的施教活动,较少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不能主动地创设一些新颖的、富有特色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是因陋就简地放放录音,听听磁带,跟读几遍就完成了口语教学任务,这就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十分地枯燥无味。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与参与的英语学习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口语,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国外往往比成人能更快地适应环境、更熟练地应用国外语言,就充分说明了孩子在语言学习上需要有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的情境。

三是目标过高,急于求成。在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或启蒙阶段,大多数教师往往会以优秀学生的标准为学习目标,把学习标准定得惟一,目标过高,挫伤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口语学困生出现。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用时少、灌输多的情况,学生看上去学了很多,“效率”也上去了,但往往是所学知识来去匆匆,尤为严重的是,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热情在这种情形下逐渐淡化、消退,学习的灵性和可持续性严重受挫。教育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搞,知识的学习需要慢慢地“反刍”才能吸收消化,而教师过度的焦虑和躁动,往往会迁移到学生身上,导致学生衍生出同样的焦虑与不安,教育需要我们教师静静地守候学生的成长。

二、口语脱困的五种策略

1.关键词延伸法。

英语语言特点是非常强调词汇,对于英语口语学习者而言,关键是要找准关键词!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就构成了关键词延伸学习法。这些关键词既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又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情境。如,以“Asking the way”为例,首先精心挑选问路方面的三个提示语关键词,如:“Where”“How far”“How”,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整合,不断延伸扩展出“问路”方面的句式结构,如:“Where’s the+地方”“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地方”“How can I get to+地方”,不断替换地名,反复训练巩固,让学生在这循序渐进的语境中用模仿、体验等办法运用口语。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还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此法特别适用于口语表达迟钝的学困生。

2.小组擂台竞赛法。

根据班级学生英语口语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以5人为基数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构成要体现口语情况的层次性、差异性,即每小组由ABCDE五种层次的学生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和班级学生的口语实际状况,提供擂台竞赛主题一到两个来供学生选择,规定好擂台赛的交流范围、层面和频率,展开小组竞赛。竞赛计分评判时,首先是依据英语口语能力强弱分别计分,如,A级学生为口语能力最强,E级学生为口语能力最弱,计分时,E级的发言计分标准高于A级的五倍,从而推动小组内自行协调调整发言范围和频率。其次,根据交流开展的范围、发言频率进行计分考核。

3.情境创设展示法。

课堂的有效性告诉我们,教师要用学生的思路上课,要用有趣的课堂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口语学习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口语交流平台,达到训练听说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情境设计时,要注重体现针对性、生活性和适度性的原则,即从课程标准、重难点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出发,通过图片展示法、现场模拟法、影视资料法、人物角色法、朗诵渲染法等,创设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兴趣的情境。如,教师执教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6 的Integrated Skills后,对学生进行Oral Work的训练,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如,可以运用Flash创设一个盗窃案情境,先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已学的词汇和句式结构编制出自己的对话。让学生分别扮演福尔摩斯式的人物,大胆发挥想象力,探讨案件,构想出案件的不同结尾,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4.因材施教单兵训练法。

此法又叫一对一训练法,主要用于层次偏低的学困生。首先,在全面而详尽地分析此类学生口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挑选出擂台小组里的E级学生,指定该小组的A级学生与E级学生展开一对一的训练辅导。其次,教师要凭借其扎实功底,要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语言,及时提醒暗示、适时点拨,必要时直接参与交流辅导,增强实效性与针对性,为学困生搭建成长的台阶,帮助学困生跨越口语学习的障碍。此法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围绕擂台竞赛的话题进行,辅之以关键词延伸法,反复训练并及时应用于擂台竞赛之中,强化E级学生的口语学习应用能力和水平,从而大大刺激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循序渐进促进法。

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并且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人格魅力和吸引力对于学好口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愿意接受的、亲切的语言来消除师生间心理上的障碍和差距,通过轻松自如的交谈对话,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底线,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从而为学生铺设好进步的台阶。当学生出现口语学习的问题和懈怠时,教师通过指出不足、适度批评、及时点拨等系列手段,让学生明确方向,改正错误和不足,促其觉醒,自觉提升,实现螺旋上升式的激励机制,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促进效果。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学困生潜力的前提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除上述五种策略外,还应广泛调动家长资源,挖掘校本资源,利用好社会资源,密切关注学困生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尊重每位学困生,学会耐心与等待,耐心地对待和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过失”“不完美”,正视学生的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适时、适度地示范引导,在等待中寻找学困生进步的机会,与他们一同体验、共同进步,为学困生塑造一个充满个性、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1]李献林,张淑清.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吴樱花.遭遇学困生――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用心灵开启德育之门 下一篇:浅谈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轮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