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拒绝做抑郁妈妈

时间:2022-10-07 04:22:18

产后拒绝做抑郁妈妈

产后抑郁自题

产后,新手妈妈如发现有:心情沉重忧郁、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两种状况,请接着自以下8个项目,以2周左右的情绪作为自参考,严重时请务必寻求医院或专家协助。

1 晚上睡不着,即使没有特别的事情,也会一大早就醒来。

2 食欲不振,日渐消瘦。

3 容易感伤落泪或时常放声大哭。

4 心烦气躁,坐立难安。

5 对将来不抱任何希望,经常因绝望而感到痛不欲生。

6 犹豫不决,即使是小事都无法下决断。

7 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做任何事都提不起一点劲来。

8 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其实,很多妈妈都经历过产后的情绪波动,只是在程度上各不相同。您可以根据以上自表进行自分析,如符合5项以上的妈妈,请尽早去医院或心理咨询门诊寻求专家的帮助,这对于您以及您全家的幸福都至关重要。

案例一 学会坚强、让我战胜了产后抑郁!

丽丽妈,25岁;小丽丽,6个月

我是个独生女,月子里妈妈什么都不让我做,所以我连给小孩换尿布穿衣服等简单事情都觉得困难,更别说给宝宝洗澡等“高难度工作”。

好日子在两个月后妈妈要回去时就结束了,小孩的吃喝拉撒都要我一个人来伺候,老公要上班,白天晚上都是我一个人照顾宝宝,她哭我也跟着哭,那段时间我都快要发疯了,天天打电话要妈妈快点过来。

没办法,妈妈有事过不来,我什么事情只有自己硬着头皮上,强烈的母爱也让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坚强坚强再坚强,自己都是做妈妈的人了,有责任将宝宝照顾好,不能再老是依赖妈妈。

神奇的是,其实人不管做什么,都只是个适应过程,在妈妈走后的半个月,我就慢慢适应了一个人照顾宝宝,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有什么不懂的就看书,我在产前就挑了几本很好的带宝宝的书,上面对新生宝宝的所有心理生理事项都写得非常仔细,还有电话远程请教妈妈和其他有宝宝的朋友……

现在女儿半岁了,健康可爱,我自己也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专家点评 独生子女妈妈们产后抑郁的情况似乎更多,所以更要预防产后抑郁,产前就需做好包括身体、心理、物质三方面的准备:身体上,要注意在孕期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心理上,在分娩前要了解一定的育儿知识,如可以在产前通过读书、听讲座、观摩等学习喂奶的方法以及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也要有思想准备;物质上,要准备好宝宝所需的费用、衣服、被褥、纸尿裤等。

案例二 宝宝太难带曾让我情绪很糟糕!

彬彬妈,28岁;小彬彬8个月

我也经历过产后抑郁,还比较严重。

儿子特别难带,整天哭,日夜颠倒,我睡不好也吃不好,觉得生活完全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尤其因为是第一胎,我不太会喂奶,导致乳腺管不通,宝宝的嘴一咬上来,我的就像刀割一样痛,孩子吃不到奶哇哇大哭,我也哭,喂奶的时候我甚至想把孩子掐死或摔死!

幸好怀孕期间我上网查过,知道会有产后抑郁这件事情,所以我拼命告诉自己不可以这样,现在是产后抑郁,挺挺就过去了。

幸好后来在妈妈的亲手调教下,我慢慢地掌握了喂奶的要领,也体会到喂宝宝的乐趣,心情也就好转起来。所以新手妈妈们如果遇到像我一样的问题不用太焦虑,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人求助,相信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专家点评 产妇在产后遇到难题时,一定要向周围有经验的人求助,不可让糟糕的情绪任意发展。

值得重视的是,因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这种情绪有可能发展为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有些产妇甚至会自残、自杀,有时还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这时就需要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必要时更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介入。

案例三 老公的体贴最重要!

婷婷妈,26岁;婷婷,4个月

我生了宝宝后,变得敏感和忧郁。

婆婆是乡下人,老思想,说什么生完孩子只要吃黄糖拌饭,不用吃其他;而且一个月不准我洗头冲凉,我哭她就说我很娇气,还说以前农村女人生四五个也不见像我这样哭的。我很多事情和她沟通不到一块去,她也很多事情看我不顺眼,弄得我月子里不知道哭过无数次……

还好老公比较贴心,下班回来就主动包揽家务,回到房间里还安慰我,问我有没什么不舒服,想吃些什么,叫我别同老人家计较,又说生了这么可爱的儿子应该开心才是……

我原来以为自己会陷入抑郁难以自拔,不过在老公的呵护下,再加上婆婆回乡下我们自己请了个保姆,宝宝快四个月了,我的心情也调节过来了。

专家点评 其实,丈夫是影响妻子情绪的关键因素,所以应多体谅妻子在产褥早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而出现的情绪异常,尽量避免在一些小事上与其争吵,同时还要多关心妻子的身体或病痛状况,在婴儿哺育上也要多用些心。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对预防产后抑郁是非常重要的。

新妈对抗产后抑郁绝招

1 和好朋友谈谈心。

2 家事、育儿不求完美。

3 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

4 向丈夫倾诉心情。

5 自我心理调适。

6 勇敢面对,科学治疗。

上一篇:读书从0岁抓起 下一篇:宝宝第一次妈妈来记录(0~1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