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与地域景观文化的融合发展

时间:2022-10-07 03:41:55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域景观文化的融合发展

摘 要: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就更应该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有机设计,并且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互融合,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变化,令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区间为研究对象,并以某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对其具体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在该项目的设计中,主要提出了两种方案,目的是要将该线路段的车站、区间、开发以及景观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令城市轨道交通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属性,即建筑属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域景观文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人们出行的时间,同时在设计时所突出的地域性特点,也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对车站的优劣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种是功能性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是舒适性的需要,只有将车站的设计与地域景观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1.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现状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在建筑审美标准方面,效果却并不理想。由此造成的后果就会显得与城市的发展建设相互不协调,有种格格不入的感受。试想一下,在现代化的繁华大都市中,如果有这样一座突兀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怎样的感受?这是长期以来设计者重视功能上的设计而忽视建筑设计造成的,所以在景观性以及环境价值方面有所欠缺(如图1所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这都是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设计时,人们在直观上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所以需要在设计时融入人文环境的体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整个工程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想令每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都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就需要对其注入生命力,使之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点缀之一。在当前设计成功的案例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只有在不断探索中进行摸索,才能设计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不仅在功能上满足出行的需要,在外观设计上也能令人们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2.车站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首先应该将车站的形式确定下来。从地理位置上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地上车站,一种是地下车站,如果按照车站的运营方式或者客流的乘降进行划分,那么可以将车站的断面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岛式,一种是侧式。

其次,在对车站规模进行综合性考虑的过程中,应该对车站的客流量加以足够的重视。如果车站的客流量多,那么车站的规模也要相对较大,可以说客流量是与车站规模成正比的,并且对站台的乘降宽度以及所需要的机电设备的数量等予以决定。只有将客流量确定了下来,那么车站的规模才能得以确定。

第三,在车站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环境因素经常是被相关设计者所忽视的。所以在设计时,不仅要充分的对交通因素加以考虑,同时还要对人们在视觉上的感受加以重视。设计者在对车站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多加考虑,还要满足人们生活习性的需求。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动辄十几公里,所以车站要与之相互呼应,以满足共性上的需要。一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对车站的有效识别,所以在进行车站设计时,需要以当地的人文性为基本要求,避免“一线一景”问题的出现,这样会造成车站识别度不高现象的出现。除了遵循人文性的特点之外,每个车站也应该重视起个性化的设计,如果该站点的地理位置优越,那么多注重个性化的设计,突出这一地区的特色;如果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差,那么就要偏重于共性化的设计,这样才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如果该区域不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特色以及人文景观,那么可以在色彩的选择上多下功夫,将各种不同的色彩加以运用,可以体现出车站的不同风格。可以说,设计的手法千方百种,只要加以认真的思考,相信设计的效果会十分理想。以高架车站为例,其一般处在市郊的位置上,并且两站之间的距离比较长,周围以乡镇居多,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可以突出个性的特点,在环境中提取个性化的特点,以便突出车站的设计。

3.区间的联动

应该注意将区间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区间是将车站联系起来的纽带,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区间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区间可以划分为地下、地面以及高架3种类型。在对地下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与环境相协调的主要部分是区间施工,并且在运营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后两种类型的区间则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些,可以说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就更加应该对其进行有效地设计了。

4.车站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的某一地铁线为例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发展需要考虑,要将地铁线进行延伸,为此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在该项目中,主要包含两座高架车站以及两段高架区间,以A、B代替两座高架车站,其中A高架车站为侧式站台,B高架车站为岛式站台。

4.1 整体方案设想

在这一项目中,途经优美的景色,包含了绵延不断的山岭以及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刹,同时还毗邻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可以称得上是拥有绝佳的景色。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该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独特韵味,将“人在山水中”作为重点设计思路,可以令乘客在乘坐地铁时感受到不同于城市喧嚣氛围的宁静。将其体现在设计方案中,最终确定了设计的主要思路,在共性中体现出该线路段的特性。

4.2 对A高架车站的设计

从地理位置考虑,在进行设计时,A线路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将环境有机的融合其中,并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商业开发接口问题。所以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对车站周边进行规划时,与地铁建设分别进行,因此在进行设计时,既要体现出地铁的实用性,还应该与当地的设计进行充分的融合,建设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车站。需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应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便捷性。二是基于对站点周边规划的解读,明晰了站点周边的功能定位为:购物、休闲、商务。引入小型城市综合体概念对站点地块进行城市设计,形成站点及周边一体化设计。但是鉴于车站所处的环境,开发规模不宜过大。三是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节点是A站的目标。

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遵循“人在山水中”的设计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重峦叠嶂、河水潺潺,粉墙黛瓦装点着这片土地。车站的造型以大片黛瓦来诠释,屋面上开有老虎窗,窗内是通风的百叶。是一个乡间的小站,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车站采用“大树”的概念进行精炼,屋顶辅以玻璃,体现钢结构的灵巧与玻璃的通透。立面上的大树,枝叶茂盛,融入群山之中。

4.3 对B高架车站的设计

B线路段沿途伴有一延绵的景观河,本线路段需要解决的是车站与景观河的关系以及区间与景观河的关系。车站主体的造型处理结合景观河的特点,车站立面造型以山水画为设计理念,层峦的山峰剪影与景观河交相辉映,体现这个城市的韵致风味。外表皮以山水为主题形成“阴刻”,覆于车站顶部、墙部,虚实转换间形成空间的多层变化,结合车站下方景观河波光粼粼的光影,打造出以车站为主体的地方标杆。

车站区间段的造型处理源于景观河以及路面结构的对称性,区间桥梁造型理应对称设计,且宜有通透性。运用三角形构图的平衡性,勾勒出山峦的剪影;为避免桥墩的厚重感,采用化整为零的结构措施,达到了通透的目的。延续车站山水画的设计理念,结合景观一体化设计。景观河及河两岸的绿地被最大化地结合,人们可以沿河岸散步,可以沿河岸边设置的楼梯登上景观河桥,在河上观风景,实现“人在山水中”的构想。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是造福社会的综合通设计,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前期充分搜集、掌握沿线的基础资料,除了设计必需的“硬性”资料外,还应搜集并理解当地的人文习俗等“软性”资料。在这样基础上的设计才是负责任的设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甘勇华,邓兴栋.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设施立体式布置模式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8):17-18.

上一篇:煤矿条带开采地表沉降研究 下一篇:AllJoyn智能家居互动模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