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的一点尝试

时间:2022-10-07 01:56:24

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的一点尝试

汉语方块字的“象形”独具特色,演化至今的“形声字”历史最长,字数最多。学生认识汉语方块字,同时也是欣赏它的优美造型的过程。汉字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1、描述演变史。在文字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掘其中的“绘画美”的因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找一批比较典型的方块字,描述它们字形的演变史。告诉学生:现行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形体。如“采”字的演变过程就经历了这几个阶段:“采”:甲骨文写成:上面是手,下面是果实,表示用手摘果实,所以“采”的本意就是摘取。“采”的写法就是由这些写法慢慢发展而来。了解了这些,学生就很容易地记住了“采”字,并且领悟到:如果把上面的手和下面的木连起来,写成“番”的上部就错了,因为那可就采不走果子了。

2、剖析“造字法”。在文字教学中,剖析日常用字的“造字法”,全面介绍与点滴渗透相结合,使学生领略字形结构之美和蕴含的意义。汉字有四种最基本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如:“祭”字头的字和“登”字头的字,学生常会写错,单纯的纠正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但向学生介绍其造字法,却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祭”字由三部分组成:“”、“”、“示”。这三部分我们今天看不出它们代表什么了,但在构字之初,它在古文字中是这样写的:“”代表一块肉,“”代表手,“示”代表祖先的牌位,“祭”字就是用手拿着肉去供奉祖先或鬼神。因此,“祭”的的造字法是会意,其基本意义就是:祭祀。祭字头上有块“肉”,如果写成“登”字头就把肉变没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把祭字头和登字头区分开。学生了解了这一知识后,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就能触类旁通,提出脍炙人口的“炙”上面也有块肉,那“炙”不就是用火烤肉吗?这也是用会意的方法造的字。而和它形近的“灸”字,上面是个“久”字,是形声字。学生在运用造字法学习汉字时,不仅记住了字的本身,而且了解了造字缘由及字的本意,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感叹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

3、形近字对比法。“即”与“既”在使用中常常被混淆,我们把它们进行一下对比,这两个字在古文字中是这样写的:(即)(既)这两个字在古文字里,都和吃饭有关,“即”的左边是一个装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面向食物,正准备进餐。“既”与“即”相反,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已经把头转了过去,一副吃饱了的模样,像要马上起身走了。所以,“即”与“既”给我们展示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即”是就食,是接近食物,准备吃还没有吃时的情景。“既”是吃完了,表示了一个完成的状态。后来,这两个字的意义分别在各自本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凡是接近、靠近的意思,体现一种将要发生或尚未完成的状态,就用“即”,如:不即不离、立即、一拍即合、一触即发、即景生情、即位、即刻。凡是完、尽、已经的意思,就用“既”,如:既往不咎、一如既往、既得利益、既然、既来之则安之等。

4、“书法美”的陶冶。书法中的基本功――运笔训练,犹如弹琴的指法训练。书写时要掌握笔锋的运转,在纸上表现粗细、连断等技巧。“运笔”如“拉弓”、如“舞剑”,有它独到的韵律与情趣,只有勤学苦练的人,才能“心领神会”。至于书法结构原理的规律,更显示了汉字独特的间架结构之美,给人以匀称、和谐、庄重、整齐之感。在教学中,我经常在指导学生观察、辨析字形,在书写中进行汉字美的教育。要求学生在正确书写的基础上,还要把字写得好看些。并结合实例告诉学生怎样的字是美的,怎样的字不美。书写汉字时,不仅笔画要美,结构也要美。此外,采用多种的评价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自评、互评、教师评、集体评、家长评等。通过学习汉字,学生不仅爱上了汉字,体味到了汉字之美,更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人类的文字有两大类:一类是拼音文字;另一类就是象形文字。而人类最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它一共有三种:一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一是古埃及的圣书字;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汉字了。”可是前两种文字,今天已没有什么人懂得,更没有人使用了,它们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国的方块汉字,历经了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它的生命力却亘古不绝,至今依旧独步世界,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之一。我们每一个以汉字为母文的中国人,难道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吗?我不禁感慨:都说中华民族具有历久不衰的凝聚力,那么,能不能说:这从古至今从没有断裂过的汉字就是这凝聚力的源泉之一呢?汉字书写,形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它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一朵艺术奇葩,为世界的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珍品。当今,科学家们意外的发现:形、音、意结合的方块汉字特别适用于计算机,是最理想的电脑语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巨大威力的时代。我不禁为自己是以汉字为母文的中国人感到幸运,也为自己能从天天书写的小小方块字中,感受到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灿烂和悠久而自豪?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母亲,若你爱恋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那你也要爱恋祖国悠久和灿烂的文化,而汉字正是这一文化的体现。

5、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利用电教教学把一些复合字制成抽拉片、覆盖片,分解组合字的结构。这种新颖有趣的方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做到了省时高效。还可以把汉字书写编成口诀,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记住了口诀,也就掌握了书写的要领,易记易学。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写字教学中,老师方法多样,指导得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大多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抄帖,贪多求快,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功。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练到后面忘记前面。有些学生对笔画与结构特征没有真正分析透彻,对比较难写的字还没有掌握就放弃不练。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写快、写多、写滥、不如写慢、写少、写精的道理,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是很重要的。临摹时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对难写的笔画、难写的字及有代表性的字,要重点练习、强化训练。教师作重点辅导,做到各个击破,直到写好后再往下临。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古今书法家的名作,参观书法展览,教师作分析讲解,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自觉地“心摹手追”,从而主动钻研。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运用讲轶闻趣事的方法吸引学生。如导课过程中讲一些“墨池”的来历,“笔冢”形成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汉字的象意美,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所做的一点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尝试培养学生对各种语文美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传奇·张爱玲 下一篇: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的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