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专业化还是多样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时间:2022-10-07 01:42:36

产业的专业化还是多样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内的专业化经济和产业间的多样化经济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的决策者需要认清本地经济到底是依赖于专业化经济还是多样化经济。本文利用扬州市和全国的2005年和2006年的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种作用。结果表明,专业化经济对提高扬州市的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而多样化经济对扬州市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而竞争程度也对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

【关键词】产业;生产率;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竞争

一、导言

产业对城市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经济的构成主要是产业,城市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城市中产业的发展。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外部性都可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1992)用了1956年至1987年期间170个城市的主要产业的数据,发现地方竞争和城市多样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地区专业化则没有影响。(1995)等用1970年至1987年期间八个制造业的数据验证城市的动态生产外部性。发现了外部性(产业内部的集中)和外部性(本地产业的多样化)同时存在,而在成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外部性而不存在外部性。这些发现是和城市专业化与产品循环一致的:有多样化产业的大城市中才能诞生出新的产业,而在小的,专业化城市中集中成熟的制造型产业。苗丽静等(2007)在分析了集聚经济微观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辽宁6个城市的集聚经济是主要受城市化经济的影响还是受地方化经济的影响,并将其与浙江的四个城市的集聚经济(冯云廷,2005)相比较,认为浙江的集聚经济还是地方化经济,并从城镇化角度指出浙江的集聚经济其实是一种粗放式发展。石灵云等(2008)基于2003时期中国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地方化经济在大部分产业都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仅有少数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产业支持城市化经济。

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扬州市的产业结构既呈现多样化,也存在主导产业。究竟是产业的多样化还是专业化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未来应该确定哪种发展模式,是增加产业类型,还是着重发展已有的主导产业?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对扬州市未来整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扬州市的产业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多样化和专业化对扬州经济的作用,以期对把握扬州当前城市发展动力和科学地决策扬州未来产业规划提供准确依据。

本文其它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分析框架及其计量模型;第三部分是数据回归与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

二、分析框架及模型

本文研究思路分三步:首先计算扬州市各产业的专业化经济指数,再计算扬州市各产业的多样化经济指数,最后用计量模型将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各产业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扬州统计时期鉴》和《中国统计时期鉴》。由于统计指标的变化,按产业分的产业增加值这一指标在2007以后的《中国统计年鉴》不再统计,而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两项指标在2006年以后的《扬州统计年鉴》中不再统计,所以本文仅对2005和2006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专业化经济指标

专业化经济指标衡量由于专注于本产业而带来的产业内外部性对本产业的增长的影响。本文用代表扬州市产业在时期份的专业化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1)

表示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扬州市所有行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全国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全国所有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越大,说明产业在时期受生产专业化的影响越大。

(二)多样化经济指标

多样化经济指标衡量的是在一项产业的增长中,其他产业的多样化产生的外部性对该产业的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等提出的方法,采用标准化的集中性指数的倒数衡量多样化。具体来说,即对于扬州市产业,其多样化经济被定义在扬州市除产业以外的所有其他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的平方和。用代表产业在时期的产业多样化经济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的意义与上式相同,和分别表示扬州和全国在时期除产业外的产业的增加值。值越大,说明在时期产业受产业多样化的影响越大。

(三)模型设计

借鉴国外学者的一般模型,将产业的经济测度参数分解为专业化经济指数和多样化经济指数,同时基于关于竞争的观点,本文引入竞争程度指数,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3)

其中为不可预测的因素,为随机扰动项,代表行业,代表时间。

具体变量解释如下:

代表产业在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代表产业时期的专业化经济指数,本文用以上计算的专业化经济指数来表征。代表产业时期的多样化经济指数,本文用以上计算的产业时期多样化经济指数来表征。代表产业时期的竞争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和表示时期产业在扬州和全国的从业人数,和表示时期产业在扬州和和全国的企业数。如果对生产率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则表示产业的产业竞争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三、数据回归及分析

本文进行了检验,检验值为36.1146,故3式是一个固定效应()模型。表1给出了具体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结果1-4为2005年地估计结果,结果5-8为2006年的估计结果。

下面对实证结果做具体分析:

第一,从结果1和5可以看出,专业化经济指标的系数都为正,但是数值都非常小,并且未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不能得到扬州市的产业能通过在本地区的专门化分工生产产生显著的专业化经济,提高生产率。

第二,从结果2和6可以看出,多样化经济指标的系数都为正,而且都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扬州市的产业间的外部性对扬州的总体经济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从结果3和4可以看出,竞争程度指数的系数都为正,并且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竞争程度对扬州市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四,通过结果4和8可以比较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可以看出,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才是扬州市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专业化经济的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扬州市的产业较少有独创或专一制造业,而和周边地区的上下游相关制造业关系更强,从而产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单一制造业的存在较少;而且扬州地处长三角,竞争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影响更大。

四、结论

本文以扬州市2005年和2006年的34个工业产业经济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专业化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虽为正,但影响很小,而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既强烈又显著。相比较于国内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一方面,肯定了关于竞争的观点,认为竞争对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另一方面,也实际证明专业化经济的作用在扬州市的经济数据上体现得不明显。这能引发进一步的关于地域差别和专业化经济的关系的思考。而扬州市作为一个三级城市,多样化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之大,也是研究之前未曾想象到的。原因一方面是扬州市本地的产业门类是多样性的,另一方面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长三角,各个产业又处于长三角制造链中的。如何利用和发掘已有的多样化经济的优势是城市发展决策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Glaeser L,Kallal D,Scheinkman A,Shleifer A,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

[2]Henderson V,Kuncoro A,Turner M,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

[3]Fare R,Grosskopf S,Lovell C,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4.

[4]苗丽,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经济,2007.

[5]石灵云,刘修岩.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8.

[6]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

[7]徐盈之,朱依曦.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区域化还是城市化?――基于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

[8]杨少华,李再扬.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分解: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

作者简介:

季寅(198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韩冰宇(1988―),女,江苏靖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上一篇: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及激励 下一篇: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