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消失在“生源战”下

时间:2022-10-07 12:36:57

高中:消失在“生源战”下

3月31日和4月1日适逢双休日。这两天,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共有3所重点高中不谋而合地同时开设了“冬令营”等考场。所谓的“冬令营”,其实就是各重点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试,有的含蓄地称为“预科班”考试,有的则更加隐讳地叫做“摸底儿”。考试时间比国家规定时间提早近3个月。

面对重点高中的主动出击,各县普通高中也使出浑身解数打起了“防御战”。在张家口,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源大战”悄然打响。

4月3日,张家口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禁止各学校提前招生。尽管如此,该市的“生源大战”依然暗流涌动。有知情人士透露,张北县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在4月7日又悄悄组织了44个考场的提前招生考试,4月15日,张家口市区内某重点高中也组织了大规模的提前招生考试。

日益加剧的高中“马太效应”

“最多的时候,我们考‘本一’(本科一批)的学生有33个。2003年起,学校的升学率开始明显滑坡,去年考入‘本一’的只有两个。”张家口市宣化县一中是该县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该校副校长易世忧心忡忡地说,名校大规模扩大招生,势必形成“一人吃饱,大家挨饿”的状态。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2006年年各校高考成绩分析》显示,贫困地区的沽源县一中、坝下崇礼县一中及其他一些高中,高考考取“本一”的人数是零,而张家口一中考取“本一”的人数是171人,宣化区一中是174人,沙城中学是117人,较高的升学率使这三所学校呈“三足鼎立”的垄断之势。

“我们是‘生源大战’的直接受害者,现在学校的实验楼只能举债而建。”崇礼县一中的校长韩利峰说,因为生源跟不上,尽管老师们很卖力但升学率还是上不去,学校收益也越来越差。

“生源大战”加剧了高中之间的“马太效应”。“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承德一位普通高中的校长如是说。如果一所重点高中的录取线在510分以上,而在其他县里,490分可能就是好学生。这种基础上的对决,升学率上的胜负是没有悬念的。

在“生源大战”中,私立中学的日子更不好过。张家口市区一所民办高中的董事长说,其他学校的提前招生,让他愁得夜里都睡不着觉。他担心这样“釜底抽薪”下去,他对自己学校倾注的所有心血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生源大战”的背后更实质的是利益的驱动。在张家口,一些重点高中存在着“校中校”现象,即公办高中里,再办一所民办性质的子校,其师资队伍完全是同一套人马,但收费标准相差悬殊。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公办高中实行的都是双轨收费制,一部分学生享受的是公助生收费标准,每生每学期收250元到500元不等,而另一部分学生为择校生,要缴纳高价学费。一些“名气大”的学校,收费标准早已突破万元。高升学率意味着名气,名气则意味着收益。

“我们已感觉到萎缩的前兆了”

河北邢台市临城县原维明中学,占地150多亩的校园如今已是一片荒凉,操场上的荒草足有半人高。去年麦收时,“学生们就各奔东西了。”李纪锁曾主管该校的后勤工作,他目前留守学校。

“其实我们早就感觉到萎缩的前兆了!”对于学校的“夭折”,刘春林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有着特别的感受,学校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300多人,后来逐渐萎缩,到2006年解散的时候已不足一半,老师的工资都发不起了。

维明中学的最后一批学生,一小部分“想方设法”进了县唯一的重点高中临城中学,绝大部分“投靠”到了县职中。

“因为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们走的也越来越多,到最后,有的课都没老师教了。”现在正在临城中学就读的张赫(化名)说,他是维明中学最后一批学生中的一个,最后那个学期同学们心里一直“长着毛毛草”。

眼下,临城中学成了全县唯一一所普高,在校人数是4000多人。临城县教育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维明中学的“夭折”与临城中学的“强大”不无关系。他打了个比方,“就好像平时人们下饭店,哪家饭店吃饭的人越多,人们就越愿意去扎堆儿。没人去的饭店,自然要倒闭。”

河北衡水同样存在“饭店效应”现象。据衡水市教育局人士介绍,衡水共有40所高中,其中衡水中学、武邑中学和冀州中学在校生都超过5000人,而校址设在乡镇的磨头中学(在深圳市)和百公中学(在饶阳县),每所学校在校生不过三四百人。

“新读书无用论”的冲击

河北衡水枣强县的钱钰(化名)2006年初中一毕业,没有上高中,直接报考了衡水劳动技工学校。“因为技校好找工作。”钱钰说,她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父母没有能力供她上高中再上大学,所以做了“明智的选择”。

“2006年全校毕业772人,可选择的岗位就有3700个。有的毕业生提前就被‘预定’出去了,后来‘扑空’的企业只能失望而归。”衡水劳动技工学校开发就业处主任王文普说,随着社会对“蓝领技工”需求的增多,就业形势也趋向乐观。

就业的乐观带来了招生的火爆。该校学管处主任李亚辉说,2000年他们四处出击最后只招上来400多人,这几年逐年上升,2006年计划招生1200人,最后招到1427人。

“好就业,就业早,投入少,这是近几年职中形势大好的原因。”衡水市教育局职成教科主任吉朝利说,目前该市共有职中46所,在校人数达4.5万人。

高中段学龄的孩子―般有三个流向普高、职中(包括中专),还有就是辍学务农或打工。其中高中是个“瓶颈”。深州市每年初中毕业生至少有6000多人,而最后进入高中的也不过半数。该县最小的高中――磨头中学的吕彦宗校长说,2004年他们招了三个班,2005年只招了两个班,2006年高一已“萎缩”到―个班了。

在部级贫困县临城县调查时,该县唯一的一所普高――临城中学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两年该县普高入学人数还不及初中毕业人数的2/5。除了生源分流外,他认为与“新读书无用论”有关。

“读书无用”的说法发端于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正是这种现实导致了“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大学生曹某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的弟弟。”

普高教育的萎缩还与高中段学龄人口的下降有关。据统计,到2010年,河北省高中段学龄人口将下降到210万人,比目前减少百余万人。

河北省目前有高中800多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207所,而这207所学校则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高中生。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河北省将撤弱扶强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四年内将撤并300所薄弱普高。”

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撤弱扶强是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还是会背离均衡教育的发展目标;普通高中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这些恐怕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上一篇:社区医院的北京试验 下一篇:生活方式之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