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三策略

时间:2022-10-06 05:22:47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三策略

文学是一种语言文字堆砌的美,而阅读的功能之一就是审美。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优秀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孩子们的情感,培养其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学生这一本体的特征出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审美的体验,丰富阅读的感受,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下面就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例,谈谈开展阅读审美教学的方式。

一、朗读口述,表达文本的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文学作品给人呈现的表层形象的美,通过阅读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如图形、声音、景物等。对这样的形象进行审美阅读,能使读者走进文本情景,感受或气势磅礴或凄美婉约的文学形象,享受阅读的快乐。引导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审美阅读的方式可以是朗读、口述等形式。

通过朗读,孩子们感受到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的形象美。朗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自主地审美的过程,他们以自己对文本的想象和理解,全身心地投入朗读。这样的过程其实不需要教师进行过度的分析,对语言过分的肢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多读、多体验。例如,在学习《望月》一课时,文本创设的如梦如幻的月夜,给人以一种朦胧的形象美。这种美,并不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所能传递的。只有“读”,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才能走进这样的美妙境地。教学时,笔者采用范读、抽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了文本。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向天地之间,芦苇荡、树林、山川、江面都蒙上一层似雾又似纱的月光,仿佛看到了波光跳跃的江面、月下独行的江轮,获得了对文学作品独特的美的体验。

对形象美的体验,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口述文本中的内容来感受。这样的口述,是学生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基础上的一种主动再创造,他们在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感官的体验、思维的加工后,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二、还原情景,感受文本的形式美

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是作者行文布局的能力体现,在有限的字里行间,隐藏着文本深层的意蕴。这样的意蕴往往不是直接地以文字展现出来,这就是文本中模糊的“空白地带”,体现文本的延伸性。在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中,进入这样的“空白地带”,通过大胆的想象、思维的发散,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是审美的目的,也是阅读快乐的源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必要的指导,让孩子们走进文本情景,还原文本情景,感受文学作品的形式之美。例如,在学习《水》这一课时,文本以“水”为线索,以“挑一担水的不易”“下一场雨的期盼”和“舀一勺水的珍贵”构建了文本的三个场景,以快乐的笔触展示了一个缺水乡村生活的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展示三个镜头,引导孩子们的审美体验。孩子们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想象“挑水”、“下雨”和“一勺水从头顶灌下”的三个情景,并用语言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他们似乎看到了干涸的大地上忙碌的挑水人,满目的黄土色;天降甘霖,村民热闹的场景,万物如逢节日般生机盎然;“一勺水”抚摸着每一寸肌肤的惬意。这时,孩子们获得的是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与文本产生了全方位的接触和交流。

在这样的审美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致力于对文字的审美,还要输入色彩、音乐、图画等要素,让孩子们获得多元的审美体验,构建生动活泼有灵性的审美课堂,还原真实的文本情景,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审美能力。

三、想象共情,体验文本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形式是传递情感的载体。优秀的文本之所以吸引人、感动人,最重要的是寄托于形象之中的情感。阅读过程中,审美快乐是透过形式达到的情感体验,这是读者不能释卷的根源。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审美不能停留在对形象形式的表面,更应该要引导他们以想象进入文本,在与文本交流共情中,获得情感美的体验。同时,这样的审美体验也不能以教师的体验取代孩子们的自主体验,以概念化的印证取代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要建立在学生主体的理念下,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体验,唤起他们的需求和自我意识,丰富他们的真实情感。

例如,教学《爱如茉莉》一文,对“‘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这一句,笔者抓住“咽”字做文章。

师:小朋友们,一句话怎么可以“咽”回去呢?

生:这里是使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这样的比喻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生:读起来感觉非常形象,好像把一句就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地吞回到肚里去了。

针对文中茉莉花香“钻进了我们的心中”的“钻”字,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小朋友们,“钻”字是什么意思?

生:进入。

师:花香怎么会钻到心里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这里的茉莉花香是暗指如淡淡茉莉花香般的感情。

师:能不能用“飘”字来代替“钻”字呢,花香应该是“飘”才合适啊?

生:如果用“飘”就没有感情的味道了。

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品读,孩子们读出了文章中深深的情感,体验到了文本传达出的情感,实现了审美阅读的升华。

总之,教学中的审美阅读活动,主体是学生,要丰富他们的阅读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品读活动中,增加积累、丰富体验,培养阅读审美能力,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上一篇:浅析语文课堂评价用语的辩证使用 下一篇:感知美 品味美 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