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您焦虑了吗

时间:2022-10-06 05:22:29

孩子入园,您焦虑了吗

新学期开始了,对于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的新入园幼儿来讲,哭闹是最常见的现象。研究证实: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幼儿心理学中对“幼儿分离焦虑”的解释是:幼儿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焦虑情绪。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如踢打、喊叫等,也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的防御手段,一般表现为固执、压抑等,幼儿的表现让家长心疼不已。新入园的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理解暂时分离与永久分离的区别,当他们与家人分离时,他们会以为自己被亲人抛弃了,表现出烦躁、暴怒等失控情绪。

与外界接触较少,缺乏与别人沟通、交往的技能,当他们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时,会感到害怕,不知所措。

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不会穿衣、吃饭等,当他们需要独自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就跟着哭了。

妈妈的感受:明明知道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妈妈的庇护,可是当自己亲手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心里突然间感觉像被掏空了一样。在狠心丢下孩子的一刹那,内心产生很重的愧疚感。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吗?别的小朋友欺负他怎么办?老师能够关注到他吗?平时上班的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同样的时间却显得那么漫长,总在担心电话的铃声。

分析:入园焦虑不仅仅表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如心神不宁,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望一眼;长时间在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外观看,不愿离去;每天渴望长时间地与老师沟通交谈,急于了解孩子在园的一切情况……

从日常与家长的沟通中分析,成人分离焦虑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为:

不熟悉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担心孩子没人照顾等而产生不安心理。

社会上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报道使家长过分紧张和担心。

受固有观念的影响,认为年轻的教师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因而产生怀疑心理。

有的家长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在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当他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容易产生种种担忧。

家长分离焦虑测验:(如果答案“是”则加一分,“否”不计分)

1.送孩子入园后总是不能够尽快离开幼儿园,总想偷偷地观察孩子和老师在做什么。

2.感觉上班的时候,时间比原来过得慢。

3.担心电话铃声响,有电话总以为是幼儿园打来的。

4.听别人说孩子的事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5.担心老师可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6.孩子回家后,总想办法给他吃很多食物。

7.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

8.觉得孩子受委屈了。

9.感觉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别人吵架。

10.睡眠质量下降。

8~10分 高度焦虑

您一定要进行调整,否则焦虑的情绪将严重影响到您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十分不利。您可以坦诚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将自己的顾虑告诉老师,与老师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您也可以和中大班孩子的家长多多交流,听听其他妈妈是怎样度过这段焦虑期的。

4~7分 中度焦虑

您对自己的状态应该引起重视并作适度调整。与老师保持畅通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您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孩子,相信您和孩子都会很快地度过焦虑期。

0~3分 焦虑适度

您是一位非常理智并且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妈妈。正由于您的理智,您的孩子与老师之间会很快建立起初步的信任与依赖。相信您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如何战胜自己的焦虑情绪:

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家长积极、乐观的心态能给孩子正面的引导。以下建议有助于家长自我调节情绪:

1.学会利用自我暗示。所有的家长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这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

2.倾诉能寻求到支持与理解,从而减轻因焦虑带来的各种压力。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打电话,特别是给有过入园经历的朋友打电话,听听他们的亲身感受,以及当时的解决办法。

3.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无须避讳。可以通过学习肌肉放松(瑜伽)及呼吸训练(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深吸一口气让全身放松,告诉自己,孩子今天的表现已经比昨天好多了,相信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能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然后,呼一口气告诉自己担心是多余的,一切都会变好。

4.将自己的顾虑和困惑与老师进行交流,听听老师们的建议。如果您十分担心孩子,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老师询问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可以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时的一些积极表现,从而使家园达成更好地沟通,让您觉得自己不是一人在面对困难,幼儿园也会给您及时的帮助。

5.在钱包、电脑屏保、桌上都放上孩子的照片,让它时刻提醒自己面对孩子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帮助孩子战胜分离焦虑的有效高招:

经过一个学期的细致观察和每日的情绪记录,我们发现引发幼儿哭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

来园 46.0%

午睡 28.1%

进餐 12.5%

提到有关亲人的词 11.5%

其他原因 1.9%

由此可见早上来园和中午午睡是最容易引发孩子哭泣的环节。针对孩子容易哭泣的几个环节,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呢?

针对来园环节:

1.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开心事。

2.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很爱他,宝宝上幼儿园就和爸爸妈妈上班一样,睡好午觉再玩一会儿爸爸妈妈就会接他回家。

3.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及时离开。家长坚定的态度能让幼儿感到爸爸妈妈既不会因为哭声而放弃让他(她)上幼儿园,也不会因为哭声而马上出现。

4.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不要因为孩子哭泣而放弃送孩子入园,那样只会让孩子学会逃避。

5.和周围小朋友的家长建立联系,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孩子们一起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关系,这样你的宝宝就不会感到孤单和陌生了。

针对午睡环节:

1.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并在家中尽可能与幼儿园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即使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基本的生活规律还是一样的。

2.养成每天晚上按时入睡的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会让孩子神清气爽,不会因为情绪不良而哭泣。

3.如果孩子入睡需要依恋物(如被子,床单等),不妨暂时让孩子将这些依恋物带到幼儿园,熟悉的物品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针对进餐环节:

1.将家中常用的小餐具、围嘴带到幼儿园,为孩子营造家庭进餐的环境。

2.鼓励孩子独立进餐,当他掌握了独立进餐的基本技能时,到了幼儿园的进餐时间,他就不会紧张了。

3.经常和孩子交流幼儿园的进餐话题。

4.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看电视,不玩玩具,保持和幼儿园一样的进餐习惯。

上一篇:雨珠入园二三事 下一篇:生日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