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06 01:05:44

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同时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全面提升学生各科学习、理解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要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院创设教学氛围,融情于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仿写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提高 语文阅读 阅读能力 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应试教育的模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有的专家认为: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初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有求知欲,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精神力量的发展有了活动的余地,对青少年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高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①完成前期准备,充分利用各类工具书。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遇到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意。②阅读时不仅要思考其中的道理,还要在头脑中形成文本中提及的相关形象。通过形象思维加强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要引导学生阅读后自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重点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③对于文中的关键字句,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要圈点划记,以便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④读完之后,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做眉笔,可以在书页空白处写上感悟,或单独成文,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对必修课文的精读便于形成正确的阅读逻辑。更能通过教材阅读写作加强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提高阅读速度。因为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的加剧,需要阅读的文本的量大大增加,学生如果缺乏快速阅读的能力,那就很难成为一个可塑之材,难以适应当今的时代。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要有一定阅读量。平时应当限定时间,要求学生能看懂并理解一定量、一定篇幅的文章。可以利用补充的、选修的课文来训练阅读速度。少讲,多设题,巧设题,引导掌握重点,完成阅读重要信息的截取,过渡到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叶圣陶曾说,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对于语文阅读而言,也是如此。

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中,兴趣只是根,要把阅读这棵树长成参天大树,还要有持续的养分,而这养分,就是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及有意识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初一年级到初二上学期,以摘抄词句,仿句练习、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为主等;我想到二年级下学期时,要以写读后感为主,作眉批为主。总之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法。培根的《论读书》也有类似的说法,都可以参照实施。

三、改变认识,注重自主学习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适用于那种教师主宰型的课堂教学。在那种类型的阅读课上,目标教师定、问题教师提、方法教师选、结果教师评,教师只关心自己教的思路,很少考虑学生学的需求,更不可能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商量后施教。这种情况不改变,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可能觉醒。阅读活动是一项主观色彩很浓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要求学生答对自己头脑中的问题答案,势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学生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教师的正确答案,或是出题人所定的标准答案,强度很大,事倍功半。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忽略教师,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是在善于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者,启发他们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创造性的目光去分析,不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每节课都要出示学习重点,让学生提出自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互相讨论,组与组之间互相解决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够不断碰撞,课堂气氛十分浓厚,课堂效果甚佳。

四、品味语言,领会文章中心

阅读能力的培养始于词句的理解、篇章的洞悉、中心的把握,只有将学生置于具体教材的特定语言环境,着力抓住极富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进行反复品味,了解作者表达中心独具的匠心,才能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把阅读能力的提高向着一个较高的层次推进。为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深刻挖掘课文语言的内涵,达到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如《孔乙己》一文中的一段,开头用概括的语句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针对这句,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⑴孔乙己为什么要站着喝酒?⑵孔乙己为什么要穿着长衫?⑶这里用“唯一”说明了什么?通过质疑,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又理解了用“唯一”来限制,表明在这里仅此一人,一下子就把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凸现出来,为进一步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奠定基础。在品味句子时,我着重通过朗读、剖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含义,受到感染,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深层的感悟。

【参考文献】

[1]陈明余.关于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教育,2011(01)

[2]罗勇.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新课程,2013(07)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多媒体网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