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监管情况汇报

时间:2022-10-06 09:57:22

扶贫资金监管情况汇报

在决胜脱贫攻坚中,XX县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构建“12345”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提供坚实纪律保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条监督链”,流程监管步步为

坚持资金在哪里,监督就在哪里,紧紧围绕资金的计划、分配、发放、使用等关键环节,完善四项机制,构建一条资金流程监督“链条”。

一是建立资金监管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扶贫、民宗、审计、财政及国土、水务、住建等项目主管参加的扶贫资金监管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切实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二是完善扶贫资金拨付和报账机制。进一步优化拨付流程,及时跟进资金拨付和资金报账,做到验收一批,报账一批,加快对质保到期无质量问题的财政扶贫项目质量保证金的拨付。三是建立扶贫资金拨付管理机制。针对到户资金,建立完善“一村一账”机制,逐一登记资金的到户到手情况,有效防止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与民争利等行为发生。针对项目资金,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督和统一管理,分类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去向台账,动态监管资金走向,资金到哪一级、台账登记到哪一级。四是建立扶贫资金常态督查机制。建立“三摸一排”机制,常态化摸项目进度,及时查纠问题;摸资金落实,了解资金走向;摸干部作风,及时追责问责;排查一批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委(纪检组)严肃查处。

二、“两个着力点”,线索核查快速反应

紧紧围绕举报、线索查核两个着力点,建立完善快查快办快结机制。

一是强化扶贫领域办理。在办理扶贫领域问题上着力,构建优先办理、有信必回、有信快回扶贫领域办理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电话、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的机制,细化完善“一对一”专项督导、纪检干部入户走访、群众例会等常态化“下访”机制,进一步拓宽渠道,全面收集问题线索。严格按照《**县纪检监察机关处理问题工作规则(试行)》要求,针对扶贫领域的件,在常规办结的期限上提前15天,到期不能办结的必须书面上交延期回复申请,属实名举报件到期不能办结的还需与人做好解释工作。压实扶贫办理“两个责任”,严明工作纪律,对“主要领导交办、上级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件开展“三必督”,对扶贫领域工作不重视、不落实、不执行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是快查快结问题线索。在查核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上着力,构建线索集体排查、快查快结、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集体排查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各乡镇纪委、县级部门纪检组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体排查,开展分析评估,集体研究工作中发现、其他部门单位上报、司法机关移送等不同来源的问题线索,确定处置意见,及时转交查办。缩短扶贫领域问题案件调查时限,在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初核时限缩短20天,重难点案件的初核时限,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严明线索查核工作纪律,对上级纪检机关转办或领导交办的件办结后,及时将书面报告进行上报,坚决防止压案不查,问题久拖不决,甚至包庇隐瞒、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生。对转交办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依托党风廉政建设指导协作区强化跟踪督办,确保线索有人查,问题有人管。

三、“三大监督体”,内外监督有效整合

深化完善“纪检监察+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体化模式,让监督无处不在、密密麻麻,让问题无处遁形、违者烫手。

一是查案治本,堵塞漏洞。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以查处的问题为突破口,问题具有普遍性的,在到一定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开展重点整治和重点督办,由县纪委常委分点联系问题单位,直接督办问题整改情况,问题整改未结束、纪委督办不放松。问题整改后,巩固经验形成常态长效制度。建立扶贫领域问题调查处理结果群众会议机制,将查处的情况以群众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曝光,情况属实的,将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公布,涉及贪腐资金的,现场进行逐一清退,接受群众及举报人的监督;情况不属实的予以澄清,树正气。

二是搭建平台,引导监督。建立扶贫资金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形式多样的公示制度,实行县级财政部门、乡镇财政所、村委会、项目落地的村民小组四级公示,并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等途径,确保扶贫帮扶政策、资金安排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坚决防止上面说得热闹、农民全不知道。深化“群众例会”机制,在农家户、院坝头、会议室、教室里等地方,通过与人民群众拉家常、摆“龙门阵”等群众喜参与、听得懂、看得清、想得明的方式,宣讲扶贫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化民怨解民忧,尤其解释群众对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等方面的疑虑。

三是阳光问廉,回应关切。深化和规范“阳光问廉”“阳光政务”,在**电视台开设“阳光问廉”脱贫攻坚专题节目,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邀请未脱贫乡镇党政“一把手”,在线谈责任落实、谈问题查改、谈扶贫规划、谈工作推进等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质询。充分发挥“清风**”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及时公开曝光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四、“四级联动查”,违纪违规严处

建立县纪委督办,乡镇主办,部门协办,村干部参与办的四级联动查处机制。

一是强化纵向督导。发挥县纪委的办案“龙头”作用,通过自办、领办、交办、督办等方式,集中查处一批扶贫领域重点案件。由县纪委常委分片责任包保,强化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的办案指导和督查督办,及时跟进解决案件查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涉及扶贫领域的每件问题线索都要跟进核查,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查明不放过、追责不到位不放过。建立案件主办人制度,根据案情需要,确立案件领办责任人,对案件初核、立案、调查、办案安全、款物追缴、移送等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全过程负直接和全部责任,并对案件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二是强化横向协作。针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线索,以各乡镇为主导,问题涉及的主管部门协助办理,着力构建横向协作、联动一体的案件查办机制。在问题处理上,认真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快速查清主要问题。对疑难复杂案件,以党风廉政建设协作区为单位,实施异地交叉办案或提级办案。在案件审理上,进一步制定完善案件审理工作规则,建立扶贫领域违纪案件“分片、分级、分类”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案件数量大、疑难案件多、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提升办案效率。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强化乡镇纪委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管控能力,在乡镇内部形成以纪委为核心主力,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两支监督力量为延伸触角的基层执纪监督组织网络。在乡镇纪委的统一调度下,各村(社区)之间根据需要开展联合或交叉检查,进而实现乡镇监督执纪工作力量的内部整合。在办案过程中,发挥村监委、村民监督小组人员“第一手信息源”的作用,灵活运用现场监督功能,通过夯实基础来增强联动查处的整体性。

五、“五个保障面”,点面结合夯实基础

紧紧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干部配备、干部教育、监督渗透、结果运用五个方面,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纵向指挥有力。紧紧围绕县委主体责任落实,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发函到具体单位,由县委班子成员挂牌督办,督促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分口分类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形成上下借力的工作格局。迅速启动县委巡察工作,紧盯扶贫攻坚重点乡镇、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灵活开展巡察,让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违纪违规问题现出“原形”。 县乡两级纪委切实担负监督责任,严格追责问责,以强有力的纪律执行保障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二是加大人力投入,保证专业专职。建立乡镇资金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机制,将会计、审计等与财务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向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岗位上配备,相对固定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人员,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业务培训,提升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避免无意过失造成资金流失、违规违纪等问题发生。

三是加强干部监管,提前防控风险。坚持将业务培训与法纪教育同步一体化开展,逢业务培训、工作部署必讲纪律、必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建立脱贫攻坚“约谈发卡”机制,对关节环节、重点岗位、重点领域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村“社区”干部、“五个一”责任主体,“一对一”廉政约谈全覆盖,同时辅以“三早三卡”,对扶贫资金使用风险点进行针对性提醒,切实将事前监督做深做细做实。

四是倾斜纪检力量,强化监督渗透。有效整合脱贫攻坚一线的纪检干部力量,发挥其监督执纪的职能职责,通过抽调开展扶贫领域的交叉督查、协作办案、协作审理等工作,发挥其对扶贫领域“知己知彼”的优势,切实将监督力量向扶贫领域渗透。

五是深化结果运用,倒逼责任落实。对各乡镇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施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并作为县级扶贫专项资金分配的参考因数。对因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违纪违规问题的,综合运用谈话提醒、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党政纪处分等手段,严肃追究失责失职行为,倒逼其发挥主体作用,狠抓脱贫攻坚资金监督与管理。

上一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