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

时间:2022-08-07 10:20:58

浅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

摘要:职业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融合,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加强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则可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从而改变”学文的不懂理工,学理工的不懂文”的片面化教育现状。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91-01

职业教育既是对个体的培训与教育,也是对社会的培训与教育,从这个角度上讲,职业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通过通过对受培训者的培训来达到培训社会的目的。所以人文精神的培训在职业培训中是占首要地位的。目前,在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未能和谐相生、相互融合,而是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从加强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实现人文教

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学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获得知识和培养精神追求的。需要学生具备的素质,教师应该首先具有。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从来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且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授技术知识和操作程序的同时,应该渗透对技术发展历史的追溯、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以及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等,从而通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前景关注历史、社会、文化与人的发展。同时也要反思技术非人道化的应用对自然、社会与人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所以专业课教师除了具备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能力,从而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提升人文素质。

二、改革课程设计,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在职业教育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技术的传授是需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个人特点来进行技术传授和知识教育。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具有高级技工素质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应突出知识体系中的文化要义。课程设计要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通过建立系统有序的课程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在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基点上有序地发展起来,力求培养出具有同样的职业基础但又能够满足各类不同层次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中设置的有限的人文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尽力避免“器”的意识,避免把人文内容讲成一种流水帐式、毫无韵味和深度的东西。同时在一些自然科学中,专业学科设计也要体现、渗透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让他们通过思考、体验、感悟,积累人生经验,提升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人文教育

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鉴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非功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

1.确立教育的“双主体”观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育的“双主体”是指教师的教育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是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交流思想和交换意见的学习伙伴;教师是“参谋”,引导学生在更加宽广的空间里选择职业、掌握理论、形成技能和学会生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引导和辅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施展的舞台,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实行情感教学、愉快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胆尝试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比例,充分运用多媒体、远距离通讯等现代技术,加大课程的信息量,增强课程的直观性,方便、快捷地了解前沿动态。发挥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认识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营造文化氛围,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这是一种隐性教育,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重视潜课程开发。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等。其次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第三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握时机,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学生党团活动周、艺术节、科技节、影视作品展出、技艺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第四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发挥学生社团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第五是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实施美化校园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陶冶,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中受到思想启迪,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艳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契合[J].常熟师专学报,2001(11)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l(6).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