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是学好初中数学的第一步

时间:2022-10-06 06:46:44

培养兴趣是学好初中数学的第一步

【摘 要】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学习的大门。可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大动力。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动手实验和融于生活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相关实验也证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引发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再望而却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有兴趣的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述一些数学家如华罗庚生前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以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如脑筋急转弯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活跃起来。例如在新授《合并同类项》时,我先拿出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要求学生帮老师数数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个学生一个一个数,0.5元,0.6元,1.6元 ……几分钟后,得出结果20元。另一个学生把硬币分堆,1堆全是1角的,1堆全是5角的,1堆全是1元,很快,最后得出结果也是20元。学生的兴趣正是浓厚,因势利导,我立即提问:“同学们,如果硬币比现在还要多,你们会怎样去数?哪位同学的方法好?”学生都回答第二个同学,接着问他们:“为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说:“因为他懂得分类,寻找规律,计算快。”这样自然引出了同类项的概念。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主动探索找出规律,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培养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要切忌对学生一有错就大声训斥,有的教师觉得在学生面前要凶、要严肃才能镇得住课堂,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严,长期下去,学生一看到教师就敬而远之,这是教师最大的悲哀。只有让学生觉得数学老师是那么亲切,学习数学是那么有趣,学生才能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师生互动不仅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表达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在讲“平面直角系”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数轴上(一维)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生活中确定平面内(二维)的点的位置的方法,再与数轴上的点加以类比,从而引出平面内的点的表示方法。例如点(1,2)应该是x=1和y=2这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在下课时,我又把全班学生分坐在四个象限和坐标轴上,然后先请第一象限的学生先走;接着,再请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的学生下课;最后,我问剩下的学生,你们是处于什么位置?学生们回答: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我说:请X轴下方的同学下课。虽然有几个学生略加思考后才站起来,但是他们最终都明白过来了,在铃声中欢天喜地的离开教室。这种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探索,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达到和谐互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动手实验,巩固兴趣

新教材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实验,使学生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平形四边形一章中,让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特殊的四边形,观察四边形,学生通过测、叠、画等动手实践活动进行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并且得出结论,用两块完全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也可拼成形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参与教学比单纯看老师拼图、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再例如可以通过图形的剪拼来证明和理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投影的知识测量旗竿和树高等。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验中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巩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融于生活,提升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焕发出数学生命的活力。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地板砖,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几乎家家都是用正多边形铺地板砖,为什么不用三角形或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其他形状的地板砖来铺地。再例如学习完“一元一次方程”后,可以引入工程类问题,用所学知识帮助“5·12汶川大地震”的道路抢修工人如何更快速完工,以运输救灾物资。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境地,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去探究。

【参考文献】

[1]范慈耀.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J].中小学电教,2012,(1):97

[2]王再彬.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76-7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上一篇:地震肢残男孩“叩问生命” 等 下一篇:混合物组分题解法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