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时间:2022-10-06 06:20:0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因而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不优秀的古诗词。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穿新鞋,走老路”,一般采用从诗人的生平介绍,诗句的理解,到意境的体会全部包办代替,满堂灌输的方法把古诗教得索然无味。上完课之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大多对诗人、诗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意境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古诗的预习中,传统教学一般是查诵读、查解词、查对诗意的理解、这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是有帮助的,但它却忽略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布置古诗预习中加了一条即:学生利用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去了解诗人的生平,包括诗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习惯等,同时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对诗意进行简单的注解,养成他们边读、边想、边圈点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有了,还能够让他们广泛地阅读一些书籍,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也很好的贯彻了我校“先学后教,提升能力”的理念。

二、在理解诗意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而,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先布置孩子们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则授予学生自读的方法,让他们掌握阅读古诗的一些具体方法。在指导学习诗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一试,知不足然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就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习。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特别提醒注意“独、异、逢、倍、遥、少、”等重点词的意思的理解;再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讲讲诗意,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发言,还可以互相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并请优胜小组的代表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经验,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诵读古诗对于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注意引导,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古诗。在古诗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并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教学古诗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诗词的诗人创作的背景,在学习中把诗词的意境和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自然就会与诗人产生共鸣,确定情感基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要以豪迈的语气去诵读,体会到河山的壮丽,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的自由的语气诵读;陆游的《示儿》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这长此以往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的水平,又在诵读中体会到诗人的思维感情,还学到古诗的诵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悟诗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诗虽说只有寥寥几十字。但作者的情感,需要表达的内容极丰富。因此古诗教学重点放在情境创设上,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师在这方面要精心设问,精心安排各种环节,让学生去领悟,通过努力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典诗词与中国画的联系历来十分密切,不少中国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而不少古诗本身就是一幅有声的画。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诗中的画意,把诗转化成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理解,也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后,我要求他们根据诗句内容画出一幅作者远眺江面的图画。有位同学画了极目远眺的诗人,消失在浅蓝色空际的孤舟,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我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张画中能不能只画“孤舟、长江水”而不画诗人呢?联系实际,自己或家人送亲朋好友会怎样做?有人说送远方的客人爸爸妈妈有时送到家门口,有时还会送到车站,握手、说互相珍重的话道别,直到车子走远,还在挥手……经过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诗人的翘首凝望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意境也迎刃而解。

五、在学法指导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曰“受之于鱼,莫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竹石》这首诗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故事的一般学法:知诗人、明实体、抓字眼、明诗境、想诗意、悟诗情。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通过第二首诗《石灰吟》进行学法尝试。安排如下步骤:明确目标――自读时实践――交流评议――总结整理。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指导,随时了解学情,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放手让学生自我品味、想象、入情入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在学生领悟学法,尝试学法的基础上还应引导他们触类旁通,把学法迁移到课外,鼓励他们巩固探究,创新学法,培养其自觉读写的习惯,逐步达到“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只是“例子”,我们要更新观念,真正领会“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而“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使课堂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为学生的今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上一篇: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策略探析 下一篇:做好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