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时间:2022-10-06 05:55:07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还是在1921年的时候,爱因斯坦一次到美国波斯顿访问,他被问到物理方面的一个问题:声音的传播速度。其实这是爱迪生最有资格回答的问题,但是他却说:我没有必要记住这答案,因为它在书中可以找到。爱因斯坦接着说了这样一句名言:“大学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学会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在这里爱因斯坦不仅是对“死记现成答案的拒绝”,核心是在说明教师要在自己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比学生记住知识的答案更重要。

时至今日,我们相当一部分老师还在让学生关注记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启发学生思考。当重新回味爱因斯坦这句话时,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仍然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呢?这不仅是教师的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教师巧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教师有效教学的评价之一就是“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可见,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提出问题,且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路,引起学生思考,无疑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对于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常常是在不经意间提出的,却能收到扣动学生心弦的效果,达到能激发学生高度思考的目的。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在教学《七根火材》时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今天讲《七根火柴》。同学们读课文之后,做这样一件事情:假如有一座博物馆叫做“红军博物馆”,假如你是这个博物馆里面的讲解员,假如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向你的观众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生:老师,您说的不对。题目是“七根火柴”,您怎么说成了六根火柴呢?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这说明你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不过,我没说错。那么,明明是“七根火柴”,我出的题目为什么变成六根了呢?这正是要你们通过认真的读课文来解决的问题。

笔者看过许多常态课,也看过不少各级各类的大赛课,其中也确有不少教师巧妙的提问,宁老师的这一提问,是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说它“巧”,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其一,引起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形成兴趣。其实,面对老师的提问,很多学生都会这样想:明明是七根火柴,老师为什么说成是六根呢?已经说错了,为什么还没有错呢?“质疑”和“激趣”是有效提问最本质的特征。其二,引发学生思考,推进课堂教学内容。毫无疑问,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根本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引起学生思考,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宁老师的这一提问,就达到了这一目的。其三,能够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应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这一教学任务。宁老师的“认真地读课文来解决的问题”其中的“认真读课文”是读课文的“态度要求”,“问题”所指正是由“七根”变成“六根”的原因,这里正包含着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的过程及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语文实践,激发学生思考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从语文能力形成的特征来看,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内部的活动。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语言的实践为基本方法,它必须有学生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或者说学生的语文学习,正是通过“实践”来达到自己学习目的的。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思考,应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

1.教师的示范性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指导,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性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大家熟悉的作文指导时的“写下水文”就是典型的“示范性指导”。笔者在看课中发现,一位老师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文时,出示了一组画面,让学生把画面景物描述下来。课上当学生交流作文之后老师把自己的下水文也进行了展示:

纵横这绵长的河流,碧空万里,天籁佳境。峡顶上一道蓝天,飘着几朵金色的浮云,那河流之上反射出蓝色宝石的光彩,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此刻,你朝江流上望去,两面林木,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丝带,有的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上面荡漾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碧绿如翡翠。这时,在不远的前方,在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队白鸽,把我们带进了这一片晴朗的蔚蓝。

当学生听完了教师的示范文以后,课堂上响起了一阵掌声,其实这里的掌声绝不仅仅是一种礼貌,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文章中得到了启发,看到了老师作文之美,最少初步明确了“文字应怎样的表现画面的内容”。这种“示范”最具有直观性,是“讲解”无法企及的。正所谓,平庸的教师是叙述,一般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迪。

不仅如此,语文阅读过程的“思考题”的答案,有时也需要教师的示范,正是通过这样的示范,不仅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更主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回答,达到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目的。

2.在学生的交流中过程中指导。课堂上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最好的“语文实践”,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领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拿捏得要有分寸。本人以为,教师首先是个参与者,当教师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讨论时,应走进学生的讨论之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准确把握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其次,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与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参与学生讨论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既不能听之任之,又不宜搞一言堂,这种交流应是立体的,不仅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在这样的交流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我们有时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自己不知所措,有的则不参与学生的讨论,成了学生讨论过程的“看客儿”。显然,在学生交流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如何释放教师引导的作用是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的。

教师参与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考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课程改革后的学习方式,已经走进学生的学习,走进教师的教学课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并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以有效指导,是提升学生的思考质量并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理论认为: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探究过程应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发展,探究的结果往往是多元的、个性的,而不是唯一的。这里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笔者在调研时发现语文老师在做“语文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一课时,课前是这样和学生交流的:“黄河”这个话题很宽泛,涉及内容也很多,但宗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明确: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奔泻东去的自然河流,它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其深刻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保护母亲河。围绕这一主题,下面老师为大家提供几个参考专题: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黄河之忧——搜集黄河断流和环境污染等内容。

我们发现,教师的这里的“谈话”有两项主要内容,其一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明确了“主题”,其二个学生提供了参“考性专题”,既明确了方向,又有思考的空间,这种“放开”但不“放手”的做法,对于初一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教师的这一设计是非常有效的,学生活动非常充分和活跃,这正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结果。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做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首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教师应该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如此开始进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具体实践,开阔探究的视野。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人员的分工、计划的落实、成果的展示等方面制定一套具体的规定。再次,在探究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会确定研究目标,学会设计研究路径,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最后,在对学生评价上要坚持客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主观感受,评价指标要多元化,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健康的心态,不断发挥聪明才智,掌握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的品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浅谈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下一篇: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构建美术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