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老师 12期

时间:2022-10-06 05:24:04

启蒙老师 12期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班主任,同时一并献给点亮孩子心灵的老师们!

――题记

女孩7岁,有姐弟3人,5岁的妹妹,3岁的弟弟。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家庭成分不好的三姐弟被叫作地主崽,遭白眼、被冷落、受欺负是常事。

7岁的时候,女孩背着母亲手缝的书包,怯怯地去上学了。班主任是一位和蔼的女老师,瘦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齐耳的短发,外地口音,洋腔洋调。老师问过姓名,女孩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小声作了回答。老师笑着说:“你与老师同姓哦。”女孩马上睁大眼睛,心里一阵温暖。

那时候,学生上学必须填报家庭成分。女孩的父亲下放在县蚕种场改造,但也拿着国家工资。轮到女孩报成分时,她手足无措嗫嚅着“职工”。有调皮的男孩大声喊“她奶奶是地主婆,她是地主、地主……”班主任扫视了那一群男孩,很快制止说:“吵什么吵,安静!什么地主?小孩子哪有地主?以后不准说同学是地主啊!还说过,成分不由己,道路由自己选择的。”说着,走近女孩,抚摸着她的小脑袋,“哦,家庭成分职工,很好。”老师慈眉善眼补充着。女孩感觉出老师在维护自己。她挺直了后背,双眼湿润。看着老师,仿佛背后有着一股温暖的力量慢慢包围着自己,直达心底,眼泪就没有流出。

上学几天后的语文课上,女孩发现同学们桌面上都贴着一大排拼音字母,大家叽叽喳喳地比画着、念着。老师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桌上的拼音是什么呢?”全班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傻了眼,女孩默念了自己面前的一行拼音,突然惊喜不已,她知道答案了。看了看老师,她漂浮的目光又收回了。老师举起右手重复提问。女孩再一次抬起了头,但潜意识里的自卑让她犹豫。老师的目光很快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她走到女孩桌前,以鼓励的声调说:“你能试一试吗?”女孩看着老师柔和的眼神,就有了勇气,深吸一口,很响亮地给出了答案:“我桌上的拼音是我的名字。”“了不起。”老师鼓起了掌,大赞女孩聪明。从此,女孩很快启蒙了。

女孩上学要走三四里路,下雨天的中午回不了家,老师就留女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吃饭。印象中,老师会经常带着一群孩子在家里做饭吃。

后来,女孩爱上了上学读书,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画画也像模像样。老师又推荐女孩学习跳舞,参加附近大队支农表演。尽管女孩还是那么拧巴,有时候也战战兢兢,但她内心里已经有了一种力量,年龄太小她说不出,可她知道往前走,要对老师好,对同学好,要为父母分担家务,学习要刻苦勤奋,遇到矛盾要隐忍,她从不与人冲突。

女孩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孩子。

期末考试,女孩又评上了三好学生。学校组织师生放假后敲锣打鼓为三好生送奖状。

放假第一天,女孩美滋滋地在家里等着,心里甚至有了点小骄傲,母亲还特意收拾了简陋的土坯房屋,预备了茶水。女孩几次向屋外张望,竖着小耳朵聆听,盼着锣鼓队伍的到来,想象着母亲从校长手中接过奖状的高兴表情,想象父亲还会由此奢侈地买回猪骨头煮冬瓜汤给全家人打牙祭的场景。

快到中午时候,终于有锣鼓声由远及近了,女孩内心激动不已,毕竟是隆重的锣鼓队伍送喜报到家里,远远近近的乡亲都会知道,很为家人长脸的。锣鼓队并没有进女孩的家门。女孩急了,奔出大门,看到锣鼓队伍的尾巴,跟了几步,她看见了队伍里有她最喜欢的班主任老师,老师也回头看见了她,可老师没张口。女孩远远地跟着队伍,直到看见队伍进了另一个同学的家。

女孩低着头跑回家,母亲脸上已经没了笑容:“真的,妈,我是三好学生,老师在全班第一个念了我的名字。妈,我们等着,老师们一会就到我们家的。”女孩心里还是有一种期盼。但是天快黑了,再也没有锣鼓声响起了。

女孩坐在屋角里彻底失望了,不知道哪儿错了。她着急她生气她伤心她委屈,眼泪汪汪的。突然老师匆匆地进了她家门,母亲尴尬地上前迎接。老师拉过女孩的手,说了女孩好多优点,特地说了期末第一名,有奖品的,是一个笔记本。女孩笑着接过笔记本躲进了里屋。老师与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父亲下班回了家,全家人围着老师,感激不尽。老师了解了女孩的家世,说自己是宜昌人,在他乡也无亲无戚,让女孩称她“姑姑”。女孩顿时觉得太特别了,没有一个同学可以有这样的特殊待遇。

多年以后,女孩才知道那次锣鼓队没进家门的原因。管理学校的贫协组长建议“地富反坏右”子女不得评为三好生。老师那天晚上是专程来安抚女孩的,奖品是她自己买的,她只把真相告诉了女孩的父母。

缘于学校有“姑姑”,女孩的枷锁减轻了许多。她能吃苦,会学习,天天作业被展览。不管有没有锣鼓送喜报,女孩被选拔参加了全县的小学生作文大赛、小学生数学竞赛,都获得了奖励。小学毕业时,女孩考进了县一中最好的班级。启蒙老师“姑姑”高兴得不得了,特意买了文具送给女孩。

后来的后来,教女孩的老师们更多了,女孩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姑姑”的影子。女孩长大了,知道了那影子叫爱心,叫善意,叫尊重,叫公正。女孩心里明亮了许多。

也许“姑姑”柔柔的目光在女孩大脑里定了格,女孩后来也做了班主任。面对学生,女孩想起小时候“姑姑”老师们明媚的、慈爱的、鼓励的笑脸,于是她要求自己始终微笑,关注品学兼优的孩子,更关注那些沉默的、有困难的孩子。她能从学生的表情、言行中,看出他们难言的苦衷,智慧地呵护。她帮困难的孩子出学费,留生病的孩子与自己同住……那一届的学生,中考成绩竟在全县第一。

她总想让学生们的人生更美好一些。她总是用“姑姑”的影子检点自己的教学点滴。多少年来,她坚持“教贵情深,以情激情,以情激趣”的教育理念,开展活动创造机会让懦弱的学生胆子大一点,让胆子大的学生有所畏惧;让自卑的学生自信一点,让自负的学生收敛一点。

几十年过去了,她教过的学生一拨一拨长大。有考上清华、北大的高才生;也有中学毕业后打工的,修摩托车的,做生意的;有出国的,有在北上广大城市发展的,也有在乡村创业的……她从心里为他们每一个人骄傲。

“姑姑”七十多岁了,叫了几十年,已经成了亲姑姑了。前不久,她去看望了姑姑。姑姑回忆了多年前的女孩,讲到了女孩的内向、胆小、敏感、懂事。

突然地,她鼻子酸酸的,拉着姑姑瘦瘦的手,不知为何,她莫名地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或许她感动于姑姑点亮了她幼小的、受伤的心灵。姑姑传递的“暖气流”似乎是她成长成人的催化剂,弥漫在姑姑身上的那些暖暖的情愫,早已丝丝缕缕沁入到她的骨子里,也早被她源源不断地拿出来分送给了她周围的人,而她身边的亲朋、学生又回赠给她更多的“暖气”。

这个几十年前的女孩就是我。第30个教师节前,我写下这段文字,祝愿我的启蒙恩师――我的“姑姑”健康长寿,幸福平安!祝愿天下的班主任们童心永驻,幸福带班!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教研师训中心)

上一篇:在事件冲突中成长 下一篇:新年心语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