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货币政策下城商行的挑战与应对

时间:2022-10-06 05:13:26

稳健货币政策下城商行的挑战与应对

2010年,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存款、贷款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快速回升。这与仍挣扎于金融危机泥潭中的美国银行业形成鲜明对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世界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宏观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1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挑战。加之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城商行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和压力。

货币政策转向后的挑战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对比分析1998~2007年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当前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目前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是“稳中趋紧,灵活多样”。具体来说:一是降速度,即改变2008~2010年期间“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逐步收紧流动性,将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保持在合理、常规的增长水平;二是调结构,即有压有保有扶有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推改革,即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四是强监管,即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促使国内监管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由此可见,稳健货币政策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将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发展模式转型的挑战

目前,我国城商行90%多的收入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收入。这种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盈利结构造成了城商行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快速做大存贷款规模实现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利润的增长。过去三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模式。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前三季度城商行的资产增长速度分别为23.7%、37.5%、34.8%,负债增长速度分别为22.6%、37.7%、34.6%,远超同期其他各类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规模扩张主导的发展模式较为明显。在这一发展思路的主导下,城商行原有的“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出现摇摆和偏离,更多的是走上与大型银行争抢大客户、做大项目、拼规模的道路,同质化无差异竞争特征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货币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由于市场蛋糕的快速增长,城商行可以通过同质化无差异竞争取得快速发展。但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存贷款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缺乏特色和竞争力将使城商行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在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更大程度上带有收紧的内涵。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将回归常态水平,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增长速度也将放缓。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性的规模快速增长和同质化无差异竞争格局将发生改变,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原有的规模主导、依赖存贷款利差、同质化发展模式提出挑战。其中,城商行受到的影响尤甚。发展压力的加大、增长速度的放缓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将促使城商行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变。

贷款增长的挑战

从1998~2007年长达十年间的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稳健货币政策具有灵活多变、内涵丰富的特征。1998~200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应对金融危机后的通货紧缩,因而带有宽松的意味,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贷款均呈增长加速态势;而2003~200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应对流动性过剩,因此具有紧缩的趋势,贷款增长的放缓较为明显。目前的经济环境与2006年、2007年的情况较为相似,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更大程度上带有紧缩的意思。这也意味着2009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超常规增长态势将发生变化。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提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长7.95万亿元,超过了年初确定的7.5万亿元的目标,增速为19.9%。虽然人民银行并未确定2011年贷款增长的总体目标,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信贷增量和增速相比2010年都将有明显回落。就信贷结构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的增长将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由此,城商行在2011年的贷款增长将面临较大挑战。

流动性趋紧的挑战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一个因素是经济内生性增长已基本恢复,并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另一个因素则是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过剩,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此次稳健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鉴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具有见效快的特征,在2010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可能,从而对城商行的流动性带来挑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商业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将更为激烈,城商行的存款增长将放缓,而在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存贷比将快速攀升;在监管机构加强存贷比监控的情况下,城商行要么是减少贷款,要么是采取措施加大吸存力度。另一方面,频繁的准备金率上调给城商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在2011年,城商行需要在提高资金运用收益和保持流动性间寻求平衡。此外,人民银行将推出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目前尚未明确具体计算公式和操作方式,但是那些向来保持快速增长的城商行极有可能被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并进行动态调整。城商行将因原来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和节奏被打破而面临新的挑战。

风险管理的挑战

宏观层面看,货币政策的收紧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速的下降,从而使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给城商行的信贷带来风险;同时,人民银行要求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指导,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将使那些落后产业和落后产能面临淘汰,一些企业将因此面临关停并转,进而给城商行的信贷造成风险。微观层面看,经过前两年的信贷大投放后,受惯性和投资周期作用,实体经济和投资项目仍有较强的后续资金需求,如果信贷收紧,一些项目就会因后续资金不到位而下马,从而使先期投入的信贷资金形成坏账,城商行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将使这两类贷款的潜在风险加大,需要城商行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强化保全措施。特别是那些不发达地区和二线城市的城商行,其发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更多地集中于层级较低的区县级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较弱,潜在风险更大。

利率定价的挑战

2011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还包括一项重要内容――加大金融改革力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很可能是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二是有竞争性的市场。据此,笔者认为,极有可能的操作方式是在一些相对发达(但不是最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选择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中小银行率先进行试点。换言之,部分城商行极有可能成为试点金融机构。毫无疑问,利率市场化后城商行原有的在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简单上浮或下浮的定价模式将不得不改变,存贷款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并逐步转化为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定价能力的竞争。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经营管理的冲击是深刻的、全面的和长远的,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城商行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预算管理的挑战

与2010年不同,2011年年初,人民银行既未明确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也未明确新增信贷在全年的分配比例。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这意味着人民银行更多地转向市场化调控,动态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就是与此配套的措施;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信贷总量指标和信贷投放节奏屡次被打破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很有可能更多地转向历史上的行政调控。不管是哪一种解读,根据目前可获取的信息,人民银行将努力确保银行信贷增长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信贷投放节奏将在很大程度上根据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调整。这将给城商行的预算管理和运行管理带来挑战。以往,城商行在年初确定经营计划,特别是信贷盘子,然后分解下达到各分支机构,并在半年度和年度等时点通过对分支机构的考核推进信贷投放进程。换言之,城商行以往采取的更多的是静态的时点管理。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城商行如何确定全年信贷总量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城商行按照这一信贷总量确定的信贷投放节奏很有可能在中途因被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而面临调整,甚至于信贷总量也会调整。与以往相比,城商行的预算和运行管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从静态时点式管理转向动态期间式管理。从而对城商行的形势把握能力、预算管理能力以及科学考核能力提出挑战。

资本补充的挑战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的收紧是2011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的一大特点。前两年由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将会转向,从而给城商行的资本补充带来挑战。首先,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相对减少将改变社会资金面相对宽裕的格局,企业资金相对收紧,城商行通过向老股东定向增发补充资本将面临一定困难。其次,银行间市场作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和操作平台,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由于流动性的回收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从而使得城商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成本上升,发行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加大。经过前两年超常规的信贷投放,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出现快速下滑,补充资本迫在眉睫。要么是减少信贷投放,从而导致利润减少;要么是以更高的成本补充资本,以支撑信贷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商行需要在两者间寻求平衡。

跨区域发展收紧的挑战

宏观政策从应对危机的非常规状态转向常态,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给城商行带来的另一个间接但却重大的影响就是跨区域发展可能收紧。在过去的几年中,城商行的跨区域快速推进,相当一批城商行在异地设立了多家分行。跨区域的快速扩张也是前几年城商行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城商行跨区域的热情十分高涨。但跨区域发展的快速推进也带来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格外明显。一是,城商行争相到东部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剧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金融资源的不平衡格局;二是,城商行集中到某些发达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争夺当地银行人才,造成人才流动加剧,破坏当地的金融秩序;三是,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后,管理链条拉长,原有管理模式从总支行两极转向总分支三级,在快速推进跨区域发展的同时,潜在风险加大。在货币政策稳中趋紧,并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的情况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门槛有可能收紧,跨区域发展步伐可能放缓,从而对城商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城商行的应对举措

宏观政策的转向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从短期来看,影响的是城商行的贷款和利润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影响到的则是城商行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促使城商行发展模式的转型。因此,城商行既要从短期考虑,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因货币政策收紧而导致的增长放缓;更要从中长期着眼,未雨绸缪,努力做好各项准备,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迎接利率市场化。

短期:把握政策,优化结构,加强风控

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严格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人民银行2011年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通过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为此,城商行应制订科学的信贷计划,保证信贷投放节奏有序、合理,改变以往信贷投放节奏不均衡的问题;严格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避免因信贷增速过快而被实施差别准备金率,从而打乱全年经营计划;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分支机构稳步、有序推进各项经营计划。

坚持有扶有控,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城商行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完善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退出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积极开拓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客户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房地产贷款及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降低行业集中度,并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客户实施细分,细化市场定位,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丰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线,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塑造中小企业服务特色。

加强贷后检查,强化风险管理。针对宏观政策转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的风险,城商行应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涵盖信用、市场、操作和合规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加强对分支机构的信贷投向指导,完善贷后检查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探索行业经理、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并行作业的运行机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建立专门的信贷管理系统,提高风险识别和监控能力。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尤其是提高对内外勾结诈骗类操作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根据监管要求,切实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整改工作,做实资产保全措施,严格控制增量,逐步降低此类贷款的占比。建立定期的风险压力测试机制,尤其是定期对流动性风险和房地产贷款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并结合经济形势和房地产走势,做好风险应对举措。继续做实五级分类,提足拨备,按照以丰补歉原则建立逆周期的拨备计提机制。

中长期:明确方向,战略转型,夯实基础

明确战略方向,实施差异化发展。城商行只有打造自身特色,与其他商业银行展开差异化竞争,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为此,城商行需要明确战略方向和定位,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所处环境特点,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具体来说,有四条发展道路:一是,做大做强、综合发展:是指那些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在坚持原有的“服务中小、服务市民、服务地方”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各类客户、市场和经营地域,不断完善产品线,获取各类市场资格,实现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朝着全国性、综合性银行的目标发展;二是,依托传统优势,做深做透:是指城商行充分发挥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先发优势,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做深做透中小企业业务,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形成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中小企业特色银行;三是,寻找蓝海,差异发展:是指城商行从当前银行服务的薄弱环节入手,选择其他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的业务领域作为市场定位,以避开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定位和竞争优势,从而赢得市场;四是,瞄准大股东资源,产融结合:是指城商行获得大股东的资源支持,重点围绕大股东资源开展业务,实现市场、客户或者渠道的快速扩张,并形成与大股东之间的协同发展,从而走上一条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发展道路。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力。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后可能出现的利差缩小给银行带来的挑战,城商行需要积极开辟新兴业务领域,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努力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坚持并深化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努力形成差异化和特色化,推动竞争模式从同质化无差异竞争转向差异化特色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拓展财富管理、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领域,提升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推动盈利模式从过度依赖传统存贷利差转向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多元化收入结构;三是加大人力资源和信息科技投入,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科技对经营管理的支撑,通过更好的服务和更优的产品提升盈利能力,推动发展模式从重规模、重速度转向重质量、重效益,提升发展的内涵。

夯实基础管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起点低、基础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城商行的一大短板。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对城商行定价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基础管理的考验。基于此,城商行应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断夯实基础,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一是完善成本管理,努力实现成本核算到部门、岗位、业务线和产品,做到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科学化;二是加强风险量化管理,引入风险量化模型,逐步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做到风险成本可测,为资本计提、风险定价和绩效考核提供支撑;三是逐步建立资本管理机制,引入经济资本工具,以此引导银行走资本节约型发展,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并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代替传统的收益率指标;四是完善考核管理,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分别适用于前台、、后台部门和单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引导分支机构实现科学发展,摆脱传统的重规模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式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银行)

上一篇:商业银行对已核销资产的管理 下一篇:“助倒”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