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现状探析

时间:2022-10-06 04:38:14

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现状探析

摘要:利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长,在短期内很容易形成一种“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但是这种景象如果没有现金流入的支持,很容易昙花一现。一旦现金短缺,轻则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陷入困境;重则引发财务危机,导致企业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维持增长也罢,控制风险也罢,现金流量规划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生产经营;维持增长;企业生存;现金流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企业现金活动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中筹资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向虽然概念不好理解,但看到其子项目就变得很好理解了,这两类业务发生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再有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它反映的是企业日常经营性资金流入流出净额。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流入现金渠道也简单清楚,最让人难以把握又倍受关注的就是日常经营性资金流出。

这里让我们着重从日常往来看一下资金是怎样悄悄流出去的。我制作了以下两张表格:

首先通过159天的平均收款周期与122天的平均付款周期的对比,我们知道收款期比付款期长出了37天,这37天企业维持生产运营所需的资金应需要用自有资金或借款来解决。

再看产品出产期,一般保持在二个月左右,这二个月所需资金来源一是使用客户的预付款,二就是出自企业自有资金或借款。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企业的预收款怎样(一个企业收款期长于付款期这么久,不用看资产负债表其实也可以分析出这个企业的谈判地位是处于劣势的,预收账款不会太多),从资产负债表看到预收款才190万,对总资产14000万元的规模来讲真的不算什么(反过来讲,这个企业少量的产品还有一些地位,只不过优势不强,不足以支撑企业运营。这些少量的产品不是新开发出来的朝阳产品,就是没落企业的夕阳品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收到货款的质量。企业在产品交付客户159天后收到的这些货款中只有38.56%是现款,是可以直接用来支付的真金白银。其余少量是抵账款,绝大部分是银行承兑票据。这意味着在企业没有真金白银的时候,要想给供应商们付款就只能转付银行承兑汇票。如果收到的票据面额较我们准备付出去的金额大,那么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出现梗阻。此时我们只有将这张大面额的银行承兑汇票拿到银行拆分的,拆分时是要向支付手续费的。 若我们自已拿着它去贴现,也是要付给银行一笔贴现息的;这两种使用方式都是要我们付出一定代价的。(另外除四大国有银行开具的承兑汇票,其他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供应商们还不愿意接收,无形之中也加大了企业资金运作的困难。)在我们现金还能运转开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已拿到手里等着它到期,这时我们可以全额收回这笔款项,但中间的利息呢?这段时间的时间价值呢?如果将我们企业的资金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那么这段时间的产品利润呢?都在等待中白白的丧失了(当然,如果我们收到的是带息票据还好,可以少损失点儿。但通常我们收到的都是不带息票据)。

最后通过账龄的比较,企业应付款的账期明显好于应收款,也就是我们做到了可以欠账但不坏账,却被别人赖了账!回头看一下应收账款600万元的净增加额,这意味着我们不但没有及时回收前期赊销的货款,本期还在加大赊销额度,我们辛苦拿回来的钱被我们的客户们无情地无偿地借用了。而且增加的这些应收款还需要我们先垫付17%的增值税,这么算起来还要增加我们约百万元的现金流出。这些就是我们“钱况”不断恶化的原因所在。

纵观每次经济紧缩政策下,便有一批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的断裂关门大吉。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伴随企业整个工作流程的现金流量控制和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所以请经营者关注我们企业的“钱流”。

目前很多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还处于极低的水平。这些企业实行的还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现金开支范围和银行结算制度办理往来收付结算,以经验和内部牵制制度为主体的管理办法。随着金融时代的来临,这种传统的现金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竞争需要了,那么如何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安全,缩短现金循环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呢?除了传统的降低库存、加快存货周转;从取得订单到收到货款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指定专人记录并定期检查,对逾期的货款设专人负责追踪,并形成一项日常工作,以促进加速现金的回收;适度延迟付款周期等。对外适应时代的发展,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借助资本运作及金融工具,给我们的企业带来转机,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中外环境审计发展现状对比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