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的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时间:2022-10-05 09:15:55

药物流产的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并发症,旨在指导临床有效地预防药流后的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820例药物流产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流产的并发症。

结果:药物流产的并发症有腹痛,阴道流血,过敏反应,不全流产,药流失败,感染,月经不调,宫颈、宫腔粘连,影响以后妊娠。

结论:不可避免终止意外妊娠时,应考虑到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提高警惕性。

关键词:药物流产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14-01

药物流产是指口服药物达到终止早孕的方法。避免了手术器械对生殖器官的损伤,患者心理压力不大,痛苦小、不良反应轻、后遗症少,易于接受。目前临床应用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PGE)终止早孕流产率达90%以上[1],RU486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PGE使子宫收缩、宫颈软化,促使胚胎排除。它避免了手术流产带来的一些问题,完全流产率高,即使流产失败了,再手术清宫的痛苦也比人工流产轻,因为宫口已开,不需扩宫。笔者收集分析了门诊使用药物流产患者820例的临床资料,重点是对并发症的分析,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临床拟诊早孕患者积极要求药物流产者820例,均经妇科检查、尿妊娠实验、B超诊断为宫内早孕,停经≤49d,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白带常规均正常,无药物流产禁忌证。年龄22~40岁。

1.2方法。服药前后2h禁食,均为空腹、温开水送服。米非司酮早50mg,晚25mg,连服2d,两次服药时间间隔12h;第3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药后观察孕囊的排出时间以及是否完整,并记录阴道出血量及流血时间。

2结果

并发症患者339例,其中:①腹痛291例,占并发症患者85.8%。②阴道流血过多;药物流产阴道流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有237例,占69.9%,其中有3例因流血过多出现休克症状,但经治疗均恢复。③流血时间延长: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15d以上[2],有205例,占60.5%。④过敏反应: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肤发红、发痒、寒战及颜面苍白等症状有107例,占31.6%。⑤不全流产:有41例,占12.1%。⑥感染:药物流产前无生殖器官炎性反应,流产后至转经前发生的盆腔炎、盆腔腹膜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感染以及全身感染,有36例,占10.6%。⑦月经失调:药流后1~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月经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有45例,占13.3%。⑧宫颈、宫腔粘连,有6例,占1.8%。⑨药流失败:有8例,占2.3%。⑩影响再次妊娠:可出现前置胎盘、习惯性流产、不孕,随访1年,不孕2例,占0.6%,前置胎盘1例,占0.3%。出现两种以上的并发症者有112例,占33.0%。

3讨论

药物流产是用非手术的药物措施终止早孕的方法,与人工流产相比,该方法痛苦小、安全、简便、高效、不良反应少或反应轻,但并发症仍不可完全避免的发生。RU486可竞争性地与孕酮受体结合,使血管充血、水肿,导致体内HCG急剧下降,黄体溶解,蜕膜变性坏死[3],PGE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4],促使胚胎排出。

根据相关资料,引起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出血:蜕膜组织残留,残留组织并发感染、变性、坏死,子宫收缩不良可导致阴道出血多,时间长。②过敏反应:是机体受抗药性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是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皮肤发红、发痒、寒战及颜面苍白等症状。可予以抗过敏等对症治疗。③药物不全流产的主要原因为绒毛或滋养细胞残留,导致阴道出血量多,时间长,应结合B超及时行清宫术。④药流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不能有效抵消孕酮的作用,主要是在胎盘蜕膜靶水平上米非司酮含量不足或维持时间不够;孕酮受体的遗传变异,失去与米非司酮结合的能力。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增加,减少游离的米非司酮量;子宫对前列腺素反应性不敏感,或列腺素量不足或效力不高,不能引起有效宫缩;子宫解剖上的后倾后屈位使宫腔的最低点低于宫颈内口水平,给胚囊排出造成障碍。⑤感染: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长,或未注意局部清洁或过早有性生活,导致致病菌感染,应结合病情及时予以抗炎治疗,必要时行清宫术。⑥月经失调:个别妇女药物流产后可发生月经失调,因为抗孕药物可以抑制卵巢的功能,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甚至干扰排卵。⑦宫颈或宫腔粘连:原因是宫颈、宫腔内感染炎性粘连,可行宫颈或宫腔分离术,和抗炎治疗。⑧影响再次妊娠:流产造成子宫内膜反复受损,正常妊娠时易发生前置胎盘,习惯性流产等。

鉴于药物流产可出现众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损害和痛苦,要加强育龄妇女的避孕意识,告知药流不是常规的避孕方法,而仅仅是作为避孕失败发生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一旦妊娠需用药物流产者,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必须在具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单位监护下使用,强调规范操作,提高预见性和警惕性,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多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4

[2]韩向阳,孙静霞,韩燕燕,等.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处理和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92

[3]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4]程敏.米索前列醇和妊娠[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3,30(2):121

上一篇:探析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实践现状及进展 下一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疗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