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时间:2022-10-05 08:09:33

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1 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多需接受不同方式的、长时间的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还要接受强化治疗和特殊护理,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上述因素会给这一特殊群体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活动复杂,可以出现心理异常。易于产生濒死感、绝望等消极情绪,这样反而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护士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针对重症患者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护士只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

2 重症患者的心理需要

2.1 生存的需要

生存是每个患者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尤其是癌症患者,整天沉浸在悲伤之中。认为前途黑暗。

2.2 安全需要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病室,各种仪器的噪声。工作人员匆忙的脚步声。都可引起患者恐惧的心理反应。

2.3 人际关系的需要

患者住院期间,与外界联系减少,与家人的心理交流已减至最低限度,易产生寂寞孤独感。

3 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3.1 良好的护患关系

重症患者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护士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细心体贴关怀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护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3.2 适应角色

重症病人多数是50岁以上(除少数外伤或中毒者外),其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都受到尊重,甚至是指挥别人、教育别人、调动别人的主动角色。住院后,不管是谁,一下子成了受医护人员指挥的被动角色,有一个角色适应问题。护士应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解除病人的焦虑、忧郁和恐怖心理。在做处置时,先号、姓名,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给予亲切的称呼,如:大伯、大娘等;操作轻柔,动作准确,待病人如亲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微小变化。给予及时帮助。采取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提高了心理健康状况,以安全度过危险期,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

3.3 使患者有信任感

护士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4 使患者有安全感 护士的医德和技术是患者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护士对患者要高度同情,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周到、热情、谨慎地服务患者。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家属的不同心态,通过安慰、鼓励、解释、疏导,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消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与紧张状态,还应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对重症患者,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总之。做好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复正常,从而得到早日康复。

3.5 积极交流

积极交流是最重要的心理护理措施,交流是彼此间把自己拥有的交给对方,如思想、情感、文化、信息和物质等。与危重病人沟通要多用聆听式应答。如嗯、噢,切忌反驳和指责病人。说话措辞要恰当,声音要注意倾听病人陈述,不要轻易打断。说话轻声,动作轻盈,多用鼓励性语言,面部表情以接近中性为好,目光中带有安慰和希望,有抚慰、保护之意。如果病人很痛苦,而护士作出微笑反应显然很不得体。在不影响病人休息的情况下,适当给病人掖一掖被角,擦一擦额头的汗,会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亲切感。与病人交谈时,距离应在0.5~0.8m为宜。

4 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人员要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与患者多作交谈,多方面采集心理信息,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和疏导,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种治疗效果是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及治疗技术所不能替代的。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观察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30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