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患者的护理技术

时间:2022-10-13 03:07:00

急重症患者的护理技术

摘要:文章对危重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认真全面、缜密地观察病情,对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

主题词:急重症患者 护理 技术

一、药物治疗前的护理监护

1、监护医嘱用药与患者的病情是否相符急重症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医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明确治疗方案,护士的密切观察可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纠正医生用药不当。一次急诊送来一位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医生开出安定静脉注射的医嘱,护士接诊病人,给病人测血压时,嗅到病人呼出的酒味,判断病人为酒精中毒,而酒精能使安定首过消除减慢,增强安定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护士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避免一起医疗事故的发生。

2、监护医嘱用药是否准确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常用量,药理作用,用途及禁忌证,护士是药疗的直接执行者,用药中注意配伍禁忌,掌握药物的剂量,避免用量过大引起毒性反应。如护士为一名过敏患者遵医嘱静推药物,执行医嘱时发现,医嘱应该是25%的葡萄糖20ml加葡萄糖酸钙10ml,医生误将葡萄糖酸钙写成10%的氯化钾10ml,护士立即找医生及时纠正这一严重错误,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药物治疗时的护理监护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和失效期,尤其是争分夺秒的抢救危重患者时,对药名相近的药物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认真加以观察和判断,避免忙中出错。

2、配药时注意药物配制要求和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同时配伍的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加替沙星注射液混合后可出现白色混浊,联合用药时,需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免发生浑浊发生意外。

3、监护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危重患者输注的药物品种多,药物的相互作用使治疗效果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多的发生机会比普通人高。一次抢救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同时使用了氨茶碱和氧氟沙星,30min后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惊厥,丰富的药物学知识使护士怀疑是氨茶碱的毒副反应所致,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事实证明护士的判断是正确的。

4、严密监护和控制药物滴速危重患者药疗时控制输液速度非常关键,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不但不能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5、监护输液穿刺部位,防止外漏去甲肾上腺素、甘露醇、多巴胺、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剧烈疼痛或组织坏死,部分危重患者神志不清,不能自诉,药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可及时更换注射部位,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三、药疗后的监护

1、药物疗效的监护药物疗效的评价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疗效未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建议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时机。

2、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时,危险期每5―10min测血压、呼吸及脉搏,观察神志瞳孔大小及肺部、尿量等,较重中毒者神志常有模糊,逐渐进入昏迷,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湿性音、瞳孔缩小(重者如针尖大),排尿少,要注意有无尿潴留,出现躁动不安、瞳孔散大、高热、心率140/min,提示医生病人阿托品中毒,改变抢救用药,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又如使用尼莫地平时,若出现头晕、头痛、低热、皮疹等副作用时,可以通过减慢滴注速度或平卧而减轻症状。

四、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实践

1、心电图的监护

入院新病员必须立即做常规的心电图,常规做十二导联,必要时加做V7,V8及V3R,同时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持续72dx时,必要时加以记录,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每15分钟或每小时记录一次。临床上多数病例除了疼痛以外,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衰,特别是早期突然发现的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心电图监测对诊断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2、给氧的监测

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病情骤变的利害,接诊时立即给予吸氧,氧气吸入可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减轻心绞痛,可避免梗塞面积扩大。对发生猝死病人,要迅速给予气管插管,使用简易呼吸囊,随即连接氧气,加压给氧,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病员发生猝死要立即维持呼吸功能是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特别是脑的氧代谢,维持呼吸中枢的功能,防止脑水肿及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3、血压与尿量的监护

新收病员每15min~30rain测量记录一次血压。若收缩压下降到11kPa以下,脉压小于3kPa,立即报告迅速处理。病员原有高血压者,当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应考虑休克的可能。在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药时,要先配药,保证输液管道应有硝普钠和多巴胺药物达到尽快提升血压目的,但要注意速度开放,从每分钟2滴开始调至规定的滴速,每8小时更换重新配制的硝普钠药液确保药效。病人尿量多少是心功能与心排量的反映之一,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说明肾血流灌注不足,应以调整血压,纠正休克为主。休克病人要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给抗休克治疗提供依据。

4、心律心率的监护

保持病员窦性心律每分钟在100次~80次是最佳状态,一旦病员心率提高到每分钟120次,持续2小时可考虑心衰。监护护士必须掌握房颤、房早、室早、房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心电图特征,如病人出现频繁室性早搏每分钟高于6.8次;相继出现连个以上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及早出现的室性早搏;出现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即早搏与前一激动的T波相重叠即所为“R”重叠T波上的现象);这4种危险信号之一者,往往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先兆,必须及时记录,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准备电转复和电击除颤。

5、中心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的监测

中心静脉是反映心脏功能好坏和血容量多少的监测指标,正常在8~12厘米水柱。急性心肌梗塞由于周围血管收缩,有效血容量发生改变,中心静脉压和左心房压力及右心室舒张压相等,若中心静脉压增高,常表示心脏负担过重,要注意补液量及速度,并要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若静脉压低,常表示血容量不足。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变化,主要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更便于治疗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上一篇: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分析 下一篇:精神科病人不同情况的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