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法院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5 06:55:12

我国基层法院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要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要不断的强化基层法院维护公平正义职责,基层法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司法的基石,加强对我国基层法院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也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解决基层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基层法院工作的存在问题,并试图给出提高基层法院工作水平的相关建议,希望对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基层法院 困境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稳步前进,我国基层法院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基层法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基层法院工作面临着困境,如何提高我国基层法院解决基层矛盾的能力是我国法律工作者和法律理论研究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基层法院运行的现状

1、基层法院处理案件较多,是我国基层民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场所

基层法院担负着我国基层诉讼案件的80%左右,是解决基层矛盾的重要场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凸显,而基层法院担负着解决基层群众各种纠纷的重任,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部门,特别是处理民事纠纷案件对化解基层群众矛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2、基层法院普遍面临着“执行难”问题

基层法院由于面临着一些特殊情况,在处理民事纠纷案件时,由于基层的传统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缘关系等原因,是我国基层法院普遍面临着“执行难”问题。特别是基层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涉农案件、行政非诉案件等案件时,执行难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主要是因为这三大类案件与基层群众利益牵涉面较广,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矛盾对立比较尖锐,基层法院在处理这三大类案件纠纷时,往往面临着很大阻力,“执行难”这一问题比较普遍。

3、基层法院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也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利益纠纷比较复杂,牵涉人员众多,由于基层案件当事人在文化修养、受教育程度、法律知识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带来了很大困难与挑战。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二、基层法院工作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处理基层纠纷、处理基层群众矛盾时,可能由于对当地具体情况包括民俗、文化、习惯等不太了解,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工作方式有待改进,这直接导致了基层法院工程的高效有序开展。有些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觉悟不高,对待群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态度傲慢恶劣,严重影响了基层法院在基层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

2、基层法院运行机制有待改革

基层法院运行机制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有所差异,基层法院司法人员在处理基层群众矛盾纠纷时,由于对现存基层法院运行机制没有透彻理解,没有处理好灵活性与原则性之间的关系,导致在处理基层群众矛盾纠纷时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基层法院在基层群众中形象。

3、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基层干部群众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导致在面对纠纷时采用一些过激或者不当的处理方式,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基层矛盾出现时采用不当处理方式的主要原因。有些基层干部或者群众在面临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合法的形式解决,而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简单野蛮,也没有考虑后果和是否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这直接导致矛盾的激化或者不能有效的解决,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这就客观上要求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在处理好日常工作事物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普法工作教育,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时刻贯穿在基层法院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三、提高我国基层法院工作水平的对策

1、加强对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要提高我国基层法院工作水平就要不断的加强对我国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在加强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思想政治觉悟的培训,基层法院工作人员是基层法院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群众与基层法院联系的纽带,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办事态度、办事水平都直接影响基层群众对我国司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看法,基层法院工作人员是我国司法系统形象代言人,人民群众能否对基层法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要不断加强基层法院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牢固树立司法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基层法院司法队伍的战斗力。最大限度的使基层群众对基层法院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问题充满信心,让基层法院司法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推进基层法院运行机制的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改革开放还要进步一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压力和各项挑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改革,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的推进基层法院运行机制改革,在深入研究我国基层群众面临的基本情况基础上,对基层法院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进行革新。使基层法院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3、加大基层群众干部普法工作力度

要全面提高我国基层法院工作水平,就要不断的加大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力度,使基层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基层干部群众中掀起一股学法、守法、护法的高潮,在基层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基层干部群众乐于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矛盾与纠纷,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断开创我国基层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吕安珠.我国基层法院存在问题探讨[J].社会与法制,2010,(38)

[2]殷建军.浅谈我国地方法院存在的问题[J].法律出版社,2010,(16)

[3]刘艳军.我国基层法院运行情况研究[J].法制周刊,2010,(98)

上一篇:从思想意识方面浅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下一篇: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及其在我国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