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时间:2022-10-05 12:48:50

提高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摘 要:学校体育工作中最重要部分是抓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余体育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练员只有选准苗子、明确目的、因材施教、科学训练,才能使课余训练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课余训练;方法手段;人才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搞好课余体育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骨干,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不仅需要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物质和精神上提供切实的保证,更重要的是教练员如何开展自己的训练工作,体现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科学选材

现在体育运动比赛竞争很激烈,能否问鼎,不仅取决于必胜的意志和训练的程度,同时也与运动员先天的条件分不开。现在体育训练方法更加客观和科学化了,一种新的训练方法的出现,很快就会传播开来。因此,在训练方法、条件和手段的差别日渐缩小的情况下,个人先天条件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

现在选材的误区大致有二:其一、单纯以高取人。虽然有一定身材高度的田径运动员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但不能作为唯一的选材标准。比如独领世界撑杆跳高多年的布勃卡身高为1.83米,可令2米左右的运动员大为逊色。其二、选材在形态上的“按图索骥”。虽然在一些教科书中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各项比值都做了规定,表明了评价分值,但也不能完全追求分值的最优水平。现实证明,我国的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形态的比值指数并不十分理想,比如我国跳远运动员陈尊荣身材并不高,才1.80米左右,他的双腿从外观形态上来看垂直度并不理想,但三度改写亚洲纪录,取得我国男子在亚运史上跳远金牌零的突破,被誉为“亚洲飞人”。所以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的数据“按图索骥”,很难找到真正的人才。

实践证明要选好材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定:①身体的形态比例适中;②智商和心理素质较高;③爆发力和动作速率较好,动作协调性好;④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练员,第二方面是对运动员。

首先是教练员的选择。要做到所选运动的所练项目和教练员的专长相结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教练员的理念基础、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和经验。人无完人,也不可能样样俱通、面面俱到,所以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做到分工明确细致。

其次,训练运动员也切忌“大锅煮”,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运动队,不管队员的项目、年龄、素质、技术差异如何,大家都练一样的内容、安排一样的负荷,这样训练,效果肯定很差。即便是基础,但由于队员情况各不相同,也需要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明确联系的目的和要点,自觉保证练习质量

训练质量不高,最具体、最明显的就是表现为完成练习的质量不高,只注重计划的量,而未完成计划的实质,为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明确只有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才能获得训练的效果,达到训练的目的,否则就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多对运动员的思想进行教育,使之明确训练要注重实效,量是基础,质是飞跃,量是质的保证,质是量的前提,只注重量的完成而不考虑它的质,训练就没有实效性。比如,在课时训练计划的实施中,不考虑量与强度的关系,不考虑时间的间歇,一味赶进度,坚持所谓的“一大”原则,这就会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要注重训练的科学性原则。

其次,必须弄清每一个练习的实质和作用,切实把握练习的要点。

第三,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有些教练员不考虑中小学的训练特点,为了某种利益搞短期行为,过多采用专项身体训练,拔苗助长,还有一些教练员过多地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使成绩增长不明显,这都是片面的。

一般身体训练主要是全面发展和增强运动员的机体,提高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到专项需要的水平,而专项身体训练是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发展运动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比如短跑这个项目,就是要发展以力量、速度为主的专项素质,以满足短跑比赛的直接要求。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水平,确定两者在训练中的比重,这个比重一般随着运动员训练阶段的提高,一般身体训练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只属于基础和初级训练阶段,所以更重要的是基础。我国男子13岁~15岁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同年龄组运动员的成绩相比,差距并不大,但16岁以后成绩差距拉大了,这就说明,由于训练衔接不好,以及在训练中过早地专门化,使得运动成绩增长幅度逐渐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把握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和比例,提高训练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四、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后的生理、心理、技术等方面的变化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再科学的训练计划或多或少会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为此,及时搜集运动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是提高运动质量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的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队员记训练日记。教练员通过批阅训练日记与运动员交换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从中获得所需的有关信息,也有利于与运动员的感情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同时运动员在教练对自己训练日记的评语中,获得好的评价,受到启发和鼓舞,并了解存在的问题,以利改进。教练员不仅要求运动员写好训练日记,还要及时查阅,更要注重写好评语。

事业需要勤勉的人,事业更需要入迷的人。总之,作为教练员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实践水平,理解和关心运动员,寻找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上一篇: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增长学生才能 下一篇:彰显语文课堂正能量培养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