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才

时间:2022-08-29 09:01:39

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才

摘 要:美术欣赏课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助力学生成才。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必须重视欣赏课教学,提高欣赏课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成才

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教师首先要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将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教给学生,更不能急着让学生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美术作品,这样与学生认知规律是相违背的。由于得不到美的享受,学生必然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美术的热情。为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一边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一边欣赏美术作品。因此,我们要做到“音、诗、画”并重。“音”就是指语言通俗易懂,优美生动,包括音乐、音调和诗句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美术知识,掌握欣赏知识的技巧。“诗”是指师生互动学习。课堂氛围要根据教学进展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其符合学生探讨问题的氛围,时而激昂,时而柔和,学会用诗人的情怀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画”是指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时常穿插优秀美术作品和学生作品的讲解,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贯穿起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巩固学生的美术功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这幅佳作时,为了让学生对这幅画的意境拥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笔者在欣赏作品时引用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边朗诵着诗句,一边欣赏画作,随即这样一幅画面便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在无边无际、水天一色的海面上一叶扁舟独自漂浮于水面上,一个老翁在船上垂钓,整个画面表现出空旷渺茫的意境,老翁独钓的情景更是突出了寒意萧瑟的氛围,古人常常说谈诗作画,这也正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原因。这样通过将诗画相结合,更突出地表现了画家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及诗人情怀。让学生对画的魅力和意境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学效果则事半功倍。

二、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欣赏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作品,具体方法有四点。

第一,抓住美术作品带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欣赏画的直观形象。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虾成群结队,嬉戏争食的画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充满情趣的感觉。

第二,欣赏画的艺术风格。一幅画的艺术风格主要包括表现手法、透视、色彩、绘画技巧以及结构图等几个方面,在欣赏一幅画时,我们要着重欣赏这几个方面。例如,梵高的作品《阿尔的吊桥》这幅画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活力、线条奔放、笔触有力、色彩鲜艳,会让欣赏者有一种跳动之感。

第三,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与作品相关联的边缘内容。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创作的背景,这对于学生理解画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例如,欣赏达·芬奇作品,就可以给学生讲他学画过程中的奇闻趣事,像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和如何四年才完成《蒙娜丽莎》这一世界名作的轶事。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时,给学生讲述齐白石作画时的习惯和日常生活爱好,插入白石老人和著名文学家老舍之间交往的故事,齐白石为老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趣事等。

第四,深入作品意境,挖掘作品思想。只有深入美术作品的意境,体悟其深刻的思想,才能充分享受美带来的愉悦,充分陶冶个人的情怀,锤炼个人的美好性格。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八骏图》时,徐悲鸿通过画马来抒发了对大无畏精神的赞美之情。所以,要透过画面挖掘作品思想,而不能仅仅局限画面马的姿态以及画家出神入化的技法。通过欣赏指定的专题作品,对美术的每一个种类都进行系统、全面地赏析,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并逐步成为广大师生深受其益的得到广泛好评和应用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大脑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思维能力。美术作品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和时代特征,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的这些个性特征,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来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欣赏的热情和积极情绪,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意境拥有更深刻的感悟。多媒体声情并茂、图文并重的表现特点可以将美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意念、丰富的感情以及精神内涵挖掘出来,刺激学生的审美直觉,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另外,也可以将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利用音乐可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优势使教学达到有声有色的表现效果,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深化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欣赏世界名画《向日葵》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这幅画进行了局部的放大,将这幅画的细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幅画的艺术性和表现手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我们美术教师要肩负起这份责任,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取优秀教学成果,从“讲知识”向“讲艺术”的境界迈进,充分展现美术的魅力,促进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美术欣赏课教学质的飞跃,助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于冬青.高中美术欣赏[J].吉林教育,2009(27).

[2]李艺明.地域文化与高中美术欣赏课[J].福建论坛,2007(2).

[3]张家敏.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山东教育,

2000(11).

[4]陶名康.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摭谈[J].上海师范大学学

报,2008(3).

上一篇:在育才路上播撒爱心我无怨无悔 下一篇:以实用性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