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探讨

时间:2022-10-05 07:09:03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探讨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它的高效和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贷款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使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攀升,贷款质量低以及其隐含的风险严重地困扰着我国银行经营管理者,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文章是以此为为写作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及其可能有的风险来进行分析并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可能存在的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 风险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概述

(一)贷款的含义

贷款是指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核心,贷款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贷款风险是指由于贷款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在时间上表现为贷款能否按时收回,在数量上表现为贷款能否全部收回。

(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类型。第一、无法还贷风险。一是因债务人确无法还贷,例如债务人公司盈利能力严重恶化、面临破产将使欠款最终不能偿还,而无法及时偿还贷款;二是由于债务人主管上故意不按时偿还欠款,例如债务人姜欠款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姜资产转移给他人,或将自己的资产按照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来转移出自己的财产,照成无法偿还欠款的假象。第二、抵押风险。抵押贷款风险是指在银行成为债权人,并在发放贷款而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得到归还时,有权利将自己所控制的抵押物品在市场中出售,来补偿贷款没能被及时偿还的损失。第三、质押风险。质押和抵押相类似,也是现代商业贷款担保方式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现状

1.坏账率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带坏账率较高,并成为经济和金融业顺利发展的障碍和负担。多年来,国家不仅通过财政部向各金融机构发售了特别金融债券对各存款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了补足,而且由财政部独资建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转移原存款金融机构曾产生的呆账坏账,以使各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率能得以降低。

2.信用风险披露不充分,风险有加大可能。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完善了公司制制度,及时向公众进行经营信息披露,向市场公开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以及发生的亏损状况,以对资本市场投资者负责,并为金融机构能够持续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

1.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自身的因素。一是没有能够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合理、系统的金融;业信用评级方法,来对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经营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预期进行指导。二是贷款档案管理不够健全和规范,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管理。

2.法律因素。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钻空子,恶意逃废债务。二是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的因素。三是诉讼执行难度大。

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自身的防范措施

1.要加强清收工作的领导和信贷人员的素质能力。债务清收工作是银行能够持续稳定经营的基础,加强对欠款清收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有利于加快欠款清收工作,来保障银行欠款及时回收,使银行的安全性能够得以保证,在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发生前将风险降至最低。

2.加强贷款责任制,实施贷后管理,严控新发放贷款呆坏账率。一是严控新贷款的投放行业和企业,要向发展前景良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企业投放贷款,并对符合相关规定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适当投放资金,来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刺激增长,从而也促进金融的繁荣和发展。二是要严格规范贷款的审批程序,对贷款发放的授信、贷前调查、贷款集中决策、贷款审批放贷严格分离。

3.改进贷款风险决策和放贷担保制度。一是要保持原有分层分级决策,明析各级别放款决定权限。二是积极构建尽职调查以及风险评估机制,合理安插评审考核人员。

4.提高企业和银行抗风险能力。一是银行应及时提醒企业对其流动性资金进行监控并给予补足,同时构建企业贷款风险的准备金制度。二是加强银行信贷基金积累,提高贷款呆账损失准备金比例。

5.对银行放款风险应用风险分散机制。一是构建企业贷款信用保险机制,分散贷款企业的坏账风险损失,使各银行同存款保险公司订立企业贷款风险保证保险合同;二是要求借款企业必须参加财产保全,分散企业意外风险损失。

(二)法律防范措施

1.严格贷款程序,逐级上报,集体审批。在放款前对债权人和债务人进行有效审查;在发放贷款时,对放款合同和放款的相关条款认真研读和调查;在放款后,对贷款实施全程检查。

2.依法行使权利监管贷款用途。银行应对法律手段和非法律手段合理综合运用,例如强制执行公证、采用仲裁等手段,使商业银行既能有效监控贷款用途,也可以降低银行的诉讼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

3.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07年末,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60%,较上年末下降0.6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04.41%,较上年末提升22.1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水平充分。

四、结论

在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对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完善,而且要不断地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既要加强对审批贷款的风险监控,也要适时应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放款回收风险的控制,实际上就是要严格控制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完善商业银行贷款跟踪管理机制,以提高贷款质量和使用效率;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在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条件下,实现放款收益最大化原则,严格控制贷款的使用方向;通过实施严格系统的贷款风险管理,有效引导贷款资金向高收益行业和高效能企业,能够改善放款结构和有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经济中各种经济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以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幸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中国城市金融, 2004.

[2]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李扬.中国金融业距离混业经营还有多远.金融改革,2007.

[4]《建行银行风险分类操作准则》. 建总函(2008)风字231号, 2008.

[5]郑泽华.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西南金融,2004.

[6]程志云.等待政策救赎. 经济观察报, 2007.

[7]马忠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8]王双正.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9]朱佶.我国合作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学术交流, 2006.

作者简介:王虹(1994-),女,满族,山东即墨人,现就读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金融学专业1301班;方丹(1979-),女,山东泰安人,任职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下一篇:论经济下行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