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

时间:2022-10-05 06:26:13

如何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成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始是在1905年,建国后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

截止2010年,我国共有民办高校676所,比2003年增长1.6倍,专任教师数比2003年增长2.1倍。从贡献率来看,民办高校的学校数、在校生数、招生数和专任教师数在全国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份额,从2004—2010年逐年上升,到2010年基本占据26%左右。这说明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民办高校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是公益性与赢利性之间的冲突明显;其次是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完善;再次是教师权益保障和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另外,政府和民办高校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从政府层面来讲,既有干预民办高校办学的行为,又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监管不力。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也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招生、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的自未得到保证;二是民办高校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比如违规办学、虚假招生宣传等,政府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维持。

民办高校还面临一个致命问题,生源减少导致民办高校生存压力骤增。2008年全国高考报考学生超过1000万人,2009年开始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6%,2011年下降5%,今年继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势头预计要持续到2017年。这对于以学费收入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民办高校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问题。

此外还有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内涵发展任务繁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要办成高水平民办大学,急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主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国家的需求,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换,矛盾的一个方面是老百姓要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在变化。矛盾的另一方面恰恰是我们国家优质的高等教育严重短缺。换句话讲,现在的矛盾是老百姓想上好大学,但是我们国家的好大学太少了,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

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就要转变。具体而言,要从过去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成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这对高校一系列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有利于满足老百姓多样化、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尤其是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办教的积极性,在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这无疑对我国拓展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带来重要影响。

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形成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我想这是今后民办高校工作发展的走向。如何通过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立,来发挥这些学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破解当前民办高校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路径

对民办高校而言,如何励精图治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办好一所高水平民办大学,必须有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这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包括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如何确立?赋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如何确立?适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多样化的学院管理如何确立?从宏观上讲,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并且把这种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成为高水平民办大学,还必须突出办学公益性,确立非赢利性取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特殊的历史进程,要尊重初创者和出资人的贡献和权益。

民办高校要成为高水平民办大学就要重视学校的协调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节奏)如何协调发展?没有规模的扩张谈不上发展,在规模适度扩张的同时,我们要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改善,并且保持适当的节奏。

办教育、建大学跟办企业、办社会团体不一样,教育有它自身的很多规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长期积累,这种规律是不可逾越的。对于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更新、仪器设备更新),只要经费充足,规划得当,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光有软硬件环境的改善,还远不足以办好一所大学。精良的师资队伍,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优良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学风更需要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当中才能逐步完成,这绝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实现的。

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还要坚持先进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发挥学校的优势特色。对于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而言,都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如何去设置?要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而且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科学的体系如何去设置?专业的准入、退出、调整机制如何建立和完善?准入,一般情况下比较严格,教学行政部门有把关,但是退出机制呢?这个要很好地去研究。

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哪些能力是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由学校负责培养的,哪些能力是他们毕业之后,由企业、用人单位通过之后的教育来获得的?企业有企业的责任,如果把培养学生的所有能力全部归咎于大学的话,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要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最起码要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科研工作要反哺教学工作。我个人的理解是,把大学的科研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从中受益,这是很艰难的。但最起码我们要重视教学的研究。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来开展一些教学研究,包括学科、教学法的研究,这同样也是科研,同样也可以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同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中受益。

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积累,没有捷径可寻。从长远建设目标来讲,所谓高水平民办大学应该在中国所有的大学中处于领先地位。从中近期目标而言,民办大学要循序渐进,先在民办大学中处于高水平地位,然后在地方高校,在一个省、一个区处于一个高等地位。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否成功,不是靠行政发文和领导讲话“宣布”,或学校自我“宣布”,也不取决于学生规模、专业分布和有否硕、博士学位授权。核心是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本文摘自其在2012年首届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上一篇:茅于轼谈富平学校与民办教育 下一篇:中国应该保护俞敏洪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