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2-10-04 09:57:34

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予以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SAS)量表和抑郁自评(SDS)量表分别评定SLE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结果:SLE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比较,SAS及SDS量表显示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593.241;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48—0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好发于年轻女性,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临床上有典型的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皮肤损害, 并可累及各种脏器, 以肾脏损害最为多见[1]。病程长、需长期服药、生理功能受限等原因导致SLE患者存在多种精神症状, 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有研究显示,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加重SLE的临床表现,致使疾病恶化[2]。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SLE病人的身心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心理干预是指治疗者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一系列干预活动。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免疫力、改善心理问题、促进行为改变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3,4]。本文就心理干预对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影响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SLE患者65例,其中男7例,女58例,年龄16~45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1)有狼疮活动性精神神经受损者;(2)既往有精神病者;(3)有智能障碍者;(4)药物、酒精依赖者。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病史,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及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予以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2 研究方法

1.2.1 焦虑抑郁评定

应用焦虑自评(SAS)量表和抑郁自评(SDS)量表1~4级评分原则。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用量表开始第一次调查,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8周后开始第二次调查。心理干预必须与患者沟通,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问题及消极情绪,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1.2.2心理干预方法

(1)患者初诊时,即耐心询问病史,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填写一般情况、经济情况、病情状况等调查表,对患者目前病情、心理状况及经济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疏导,使患者能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患者有心理压力时,使用自我语言暗示法、活动转移法、倾诉法、放松法等来发泄不良情绪,消除自己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对有自杀倾向和行为的患者,要安置在易于观察的房间,窗帘的色调柔和温馨,播放清新舒缓的音乐,缓冲情绪,消除不安全的隐患。(3)成立病友会,定期向患者进行SLE知识的宣教,倾听患者的倾诉,解答患者的疑问。训练患者,使其具有自我管理能力。鼓励病人之间交流沟通,增加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4)向患者的家属及亲友做必要的宣教工作,使患者的家属和亲友成为医生的助手,患者的港湾,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5)出院后建立随访制度,为患者提供长期健康指导,并关注患者的求医行为,避免患者滥用药品。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资料统计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经方差分析可知,干预组干预前、干预后8周的SD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检验分析可知,干预前对照组及干预组的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对照组及干预组的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生活质量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要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心理社会因素在SLE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显示,SLE患者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很高,如不能及时控制,将加重患者痛苦,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要重视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应激心理的重要性。SLE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心理有关,还与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或由于患者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而加重心理负担有关。严重的心理应激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6]。有研究表明[7],心理状态与免疫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心理状况良好可改善免疫功能而使症状得到改善,心理状况不良则使病情加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一般都是育龄期女性,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较为复杂,处于事业和家庭最忙碌的时期,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容貌体型改变,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悲观抑郁的不良情绪。生育本身亦可引起心理应激,SLE患者一旦妊娠,病情可加重,也可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发生胎死宫内、胎儿发育不良、宫内窘迫等问题,使孕妇及胎儿处于高危状态。部分患者由于过分担心生育后各方面的并发症,往往加重原有的心理障碍状态。本文研究显示,针对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干预后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步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意识到,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在于控制其对病人身体造成的伤害,还应关注疾病对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作为常用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SLE病人的身心状况,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减少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其心理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的病人数量尚少,将来应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试验,采用更多的心理干预方法,以期为SLE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找到最佳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 GrecoCM, KaoAH ,SattarA ,et al . Association betweeen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arterry calcification in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Rheumatology (Oxford ),2009,48 (5) :576-581.

[3] Dobkin PL, Da Costa D, Joseph L, et al .Counterbalanceing patient demands with evidence : Results from a pan- Canadia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brief supportive –expressive group psychotherapy for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Ann Behav Med ,2002,24(2):88-89.

[4] 朱熊兆.心理干预对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20-2522.

[5] Wallace DJ ,HA ha BH.Lupus erythematosus [M].I Williams,1997:627.

[6] 阎克乐,张月娟,张文彩,等.免疫学[J].心理医学,1997,20(4):357- 358 .

[7] RogersMP,FozdarM.Psychoneuroimmunologyofautoimmunedisorders[J].Adv anced Neuroimmunology ,1996(2):169.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