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点滴谈

时间:2022-10-04 09:32:10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点滴谈

摘要: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对于保证数学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良好习惯要重在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重视细节——认真细致、工整规范、保质保量的好习惯;自主学习——学生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作用;影响

“教育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事倍功半,一辈子平平庸庸。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其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因此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传道授业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一、重在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汲取知识的最根本保证。如何使学生愉悦、自主地提高课内40分钟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其学习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只有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被自然轻松地接受,并牢固地记住。针对这些特性,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丰富有趣的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譬如,将数学课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利用游戏、竞赛和生活化手段,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数学概念严谨甚至抽象,教师要尽可能地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再如,教学“认识图形”时,事先布置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动手折、剪、拼,一张纸的折叠能够突出图形的变换,使学生在亲手实践中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可以想见,我们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因势利导,为学生着想,重视学生的存在价值,学生一定会逐步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二)启发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勤学好问、敢于攀登习惯养成

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教师观念的转变,即数学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话题似乎老生常谈,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有的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也做不好那也不行,事实上只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突破口,发现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是完全可能的。起初做的时候师生可能都不适应,咋看起来课堂秩序混乱,甚至浪费时间,学生做得不如教师设想得那样完美。但是我们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考虑,很值得,经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学生会越做越好。还有就是要经常用名人名家勤学好思、勇于攀登,最终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为学生树立榜样,从侧面诱导学生形成这些优秀品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视细节——认真细致、工整规范、保质保量的好习惯

从教学的功能看,作业练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做作业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重要的基本功。

(一)适当安排作业量

教师安排的作业量要适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否则学生会因为不能完成作业而产生困扰慌乱、紧张畏惧等情绪,从而会形成书写潦草、计算粗心,甚至引起做作业时思想禁锢、思维堵塞等现象。久而久之,易形成“交差心理”,作业错误和问题增加,根本就达不到“质”的要求。所以只有适度安排作业量,才能从根本上排除这些因素,从而使作业有了质量上的保证。

(二)优化学生作业环境,尽量课内练习

不同的作业环境,会形成不同的作业情绪。当堂完成的作业和拖堂完成的作业、课内和家庭完成的作业,其正确率、书写工整度大相径庭,这就是环境因素作用于心态的结果。拖课现象会导致作业环境恶劣和不良心境,使学生产生心态异常。因此考虑作业环境的优化,大部分必须选择于课内,少量安排于家庭,坚决杜绝拖课作业现象。

三、自主学习——学生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预习可对新课中较浅显的知识通过思考达到初步理解抑或掌握,而对较难的知识点明确目标,在教师授课时可带着问题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学。复习有助于学生系统归纳学习内容,在新知中熟练应用已有知识,使新知识接受得稳固扎实,减少难度,增强学习自信心。久而久之,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性,一旦形成,将变成人的一种行为需要,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但良好习惯需要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当然这也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当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即可以迁移为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抓好双基、发展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