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案例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04 06:49:37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案例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1.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侧重教师的中心作用,即所谓的从教师到学生单向的“辐射状”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储存知识的地位,教与学缺少交流与互动,很难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任职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适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学理念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状况和课程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4],形成有反馈的互动模式。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体现这种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

2.基于学科的应用性特点。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食品专业的本科学员。这些学员学习的专业课主要是微生物、生化、食品化学等基本原理,走上岗位之后也更多的是从事具体的生产工作,大多数人未必从事实际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食品生产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才,而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作为学员本科期间唯一一门专业类管理课程责任重大。由于学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教员需要从案例出发,加深学员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5]。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实际中换位思考,即逐步培养他们从研究者和决策者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6],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的教学中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把案例作为理论和实践的连接线,使学生处在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境遇。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案论理。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达到阐明基本原理,强化理论学习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促使学习者把实际情况与有关的理论模式和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充分的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2.教、学互动。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尤其是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因为抽象理论学习可能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7],提升学习效率。

三、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中的实践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思想、目的的分析,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中应用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实现“以案论理,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目的。

1.案例素材的收集、甄别。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性,收集、编写相应的案例材料。通常,可以通过3中方式,获得案例所需的材料,第一是原始素材,即由案例编写者通过对实际的调查,了解、收集、甄别相关案例素材。第二是二手资料,即已经存在的文献资料。第三是网络。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在国内外经典管理学教材中搜集案例,更重要的是要搜集现代食品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诸方面的案例;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编写案例。最后,由教员建立案例库,以备需要时调用。

2.问题设计。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初步分析,教员还应该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案例应用价值的体现。例如在讲人为差错这一章时,根据实际工作,选择不同类型的人为差错,然后设计了几个逐步递进的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思路“:这些人为差错的后果是什么?”“它们可以归纳为哪几种类型?“”人为差错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避免人为差错的发生?“”人为差错从根本上说完全是维护者的责任么?”“从设计角度可以怎么样避免人为差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如何预防人为差错?”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人为差错的类型;人为差错的原因;墨菲定律等,通过引导学员积极的讨论,在潜移默化地向学员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课堂讨论。在选择好案例,作好问题设计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课堂讨论。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的调控作用是课堂交流,教学互动有效进行的保证[8]。教师的控制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时间控制。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学计划课时有限,因此,课堂案例的交流应事先由教师布置好,学生课后积极准备,并让学生熟悉案例并对问题有所准备;其次,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盘掌握讨论的进度,适度调节和调动讨论的气氛。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互动所需的目的。②议题控制。课堂交流中,发言者侧重点不同时,就容易跑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应把握讨论的主动权,既要鼓励正向议题的充分发挥,又要制止跑偏议题的继续延伸。做到不影响讨论气氛和积极性的同时,井然有序。主动权的控制,主要有提问控制和体语控制。提问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题外话,以便集中注意力讨论重要问题。第二引导性提问,使学员回到原有的主题上来。第三将发言者那些漫无边际的情况加以归纳,由此把学生的话题引过来[9]。第四,对问题的追问,使学员回到主题上来。体语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到:第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通过表情和动作给学生传递肯定和鼓励的讯息,掌握好倾听的技巧;第二,通过适度的表情和动作,控制好讨论的场面,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③错误倾向控制。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生搬硬套和东拉西扯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案例分析:第一,言之有据,即在分析时,每一个结论或者概括不能脱离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分析过程中所引用的其他材料也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假为真。即分析必须是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的。第二,言之有理,即要求案例分析的逻辑过程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不能强拉硬扯。分析的结论客观的反映一定的道理,不可主观臆断。第三,言之有序,教师在案例教学互动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逐一展开、层层递进。在展开说明时,要注意逻辑性,根据情况选择演绎法或者归纳法,提升说服力。④归纳总结。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以案例分析过程为引导,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阐明书本上的基本原理、达到强化理论学习,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教师对每次讨论最适当的归纳总结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总结,使学生注意重点,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觉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目标。⑤现代传媒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INTERNET已经成为学员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在校园网上建立管理案例论坛BBS,这不仅提高了学员参与的积极型,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的形式,弥补课时的不足,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尽管BBS有诸多优点,但网络是虚拟的,网络的管理仍存在很大问题,这不仅需要“斑竹”合理的引导和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学员文明上网的教育。以案论理,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法已被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是创新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推广的时间不长,还有待于我们教、学双方改变观念,正确运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用。

作者:卢亚婷 史超 罗仓学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上一篇:减速机油站电气控制论文 下一篇: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