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文有效性教学探微

时间:2022-10-04 06:13:13

初中英语课文有效性教学探微

英语课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中学英语课文的教学首推“整体教学”。下面笔者将从读前、读中、读后几个环节谈谈如何使课文教学更有效。

一、 读前(Pre?reading), 巧妙的导入,激发学习热情,促其“想学”

读前是整体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巧妙恰当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心理上、知识上作好学习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教师的“导”要新颖、别致、简练、到位。

1. 直观导入法。就是利用图片、幻灯、实物等导入新授内容。如教学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一文前,借助文中插图,让学生了解universe的相关知识,再根据文章的题目,推测出文章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the universe和man?made satellites。 然后借助教学挂图(man?made satellites、 spaceman、 spaceship)简介man?made satellites的作用,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man?made satellites的作用。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开始读,并力求找到完美的答案。经常做类似的练习,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2. 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在教学What a brave young man一文前,先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梗概后提出问题: “The young man was hurt. He was in hospital. Was he hurt badly?”这样,教师既先简述课文,概括地介绍课文大意,让学生把握中心,又诱发了学生对所要读的课文的浓厚兴趣,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

3. 自由交谈、讨论导入法。用谈话、讨论式导入新课。如在学习牛津教材9A Unit 3的课文前,先问学生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然后让学生自由畅谈各自的烦恼,紧接着再提出问题How can we solve them? 让学生讨论、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Simon and Millie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What problems do they have? Can you help th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让学生自读课文。这样,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就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中。

二、 读中(While?reading), 巧设问题,精讲语言点,教其“会学”

课文整体教学与传统的“块块教学”的明显区别是师生角色的变化,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由“一言堂”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以学法,“授之以渔”,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根本转变。

1. 泛读(skimming),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把握课文的大意及轮廓,让其见之森林,知其概貌。通过标题和主题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形式形成整体印象后,教师设计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在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概要后,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判断正误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可以通过排序练习检查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况。

2. 扫读(scanning), 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和动机,要把注意力放在所要找寻的主要信息上,教师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找答案。如在学习22?year?old computer programmer murderer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从中汲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可以通过排序练习检查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况。如在Hollywood??s All?time favorite actress——Audrey Hepburn一文,在学生阅读后,做如下的排序练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和顺序。

(1) a. Audrey met Colette in France.

(5) b. Audrey earned four more Oscar nominations.

(4) c. Audrey won the Tony Awards.

(3) d. Audrey earned an Oscar for Best Actress.

(6) e. Always——Audrey Hepburn??s last appearance in films.

(2) f. Audrey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play GiGi.

这一环节也可以教给学生精读(reading for details)的方法,要学生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细节和要点,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时间排序法,通篇提要法和图表法等,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

3. 疑难的及时“疏导”。课文中的新单词、复杂的句式,陌生的语法结构等都可能是学生的“绊脚石”、“拦路虎”。对于新词,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也可以和句法、语法一样进行精讲、点拨。

三、 读后(After?reading), 独特的结课,鼓励性评价,促其“乐学”

学生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和练后,一节课下来,筋疲力尽,会有书到临尾渐渐松的感觉。这时,教师的妙语横生、言简意赅的结束语,别开生面的结课方式,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一节课再一次推向高潮。如在学生读完课文22?year?old Computer Programmer Murderer后,教师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再启发小组制作一份“悬赏”捉拿凶手的海报。学生会兴趣倍增,学习氛围由低谷再次推向高潮,再加上教师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也达到促其“乐学”的最佳学习状态的效果。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摈弃陈旧的教法,努力尝试课文整体教学,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实现“要我学——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的质的飞跃。

上一篇:周晓兰:用汗水浇灌出成功之花 下一篇:微图族:咔嚓咔嚓挣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