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该较真的事

时间:2022-10-01 04:22:24

职场中该较真的事

在职场中工作,难免会遇到让你憋屈,甚至有苦难言的事。很多职场人为了眼前一时的输赢,在工作中跟同事、上司甚至老板拼命较真,最后却得不偿失。只有找准解决问题的用力点,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是为眼前的薪水较真,还是为长远发展较真?

镜头回放:

于艺毕业后顺利进入某知名报社工作。一开始,领导安排他做网络编辑,工资待遇不高。看到那些去外企、公关公司工作的同学,薪水高、环境好,于艺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工作也越来越疲沓。“就这点薪水,还能指望啥呢?做成这样不错了!”领导越来越不赏识他。

专家点评:

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前5年是职业生涯的探索期。这个时期,职场新人在对职场有初步接触和了解后,通过对现实环境和条件的了解,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这一期间,个人发展着重于寻找自身的职业目标,通过评估发展平台、工作内容及学习机会,时刻调整规划方案以实现发展最大化的需求。

处于该阶段的职场人,不要因为片面追求薪资而错过了真正的好平台。只要找准方向和定位,顺利进入职业发展安定期,长期、踏实的技能和经验积累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过早较真薪水,而不关心职业定位,实则是本末倒置。

是为工作体面与否较真,还是为职业规划较真?

镜头回放:

刘欧在一家酒店做了一年多的大堂接待工作,每天连续站好几小时接待客人,时间长了落下了静脉曲张的毛病。她想做大客户经理,却被调到客房服务部工作。“这工作怎么越做越差劲,客房服务?还能更低端些吗?”刘欧实在忍受不了,甚至觉得,一开始学酒店管理就是个错误,只有早换工作早解脱。

专家点评:

达成职业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酒店行业,绝大多数中高层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晋升上来的,刘欧要成为大客户经理,必须要经过基层工作的磨炼才能实现。换个角度来看,刘欧做了大堂接待,再到客房服务部工作,其实是有机会更加解客户的需求,了解酒店的各项业务。

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工作要关注长远发展,取舍标准在于评估现有资源和平台是否符合你的长远职业发展方向。静下心来积累、进步,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是为职位头衔较真,还是为工作内容较真?

镜头回放:

方石一毕业就做销售,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本想着第三年可以升职到主管,结果老板却空降了另一个人来管理团队。最终方石选择了辞职。后来,一家公司以“大客户经理”的头衔把他招了进去,方石入职后才发现上当了。原来这就是一般销售,大家都是“经理”而已。

专家点评:

就业市场里充斥着各种“头衔通胀”,头衔高低未必能真正说明问题。重要的是抓住面试这样的机会,多了解目标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最好是能了解到领导或老板对此岗位的成绩期待,这样不仅能让你对这份工作心中有数,还能增加公司对你的信任。

工作三五年了,点点滴滴的细节都在决定着你未来的发展,如果为了一些不该较真的事纠结,很有可能错过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一定要学会运用职业规划作为衡量和取舍机会的准绳,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眼前遇到的曲折,用韬光养晦的智慧来面对挫折,这样才会收获自己的职业成就。

(责任编校 田 成)

上一篇:给我几个爱“拼”的理由 下一篇:妙用名言、佳句、谚语于英语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