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04 04:30:55

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2-000-01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绩效审计工作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绩效审计,能使国家经济决策更加准确,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提高社会效益。相对来说,我国的绩效审计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本文通过讲述当前绩效审计的现状,指出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绩效审计 意义 现状 趋势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绩效审计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政府审计关注的焦点和主要的工作内容。目前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因素,阻碍了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不断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一、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绩效审计是效率审计、效果审计和经济审计的总称。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真正的主人,政府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实现人民的权力,更好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使政府能够有效的使用资料,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够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增加政府官员的责任感,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绩效审计工作,有利于对财政进行监督和检查,提高财政的支持效率,确保国家在社会经济中职能的正常发挥。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实现转变,绩效审计工作在集约型经济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推动经济的转型。因此,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绩效审计的现状

(一)社会认识不统一

合理采用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有利于实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的进行监督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意见,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统一。但是当前在绩效审计工作方面受到一些法制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觉接受神经监督审计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另外绩效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很多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审计方法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审计方法还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绩效审计的标准。审计工作人员还没有一个可以接受的使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在这种状况下,造成了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无据可依。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深,导致规范方法不成形。领导干部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不到位,很难实现审计工作应有的效果。

(三)审计内容证据不完整

绩效审计工作收集证据比较困难,当分析同类企业之间的差距时,企业本身的资产质量、技术水平和销售量容易取得,但如果需要取得其他同类企业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在政府部门当中,很少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绩效审计工作成为企业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的自觉行为,但是在绩效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管理不善,整个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降低了绩效审计的效率,使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绩效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进行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重点突出。主要重点开展以下几个环节的绩效审计: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绩效审计,做好人力资源的绩效审计能够广泛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不断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投融资绩效审计,投融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进行投融资的审计工作必不可少。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针对某一个项目的特点进行重点审计,从宏观以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评价。加强管理方面的审计,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准确到位,从而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行绩效审级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一大趋势。

(二)建立科学可行的审计指标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比较大,技术性比较强,因此要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应该按照具体的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审计指标和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开展绩效审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之一。由于当前经济活动多样化,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审计指标体系,应该是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项目的具体目标设立的,这个体系应该是动态的。根据不同的项目性质做出改变和调整,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做到提高审计的效率,提高我国各部门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广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审计人员必不可少,当前我国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因此绩效审计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要要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促进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效果观念深入人心,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绩效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相信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绩效审计工作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全世界范围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蔡春.绩效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宋常.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审计研究.2011(1).

[3]李晓慧,张胜蓝.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展望.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

上一篇:浅析如何进行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 下一篇:提高中学财务管理效率的方法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