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幸福职教2.0时代

时间:2022-06-13 04:35:42

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幸福职教2.0时代

“让学生学得快乐,让教师工作得幸福,让幸福职教遍地开花。”在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蔡之青心中,有“品质”的职业学校,不只是传播知识、教授技能的殿堂,更应该是打造幸福人生的“摇篮”。

变革教学模式,打造快乐课堂;创新教职工激励机制,关怀教师生活;东西部合作办学,共享教学资源……近年来,江山中等专业学校一直致力于构建幸福校园,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真正实现“品质生活,快乐学习”。

快乐教学 High翻课堂

迈进江山中等专业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室,记者眼前不禁一亮:34个学生被分成5个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各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可以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但却是活而不乱、散而有序。“下面是课堂展示阶段,请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讲解本小组的思维图,哪个组先来?”吴晓彩老师笑吟吟地看着学生说。话音刚落,几个小组的代表都抢着要上讲台。一堂课下来,没有学生打瞌睡,没有学生走神,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课程的每个环节,课堂气氛其乐融融。这样的“快乐课堂”对江山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已习以为常,这在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学校的“136”项目教学新模式。

2009年初,蔡之青校长提出了“打造快乐课堂,构建幸福校园”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此背景下,在学校副校长张容的带领下,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136”教学模式也于2010年应运而生。

“136”教学模式是指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项目,各个项目在实施信息收集、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这六个教学步骤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吴晓彩老师说:“‘三维六步’项目教学法是‘136’模式的主要实践形式,它将当前中职课改要求的情景设置、项目引领、能力本位、互助学习、课堂展示、创新评价方式以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关键元素融合到六步课堂教学中。”

“西湖十景佳肴美,古人今人来时醉。雷锋夕照映西湖,平湖秋月孤山近。最爱西湖行不足,绿柳荫里白苏堤。”这首小诗就是江山中等专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的。创作诗歌,模拟旅行社制定旅游方案,穿越历史介绍古迹……吴晓彩老师的课从来都不会缺乏新意。

每次上课,吴老师都会事先把上课的主题告知学生,让他们分小组提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以介绍杭州西湖一课为例。第一节课,吴老师在学生们复习自己收集的有关杭州西湖的详细资料后,给出诗歌创作、广告创意海报、演讲、SWOT分析以及讲故事五种项目实施方式,5个小组各选一种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绘制出思维导图。第二节课,每个小组会有5分钟的成果展示时间。其间,老师和其他小组会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这堂课的知识点就被不留痕迹地输进了学生的大脑。学生们说:“以前上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感觉很枯燥。现在这种上课方式很有趣,让我们不停地在动脑,人人有事做,我们也就不感到乏味了。”

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江林说:“实行‘136’教学模式以来,老师们发现,原本‘沉睡’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教师在课堂上‘轻松’起来了。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安心,家长看得放心。”

2012年,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张容主持的研究成果《中职专业课“三维六步”项目教学法研究》,获得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教科研最高荣誉――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四届职教成果一等奖,该奖项每四年才评选一次。

眷注教师 “引爆”幸福指数

“周老师,祝您生日快乐!”收到学校发来的生日祝福短信,周老师的脸上晕开了灿烂的笑容。每当教师生日,学校不仅会发生日快乐短信,还会特地在学校校园网设置一个飘窗,制作成贺卡,由校长亲自送上祝福。一条普通的短信,让人备感温馨。“教育要让学生快乐很重要,但同时也应该让教师感到幸福。”蔡之青校长强调。

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一场大的变革,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化,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教师表示缺少幸福感。祝福短信可以传达学校对教师的关心,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存在感、温暖感。现在,祝福短信已经成了江山中等专业学校的传统。除了生日,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学校也都会给每个教师发去问候、祝福的短信。

在教师的心理需求中,成就感、存在感、被尊重、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幸福感。为了增强教师的幸福感,江山中等专业学校不断创新教职工激励和奖评机制,制定了《教师“每月之星”、“年度之星”评选办法》《教工星级评定和聘任办法》《星级班主任评聘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工作认真负责、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肯定。

郑东才是江山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他当班主任已经有32年了,是学校仅有的两位功勋班主任之一。学校星级班主任设置分为八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无星级班主任、准星级班主任、一星级班主任、二星级班主任、三星级班主任、四星级班主任、五星级班主任和功勋班主任。星级班主任每学年考评一次,只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德才兼备、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老班主任才能被聘为功勋班主任。功勋班主任享有校内终身荣誉和班主任待遇。“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支持,同学们的尊敬,同事的和睦相处,让我备感幸福。”谈到三十多年的任教感受,郑老师欣慰地说。2011年,他获得衢州市首届“红烛奖”,2012年获得了浙江省“春蚕奖”。

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是活跃教师生活、提高教师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学校的老师只知道埋头工作,不开展活动,这所学校就会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又谈何幸福感。郑江林主任介绍说:“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教师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新春汇演等活动,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散播幸福种子 花开遍地

“灯亮一盏,光洒成片。”是蔡之青校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心里,要打造的“幸福工程”,不仅仅是为江山中等专业学校这个“小家”,更要为社会这个“大家”。东西部联合办学、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等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都是学校打造职业教育“幸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江山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响应“东西部联合办学”的号召,与云南云龙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开展“2+1”模式联合办学。2013年,江山中等专业学校云南民族班迎来“十岁”生日,成功培养了近千名云南籍毕业生。

云南民族班的学生前两年在当地就读,最后一年到江山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工技术和机械加工专业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学生毕业后由江山中等专业学校负责推荐到宁波、嘉兴、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就业,就业率达100%。

王菊江是2005年从云南民族班毕业的学生,她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日本电产科宝公司就业。她寄给学校的感谢信让蔡之青校长印象深刻,她在信中写道:“公司的待遇不错,不仅提供免费的工作餐,还给我们交了社会保险。一年来,我已给家里寄去了4500元……”朴素的言语中透露出这名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的山里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一个学校品牌的养成,不是看校园设施有多么光鲜,而是看有没有真正帮助走进校门的这些孩子找到属于他们的未来。”在蔡之青校长看来,云南民族班的创办,既解决了东部地区的“技工荒”,又为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在共赢中,幸福职教的内涵得到升华。江山中等专业学校还因此被授予“中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江山中等专业学校还是全省第一家获批“复退军人、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学校,也是衢州市、江山市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师资、设施、技术等优势,面向企业职工、农村预备劳动力、新型农民、复退军人和失地农民开展了长、中、短期等各类技能培训。自2009年以来,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已先后为700多名复退军人、随军家属、军地两用人才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每年输出农村预备劳动力1000多人次。这大大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劲助力,为构建当地幸福社会贡献了力量。

“江山中专敞开天空的胸膛,我们在校园放飞梦想。吮吸着书本的墨香茁壮成长,课堂飞出一只只金凤凰……”江山中等专业学校的校歌声中,传播着幸福的乐章。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乐园,一座成就教师幸福职业的殿堂,一块撒播幸福种子的乐土,江山中等专业学校正在逐步实现“让师生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更有信心”的幸福校园梦。

上一篇:论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