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讲述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时间:2022-10-04 02:06:03

用情境讲述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摘 要:语言是一个人表达自己意愿和情感的最好方式,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只要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表达能力会得到逐步地提高,并同时会伴随着其他能力的提高。这其实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积累更多的经验,解决更多的问题。

关键词:情景;幼儿;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47-01

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将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让孩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比较各类客观现象进行思考,参与社会交往等情景讲述活动,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锻炼敏锐的观察力,使幼儿言之有物

自然情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并不会随我们的意志而改变,这与老师创设的情景有很大不同。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活动,能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参与情境讲述中,情境的选择很重要。我们应尽可能地找合适幼儿讲述的环境让幼儿观察。然后,老师应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有意识地、不违背幼儿意愿地引人讲述主题。例如对“十字路口”的讲述,老师先带幼儿坐在离十字路口最近的候车亭里,与他们讨论后把讲述主题确定定为“十字路口”,而后提醒幼儿由远及近地顺序进行观察;也可确定主题后,让幼儿自己寻找讲述环境。刚开始,幼儿的讲述很简单,只有一两句完整的话。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幼儿的讲述水平明显提高;随着主题的深入,描述性语言越来越多,并且判断能力、审美能力越来越强。有的孩子讲完以后,马上就会有其他人进行评价,被孩子确定为符合主题并较为优美的词句才会被大家采纳,比如,“远远地看上去,马路直直的,又宽又平”,一直到十字路口,才分成好几条是十字行的路。”“红灯亮时,车只能停下来,可是一些等不及的叔叔不遵守交通规则,摩托车骑得真快,就是想赶在红灯亮以前冲过斑马线。”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中,幼儿的观察力受到了锻炼,越来越敏锐了。

二、比较各类客观现象,使幼儿言中有思

所有的客观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幼儿经过细致的观察,自然会将事物联系起来比较。有了比较,就有思考,幼儿的讲述也就不会单纯停留在表面了。

自然情境讲述活动所选的主题经常是连续相关的,如看过“大桥”之后,又进行“汽车”的讲述,讲完“街道”接着讲“马路边的商店”,然后又讲“逛超市”等等。幼儿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会产生“商店在大街边,超市又是商店的一种”的概念。这样,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在浅移默化中形成了。

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会给幼儿带来思考。经常在户外走动,会看到一些在幼儿园看不见得现象。对此,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是非标准,给予比较和评判。比如看到垃圾满的、随地吐痰等现象,他们对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进行讲述时,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加强。有的孩子说:“我想,应该制造两种机器人,一种能打扫卫生,一种能告诉人们不乱扔垃圾。”有的孩子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这么不自觉,我想,应该请他们到幼儿园来上学,让老师教教他们,让小朋友帮帮他们。

三、参与社会交往,促使幼儿交往能力提高

在自然情况讲述中,幼儿并不只是以旁观者的角色,讲述所见所闻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也有机会运用已有的语言技能,直接参与社会交往。

如“逛超市”,我只让孩子带5元钱,很多孩子开始算计怎么买东西。有的拉住旁边的顾客问:“叔叔,你帮我看看,我买这几样东西合起来会不会超过5元钱。”有的干脆拿几样东西,请收银小姐帮他们算。

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在马路边走,发现有人随意扔下一张纸。孩子马上指给我看,我让他们自己处理。孩子充当起环保卫士:“喂,你的纸不能乱扔”。结果没有人理睬,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受到了打击。我让他们好好反思:别人为什么有错不改,是他们没救了,还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孩子们受到启发,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以后几次遇到这样的事,他们都能顺利地解决。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能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大有益处。

四、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孩子言语能力发展

我们每天进行的游戏活动或是其它的户外活动,在活动的同时让幼儿学说一句话或是一个短句,让幼儿体验到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快乐。打电话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交流方式,也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每次玩打电话的游戏,幼儿争先恐后地对着“电话机”介绍:“小兔,我是××;小兔,我叫×××”对着电话机都很会说,也特别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游戏融入了语言活动、社会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幼儿虽然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

五、结合生活环节,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每天的生活内容丰富多样,在活动间隙时间,幼儿很乐意和教师交谈,这里我们老师就会认真倾听他们所讲的话语,进行适时的引导。如点心时间可引导幼儿说出:“香喷喷的面包(蛋糕),圆圆的包子(饼干),红红的苹果等等。”并学说一些礼貌用语,如:“谢谢老师,大家请用、谢谢、不用谢等。洗手时孩子边洗手边念洗手的儿歌,教师叫幼儿的全名,让全班幼儿了解同伴的名字,学习相互介绍同伴……午间活动时间比较长,这也是培养幼儿口语发展的好机会,我们班经常以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口语,(有看图讲述:就是要求幼儿讲述一些简单的句子,对于那些胆小的幼儿教师讲一句让幼儿跟讲,反复练习;念儿歌:集体念,或者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借助话筒,孩子的兴趣就更高;自我介绍:首先我们通过幼儿说一说家庭成员,从说自己的姓名入手,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看电视:不是纯粹的组织幼儿看电视,而是让幼儿看一会,讲述一会,这样幼儿的兴趣比较高,平时我们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也是根据幼儿喜欢的、对幼儿有益的,如《熊出没》《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都是幼儿所喜欢的,让幼儿边看边学,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还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上一篇:促进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