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别陷入无糖食品的怪圈

时间:2022-10-04 01:35:00

糖尿病患者:别陷入无糖食品的怪圈

一旦患了糖尿病,患者就要限食含糖食品,这样一来,给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为了解除糖尿病患者的“后顾之忧”,不少企业纷纷推出了无糖食品,目前市场上无糖食品可谓琳琅满目。那么,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吃了无糖食品就能稳定病情,尽早康复呢?我们发现,由于糖尿病患者过分迷信无糖食品,甚至滥用无糖食品,又进入了另一个治疗怪圈。

无糖食品的定义:无糖食品指不含食糖即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的甜食品,也包括含食糖属性的替代品,如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但不是用糖精等高倍甜味剂生产的甜食品。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列入使用卫生标准的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

怪圈一:把无糖食品当首选食品

正确解说:市场上,大多数无糖食品实质上还是碳水化合物或其他糖类,仅仅是不加蔗糖,或用木糖醇等替代蔗糖。比如,无糖糕点是用粮食做的,其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最终分解成葡萄糖。如果糖尿病患者把无糖食品当首选食品,无限制地摄入,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怪圈二:把无糖食品当药物

正确解说:应该说,无糖食品对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饱腹感,而且具有调节血糖、滋养五脏、预防各类并发症的作用。但是,无糖食品毕竟不是药,不能代替药物,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服药才能控制。由于一些广告宣传过分夸大了无糖食品的降糖功效,使糖尿病患者信以为真,将无糖食品替代药物,甚至迷信无糖食品而擅自放弃药物治疗,结果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怪圈三:错把低糖当无糖

正确解说:近来,美国刮起了低糖(即低碳水化合物)热潮。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是指食品中不含蔗糖,两者在作用上并无太大区别。无论无糖或低糖,这些食品都是有淀粉所组成,同样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控制低糖食品。

无糖食品市场混乱 商家偷梁换柱炒概念

由于我国对无糖食品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市场有些混乱。如个别企业玩文字游戏,在包装的醒目位置极力放大“无糖”两字,在不醒目位置用小字标注“无蔗糖”,以欺骗消费者。要知道,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等)或双糖(乳糖、麦芽糖等),此类食品只能说是无蔗糖产品,而不是无糖产品。有的产品虽然标注“无蔗糖”,但在配料表中却标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事实上,蔗糖和白砂糖就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的产品虽然不使用蔗糖作为甜味剂,但却偷梁换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剂。还有的产品虽然不含蔗糖,但却含有麦芽糖,这也不能叫无糖食品。

因此,在选购无糖产品时,消费者不仅要看清包装上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是用何种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等)代替了有关糖类,如蔗糖(砂糖)、葡萄糖等。对标注"无蔗糖"字样的食品,更不能盲目食用,要看清是否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与此同时,还要看清食品本身是否含糖。总之,不管是麦芽糖、葡萄糖,还是其他糖类,食用过量都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危害。

无糖食品分类:纯中药类、富含膳食性纤维类、富含微量元素类、富含海藻类、代糖类等。无糖食品品种:无糖月饼、低糖牛奶、降糖挂面、无糖巧克力、无糖饼干等。

上一篇:女人的健骨法宝:牛奶+豆制品 下一篇:脂肪肝的饮食“减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