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育人的思考

时间:2022-10-04 12:51:40

对阅读教学中育人的思考

阅读教学中育人的关键是在庸俗化的荒原中抢占高地,在感动中塑造灵魂,在鉴赏中发展个性,在发掘中启迪智慧,把握这几点是阅读教学育人的关键。

阅读教学 发展个性 文学鉴赏

文学就是人学,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文学创作与阅读的终极目标应是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感、激励人的意志,进而触摸心灵,滋养精神,润泽灵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作为教师,如何进行文学阅读,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心灵更纯洁、感情更丰富更健康、精神境界更高尚呢?

一、在庸俗化的荒原中抢占高地

阅读教学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必要和有益拓展。虽然我们的教材都选编了能代表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经典名作,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学生囿于权势和利益驱使的低俗文化的包围圈,如果听任学生搞快餐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师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大量阅读经典名作,广泛涉猎时文,尤其是那些至情至性的励志佳作。

其次,教师要具备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洪流中淘洗金子的能力,具备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然后师与生交流,生生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构建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维护人民大众利益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因此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绝不可掉以轻心,决不能让学生在庸俗文化的荒原中迷失方向。

二、在感动中塑造灵魂

在当今这个价值利益至上的社会里,学生对社会真善美的看法日渐扭曲,对民主、自由、平等的看法日渐淡化。这更需要我们教师借阅读教学这块阵地,重塑学生人格、心灵。指导学生感性阅读,教导学生沉浸其中,与文中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回到历史时空隧道里体验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与古人对语,让精神飞翔,获得审美体验。

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中是文学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出乎其外即文学分析的基础。虽然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有不同,但教师必须忠告引导学生学会完全沉浸在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内,让作品左右自己的情感,让作品满足自己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在需要,在不断的感动中形成抵制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美好人性。

三、在鉴赏中发展个性

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把尊重人、发掘个性潜能和发展个性优势、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的人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目标。因此,在语文阅读鉴赏中要发展学生良好个性,必须在符合时代的要求、维护人类的正义、倡导人性真善美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一个同文本言说者一样具有个体地位的人的身份而存在,鼓励引导他们与文本言说者展开对话,让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被唤醒,并与文本言说者的经验、思想、精神、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碰撞对照,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修养过程。同时,必须以语言为鉴赏的重点,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品味语言,依托语言充分自由地进入文体创设的情境、产生忘我体验之后,然后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表达,这样才有可能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思想性格,最终形成良好个性。

四、在发掘中启迪智慧

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挖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挖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挖掘。阅读一本好书确实能使你受益匪浅,能让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且会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你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伟大而永恒的真谛。”可见阅读就是要寻找人生智慧。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矿藏。下面以《未选择的路》为例,谈谈如何开展阅读,让学生获得人生智慧。对《未选择的路》的阅读,首先要学生弄明白诗人想传达给读者什么,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感悟。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条条道路,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留恋。其次,在诗人的思考的启发下,教师要激励学生重新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我想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谛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两个作用:启发和评价。有效的启发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正确的评价可以避免天马行空、听其自然,有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常读常新,发掘永无止境,它们是学生获得智慧的源泉。

上一篇:浅谈英语语言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 下一篇:加强培养中学生良好习惯,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