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

时间:2022-09-26 03:17:48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75-01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受到课程标准、教材和选拔性考试的制约,功利性特征十分明显,自主性、多样性特征不够鲜明。如果说阅读如同跳舞,那么教师就是带领学生戴着镣铐跳舞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呢?

其一,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在“要我读什么、怎么读”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彰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中,相信教材并且用好教材,这是教师,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要做好的事情。虽然在选择文本方面没有太多的自主性,但是可以自主选择文本中的问题,即阅读和审美的内容。选择阅读文本中的问题,不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学生的事情,是师生共同要做的事情。教师研读文本,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文本内容,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对教师选择的再选择。

所谓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也就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之中的思考主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是教师的备课任务,即教的准备,也应当是学生的阅读准备,即学的准备。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围绕阅读重点进行准备,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阅读教学的课堂,就是师生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和讨论问题的地方。

其二,尽可能包容学生的阅读发现和思考。阅读发现和思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相关。不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积累现状的阅读要求,只会抑制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一味地代替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只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是阅读的参与者,也是引导者。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差异,适当利用这种差异,用少数人带领多数人,并且保护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之中体验到通过思考而获得的审美愉悦。

其三,让阅读课堂呈现多样性,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教师预设问题,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评价、纠正、补充,这只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不能是固定的和经常运用的方式。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有收获的去分享,有疑问的去合作。多诵读,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诵读,引导学生多思考为什么这样诵读,由此引发多样的思考。多体验,用自己的体验呈现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比如对叙事文本的情节或细节,多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诵读,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其四,教会学生常见的阅读思考的方法。比如比较法,用已读文本比较在读文本,比较发现的问题或延伸发现的问题。在主旨、材料、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关联的其他文本的问题,同一作者的其他文本,都可以用来做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温故知新,发现和思考新的相近或相反的问题。还有筛选语言信息的方法、归纳现象的方法、逻辑推理的方法、再现和想象的方法等等,都是在阅读中常用的思考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上一篇:硅胶冻结导致变压器跳闸事故分析 下一篇:燃料全闭环管理系统在汽车运煤火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