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03 09:45:17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一)制约资产质量的宏观体制性因素。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存在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历程,宏观体制性因素一直是牵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主要根源,其中又具体分为系统性因素与非系统性因素。

1、系统性制约因素。一是经济运行状况。从长期来看,受到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及生产率增速下降的影响,我国产能过剩现象明显,企业投资意愿降低,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高速发展。从短期来看,全球经济疲软,经济运行中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持续存在,加重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信贷新增不良资产的压力。二是金融市场结构。长期以来,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中居于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发展明显不足,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尚未完全建立,不利于对社会资金的整体监督。三是外部环境建设。我国信用基础相对薄弱,信用环境不良的现状还将是决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针对商业银行问题贷款的配套法律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投融资体制的法律调整,由此造成的不良资产多由商业银行承担。(4)资金配置格局。在“弱财政、强金融”的资金配置格局下,商业银行信贷被迫承担着商业性金融以外的职责和功能。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借款方杠杆率上升,资产价格实质性上涨,诱导生息资产向高收益率贷款倾斜,可能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2、非系统性制约因素。一是地域性决定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地域性差异在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上有着突出的体现。二是行业性决定因素。因为不同行业的资金利润率、发展前景、政策支持力度等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中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就有所不同。

(二)制约资产质量的微观参与者因素。

在经济转型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企业、政府和银行三方参与者,因为自身固有的缺陷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造成影响。

1、企业方面。部分企业过度负债、投资失败、持续经营基础削弱导致经营性资金相应减少,盈利能力减弱,经营风险与负担转移到商业银行之上。面对无法预知的多变困难因素,对自身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企业而言风险还将继续存在且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2、政府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对银行的债权履行工作缺乏足够的支持,无形的体制加大了银行的包袱。在处置不良信贷资产抵押物时,商业银行既要变更产权或使用权以取得事实上的处置权,又要按有关规定交纳税费,无形中加大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

3、银行方面。在不良贷款“双降”的监管指标考核下,除了现金回收和扭转企业经营颓势以外,其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并不能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的预计风险损失。即便是利用各类非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大以转移、掩盖信贷资产风险与损失,也没有将不良贷款的内核真正剥离转化。

二、不良信贷资产中隐藏的信用风险的积聚

(一)经济周期传导机制放大信用风险。

依据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运行中,信贷市场、资金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直接作用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与企业融资条件,放大信用风险对资产质量的冲击。首先,从银行角度分析,受到当前社会资金面紧张的负向冲击,商业银行将压缩低质低效信贷规模,将生息资产向高收益率贷款倾斜以提高信贷实际收益率。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行为经过信贷渠道传导,可能会加剧社会经济的波动,处理不当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其次,从企业角度分析,经济的冲击经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渠道传导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的波动,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外需疲软与内需预期不稳定的负向冲击,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净资产价值减少,财务杠杆提高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融资条件恶化,减弱企业的还贷能力以及融资可获得力,加速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

(二)信贷结构不合理暗藏信用风险。

虽然国家调控信贷结构的政策已并实施,但资金分布不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信贷投向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第一,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攀升。商业银行通常倾向于将有限的信贷规模投向工期长与资金需求量大的建设项目,而此类项目又具有政府显性信用或隐性担保的特点,致使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量持续增加,市场约束机制失效,风险隐患不断累积。据2013年三季度末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9月末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9个月攀升,达到12.7%,比年初增加3.9万亿元,增量占比达到53.3%,比2012年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⑦。第二,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凸显。虽然中央已实施“有保有压”的政策,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但截至2013年9月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仍有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7%⑧。此外,全面的清理与整顿不仅使得产能过剩行业自身承担高额成本,也对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产生负面影响,银行错配的信贷体系存在较大风险。第三,房地产行业风险显著上升。当前房贷紧缩趋势蔓延,国内住房类资产价格持续冲高,2013年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20.16%⑨。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为鉴,一旦信贷无法支撑甚至枯竭,不断集中的房地产信用风险将引发更为严重的危机。

(三)传统盈利模式滋生潜在的信用风险。

在传统的单一盈利模式下,以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决定的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极易受到利率波动与经济浪潮的影响。我国十大上市银行在2013年前三季度整体实现净利润8629亿元,同比增长13.04%,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速仅为12.08%,是三个季度中的最低增速⑩。伴随净利息收入增速的显著放缓,商业银行将长期面临资产质量风险上升的压力。一方面,为化解贷款增长放缓以及利差收窄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部分商业银行已在风险偏好、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做出调整,而此过程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逆向选择等问题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形成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热潮不断催生虚拟金融的过度交易活动,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核心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影响银行偿债来源的稳定性,削弱偿债主体的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商业银行的整体信用风险水平。

三、转型发展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策略

(一)审时度势地统筹风险管理。

自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以来,实体经济和金融格局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在转型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审时度势地统筹风险管理,审慎经营。

1、统一风险偏好与风险政策。面对日渐清晰的金融改革路线,商业银行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主体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国内外宏观形势与行业市场环境,结合各地营销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信贷政策与风险管理策略,适时调整与统一风险偏好与风险政策,勾画整体的风险轮廓。具体而言,就是商业银行要以信用风险为重点,明确各项业务的风险容忍度,通过风险资产的限额管理强化风险偏好监控并定期给予评价,妥善处理风险回报与风险承担、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关系,确保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执行。

2、推进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改革,以防控信用风险为主方向,系统梳理优化风险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约束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运行机制,有效实现业务高效运营、信息资源共享与内部监督协作,为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构筑安全屏障。(1)建立业务运行分析机制。定期对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层面的分析,保持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行业以及高风险地区的密切跟踪。评价风险防控方案的落实情况与资产质量的管控效果,一旦发现问题即立刻明确改进措施、责任人以及整改时限。

(2)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收集整理与共享平台,使各业务条线均能及时掌握相关的内外部风险信号,尽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决策失误。在已有的信贷管理系统上优化系统统筹管理功能,实现业务平动和信息共享,支持上下一条线的风险综合分析。

(3)建立风险管理督查机制。由专业部门牵头对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策略、信贷政策、风险防控方案、问题整改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目标、有重点地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4)建立风险管理考核机制。实施风险管理的双线、双项考核。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既要接受所在条线的考核又要接受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考核;同时,还要接受合规管理考核以及业务经营绩效考核。

(二)灵活多变地调整信贷结构。

信贷结构关系到信贷资产的质量与金融安全,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的变化,打破原有的内在约束关系,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过程也是信贷结构优化的过程。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的改革要点,在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下,灵活多变地调整信贷结构是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客户选择上,商业银行应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数量少、期限短、频率高、定价能力高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大力批量开发大中型企业下游以及商圈、园区、平台内的优质中小企业。在行业投向上,重点推进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绿色经济实体、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服务行业,适度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好市场前景、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转型升级,压缩“两高一剩”和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的贷款。

(三)积极审慎地探索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也为商业银行创新多样化的盈利方式、提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路径选择。第一,积极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以契合营销区域、产业集群、核心客户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满足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重点研发与推广信贷组合产品、网络融资产品和债权收购、贷款转让等产品,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将信贷风险降低。第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梳理整合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统一规范基础性中间业务,研发高附加值型业务品种,通过优质服务、渠道拓新两条主线推动中间业务由资源拉动型向服务创收型转变,不断提升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能级。第三,提升零售型消费金融的战略定位。面对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商业银行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贷形式向各阶层提供消费信贷支持;以发展消费金融为契机向零售金融转型,提高贷款的收益率,稳定利差水平。第四,审慎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应用新兴互联网平台开发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的金融业务,深挖数据信息准确把握风险产生、转化和蔓延的速度与波及范围,利用互联网优势紧抓把控风险的机会,提升风险预警水平。

(四)有的放矢地处置问题贷款。

有的放矢地处置问题贷款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最紧迫与最重要的内容。第一,加大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对于已经暴露的问题贷款,准确把握处置时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寻求法律手段追索、抵押资产拍卖、债券转股权、打包出售以及不良贷款证券化等可以清理、消化不良贷款的方式,积极盘活不良资产,全面促进信贷资产质量的改善。第二,防止新生不良贷款与存量不良贷款结合。密切关注问题贷款的结构变化,一旦发现不良贷款结构出现向下迁移趋势,应及时查明原因,以创新思维研究探索新措施和新途径以及时补救,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杜绝一切新增不良与存量不良贷款结合的可能。第三,坚持制度创新助力化解问题贷款。针对问题贷款处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制度,商业银行可以从维护社会信用制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向相关部门提出诉求,寻求多渠道的支持,以期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协同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集合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改善客户所处的环境,有效提高企业资产质量。

作者:张惠单位:华夏银行南京分行

上一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问题 下一篇:医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