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

时间:2022-10-03 08:41:54

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看作文,大都是各学校推荐的,也有从邮箱发来的。每个月都要从成百上千的作文中,挑选写得好或比较好的作文,经过修改发表在《作文大世界》上,这份刊物就是由我主编的。我希望看到的是写得生动有趣的作文,但是,绝大多数作文不仅不生动有趣,而且是让人头痛的作文。

这些作文都是老师或家长推荐的,就像在沙里淘金似的,总要选出极少的作文发表,如果选不出来,每月一期的刊物怎么出版?从我对作文的评判标准来看,尽管每期刊物一厚本,但其中很难有几篇好作文。从去年开始,《作文大世界》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叫做“打开必读”,凡是这个栏目刊载的应该算是“好作文”。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我想先讲一讲让我头痛的作文。头痛的作文大都是课堂作文,比如“给妈妈洗脚”、“学炒菜”、“画鼻子”、“一次有趣的实验”,特别是所谓“有趣的实验”,写的是实验的过程,也并不怎么“有趣”。至于“洗脚”、“炒菜”一类,写来写去,一点也不生动。

作文让我头痛的原因,前面说的是一类,另一类是那些充塞着套路、繁琐和废话的作文。学生写作文本来没有什么套路,但是,看了那些作文书就学会了。我一直以为是这样的,可是,最近为一所小学编选作文集,却发现不少同学写的作文都是这样,这就与指导学生作文的老师有关了。

那些“给妈妈洗脚”、“学炒菜”、“画鼻子”、“一次有趣的实验”的作文是老师让同学写的,又不能不写呀,而这些套路呢,谁也没有规定要这么写,是不是?除了套路以外,作文中的套话也很多。我早就提出“看”、“听”、“想”就不必非写不可,还有许多关联词和虚词,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就”、“的时候”,大都是多余的。特别要提到的是“了”和“个”这两个字。“了”字用得太多,而“个”字又用得太滥。

所谓“废话”,作文中词语、句子的重复,写得不简练是正常的。废话是那种离开作文的中心兜圈子,开头的套路也是废话,而更多的却是完全可以删除的文字。以“学炒菜”一类作文来说,明明应该在“学炒菜”上着笔,但却写到了买菜的事。“秋游”可以直截了当写到哪里去,却又不厌其烦地写之前的期盼、准备等等。

小学生写的作文,大都是记叙文,又分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大类。这种分法并不科学,而是在教学上根据作文训练的需要,加以有区别、有重点的训练,才人为地将它割裂开来。记叙文强调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状物和写景的作文就不存在六要素,即使写人、记事,不仅人和事无法分开,而且也离不开状物和写景。

但是,现在的作文一大弊端,就是孤立地来写人和记事,往往是就事论事,丝毫也不涉及人或事的具体环境。这么说,并不是指作文中缺少地点的交代,而是没有对其作具体的描写。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从开始写作文就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而“说”则是叙述的一种方式,似乎与描写没有关系,因此,叙述几乎成为作文唯一的表达方式。

叙述是一般性的陈述,记下一件事或一种现象的过程,即使对人物也只做简单的介绍和交待,并不对人物、事物、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比较概念、抽象,语言直白。而描写旨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如实地描述对象的特点,因而比较形象、丰满,语言鲜明、生动。两者的写法不同,获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请看下面的两个句子。

1. 有个小姑娘,她长得非常漂亮。

2. 小姑娘八九岁,乌黑的短发,秀长的睫毛,眼睛像黑宝石,亮晶晶的,红润的脸上渗出了汗,仿佛是沾了露水的熟透的苹果。

这两句都是写这个小姑娘的,你们说哪句好?第一个句子不具体,究竟长得怎么漂亮看不出来。第二个句子具体,仿佛身边站着这个人,看得一清二楚。除了具体以外,是不是写得生动呀?所以,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前提是要改变习惯性的叙述方式,一定要学会描写,以描写的方式去表现人物和事情。

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首先要使内容引人入胜,这就必须写的曲折,所谓“曲折”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真实地表达事情的过程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你们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吗?这就是说,即使写一件事,也不能平铺直叙,总要让人愿意看、喜欢看。

这里给大家讲一位作家指导他的孙女写作文的故事。他的孙女是三年级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送给妈妈的画》,开头这样写:

我准备送妈妈礼物,祝贺她的生日,可是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出合适的礼物。后来,我想还是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吧!要把对妈妈的爱画进画里,那多好呀!……

小孙女拿了自己写的作文的开头,惴惴不安地问这位作家:“爷爷!这一段写得怎么样?”爷爷说:“不怎么样!”接着,才慢慢给她解释,“写文章要讲究‘曲折’,不能一竿子捅到底DD太‘直’太‘露’;既然你准备送妈妈礼物的时候,经过反复考虑,就应该把这个内心活动的过程曲折地写出来。比如,你先想到送一只蛋糕,觉得送蛋糕不合适;再想到送另一样东西,还是觉得不太好……这样反复‘铺垫’足了,最后才落到‘自己动手画一幅画’上来。你的文章才有了‘章法’,就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人家读起来,也就觉得有一点味道了。”

这位作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作文并不是硬编出来的,生活本身充满了曲折,人物的心理也是复杂的。问题是写作文的人,常常采用简单化的办法,只是写出了事情的大概或是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往深处去挖掘,实际上,作文没有写出她真实的想法和感情。

小孙女听了爷爷的话,很快就增写了这样一段:

送什么礼物好呢?最好是一只大蛋糕,到那天我领头唱“祝生日快乐”的歌,让妈妈一口气吹灭36支蜡烛,多么有趣!可是,每年给妈妈做生日,都是姑姑送蛋糕,我再送一只,就没意思了。那么,就送妈妈一条鲜艳的连衣裙吧。她一年辛辛苦苦,让她在庆祝生日的时候,穿得漂漂亮亮,潇洒一回也好呀!可是,买衣服得花好多好多钱,我在小瓷猪储蓄罐里的零星分币,顶多也超不过几块钱,买一些泡泡糖、娃哈哈什么的还可以;可妈妈又不是小孩子,送这些零食给她吃,那会让大家笑掉牙的!……

经她这么一改,把给妈妈送画的内心活动写了出来,这就是经过一番渲染,自然比原来的生动多了。

这里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篇作文《冰淇淋》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最爱吃冰淇淋。不管是草莓味、巧克力味、还是牛奶味,我都喜欢吃。

冬天的时候,吃冰淇淋很刺激!夏天的时候,吃冰淇淋真爽!可我吃到它的机会太少。妈妈和奶奶都不让我吃,妈妈不给我吃,因为我的喉咙常发炎,怕我的喉咙受不了。奶奶不给我吃,怕我吃了会发胖。

每当妈妈去逛街,我吃冰淇淋的机会就来了。爸爸不喜欢逛街,我俩就找喜欢的活动,活动以后,爸爸会给我买冰淇淋。可是,每次都会被妈妈知道,不是让她看见了冰淇淋的

包装纸,就是从我没擦干净的嘴巴上发现了小秘密。

有一次,我把包装纸藏了起来,又把嘴巴擦得干干净净,妈妈居然闻到我嘴巴里有冰淇淋的味道。爸爸说:“没办法啦,你妈妈是属狗的!”

这篇作文的优点在于:一是它的内容十分具体,无论是“我”爱吃冰淇淋或是“妈妈”反对他吃,既写了爱吃的品种和不同的感受,又写了“妈妈”反对的理由和监督情况;二是事件的发展跌宕起伏,从爱吃到吃的“机会太少”,又从“爸爸会给我买”到“每次都会被妈妈知道”,再从“把包装纸藏了起来,又把嘴巴擦得干干净净”到“妈妈居然闻到我嘴巴里有冰淇淋的味道”,真是一波三折;三是结尾调侃的话,出其不意,饶有风趣,为这篇作文锦上添花。

通过对《冰淇淋》的解析,同学们完全可以模仿,也就是把其成功经验作为“营养”汲取过来,丰富自己的作文。《推理》即是一篇模仿之作,虽然这篇作文依然可以看出模仿的痕迹,但也有其独到之处。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吃羊肉串,可妈妈说它不卫生,不肯给我买。不要紧,爸爸不像她,有时跟他出去,我就能吃到羊肉串了。

这天,我忍不住羊肉串的诱惑,趁妈妈去上班,向爸爸要钱买了十串羊肉串。吃完以后,我把羊肉串棒丢进外边的垃圾箱,又把嘴巴擦得干干净净,这下就万无一失了,不会让妈妈知道。

果然,妈妈下班回家,丝毫也没察觉我吃了羊肉串。到了半夜,我的肚子疼痛难忍,禁不住起来,还去了几次厕所。妈妈一边给我服止泻药,一边问我:“你今天肯定吃了羊肉串,对吗?”

我低头默默不语,不知妈妈是怎么知道的,爸爸轻揉着我的肚子说:“难道你不知道她会推理吗?”

这篇作文开始的写法与《冰淇淋》很相似,“妈妈”不让吃羊肉串,而“爸爸”则买给他吃;为了不让“妈妈”知道,采取了与《冰淇淋》中相同的办法。但是,它却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写被“妈妈”发现,而是吃坏了肚子被怀疑,然后紧扣作文的中心,顺理成章地写出与《冰淇淋》异曲同工的结尾:“难道你不知道她会推理吗?”

怎样使作文生动有趣,自然与选材有很大的关系,也许大家都写过“记一件难忘的事”,而《哭鼻子比赛》就很精彩。

我经历过无数次的比赛,惟幼儿时的一次哭鼻子比赛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说出来不怕笑话,我从小就爱哭。听妈妈说,每次她送我去幼儿园,我都要大哭一场。

那天,幼儿园的阿姨让大家准备好小手帕,她说:“我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哭,今天让大家哭个痛快,我们来举行一次哭鼻子比赛,好不好啊?”哪有比赛哭的?我和小伙伴们都傻乎乎地笑起来。阿姨“不高兴”了:“不让你们哭,你们偏要哭;让你们哭,你们又笑!”大家愣了,不明白阿姨为什么生气。

好吧,最听话的宁宁捂着双眼投入了,看着她哭,大家像得到什么启示似的也跟着哭起来。男孩子们几乎都装腔作势地干嚎,女孩子们有动“真情”的,也有顺大溜的。我呢,平时爱哭,可今天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哭声”中,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知为什么,自从那次哭鼻子比赛以后,居然我不再爱哭了,你说怪不怪?

如果说《哭鼻子比赛》主要以选材取胜,这也不是说它在描写上没有值得吸取的地方,如对哭鼻子比赛的场面描写就很生动。我所举的另一篇作文《鼻子》的成功之处,尽管也与选材有关,则主要是描写的细致、逼真。

“哈欠”!我大声地打了一个喷嚏,打一个喷嚏是十分正常的……“哈欠”!又一声惊天动地。按理说,打两个喷嚏也十分正常,可是,我还来不及拿出手帕,又一个喷嚏“哈欠” ……

就是这么几个喷嚏,使得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到我的身上。我掏出手帕狠命地擦了擦鼻子。鼻子里像有一条毛毛虫在戏弄我,实在忍不住,“哈欠”!又是一个喷嚏。

一天下来,可把我的鼻子累坏了。在课上,我打了17个喷嚏,流了21次鼻涕。最为严重的是上自然课的时候,我打了一个威力最大的喷嚏,虽然鼻涕被我擦掉,可手帕却已湿漉漉的一片……

我的鼻子像一个淘气的孩子,闹了一天的情绪。看来,它不破“吉尼斯”纪录不行啊!

哈哈!“哈欠”!

这篇作文写得多生动、多有趣,但是,它怎么写出来的呢?如果让你写,也许只有两句话:我感冒了,一天打了好多喷嚏。究竟怎样写得具体、写得生动有趣呢?一是材料新鲜有趣,二是描写细致逼真,三是语言幽默诙谐,最根本的要靠形象说话。

作文最忌讳的是造作,造作就是作假,谁愿意看那些假的呢?假的永远也不会感动人,更不会生动有趣。作文要写的是你们的生活,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事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最重要的是写出真实感受、真情实感。与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他们不会写作文,或者也和你们一样开始写作文。但是,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我很喜欢他们的作文,那些作文充满稚气、童真,惟有这么大的孩子才能写出来。

有位小作者写了她的阿姨,阿姨自然是她熟悉和亲近的人。新年去给阿姨拜年,“啊!怎么那么大的肚子啊?圆鼓鼓的,像藏了个大西瓜。”如果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也许并不奇怪,一看就知道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了。然而,她却产生了好奇,这是她的真实感受,因而才写了《小阿姨的“大西瓜”》这篇作文。

小阿姨是妈妈的表妹,我们好久不见了,还真有点想她呢!

新年里,妈妈带我到小阿姨家拜年。我按了一下门铃,“叮咚”,开门的就是小阿姨。我突然愣住了,啊!怎么那么大的肚子啊?圆鼓鼓的,像藏了个大西瓜。

小阿姨看着我,笑了笑说:“婕婕,不认识小阿姨了吗?你马上要有小弟弟或小妹妹了哦!”原来如此啊,小阿姨快生小宝宝了。

小阿姨还说她有一个秘密,只告诉我一个人,如果宝宝是男孩,就叫“小馒头天天”,女孩就叫“小汤圆甜甜”。真好玩!

另外有篇作文《肚子里的小闹钟》,小作者早上赖床想多睡一会,晚上又想看电视不肯早睡,可小闹钟总是提醒妈妈,叫他早睡和早起。尽管他取掉闹钟里的电池,闹钟不会响了,但妈妈仍然按时叫他。他感到很好奇,妈妈说她“身体里还有一只小闹钟”,而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小闹钟”“怎么会跑到妈妈的身体里去”?正是小作者不知道人体的“生物钟”,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不同样是小作者的真实感受吗?

这些小作者的想法比较天真,由这一年龄阶段的特征决定的,就是知识、经历、经验的欠缺,但恰恰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读他们写的这些作文,并不觉得虚假,反而感到清新、活泼,有一种孩子特有的童趣。

由此看出,童趣从何而来?它来自你们的生活,来自你们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只要从生活中紧紧地抓住它,并且真实地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情真意切的好作文。

上一篇:妈妈的爱,永远不会老 下一篇:倪萍:爱心不在一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