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时间:2022-10-03 04:10:54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018-01

摘要: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施工整个过程中增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对混凝土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研究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和易性 影响因素 改善措施

一、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是指新拌水泥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也称混凝土的工作性。通常包括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含义。

1.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反映出拌合物的稀稠程度。若混凝土拌合物太干稠,则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若拌合物过稀,则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用水量。

2.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粘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若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不好,则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和空洞等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胶砂比。

3.保水性是指在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用量和细度。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综合体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常存在矛盾。因此,在一定施工工艺的条件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以上性质的矛盾统一。

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简单测定方法。一般用实验测定流动性,以目测和经验评定粘聚度和保水度。混凝土的流动性用稠度表示,其测定方法有坍落度与坍落扩展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

二、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骨料间的摩擦力及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太小时,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水泥浆;当拌和物坍落度太大时,保持砂率不变的条件下,适量增加砂石。

2.砂率的影响: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所谓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

3.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1)水泥品种的影响:在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用普通水泥时小,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混凝土较较稠。若要二者达到相同的塌落度,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必须增加一些,且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2)骨料性质的影响: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建筑碎石颗粒级配分连续粒级和单粒级。采用连续粒级的颗粒级配较好,拌制的混凝上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单粒级的碎石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容易离析,不易振捣。(3)外加剂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流动性明显提高,引气剂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4.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影响:搅拌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塌落度将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一些水分逐渐被骨料吸收,一部分被蒸发,以及水泥的水化与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等作用所致。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的更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的更快。同样配合比的混凝土,气温愈高坍落度愈小。大约气温每增加10C,坍落度约减2-3cm。

三、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1、采用合理砂率:在用水量和水灰比(即水泥浆量)一定的前提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的最小砂率,称其为合理砂率。砂率有一个合理范围,处于这一范围的砂率叫合理砂率。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改善砂、石的级配:颗粒级配是指它的大小搭配程度,这对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流动性有影响,就是指工作性或工作度,一般泵送混凝土对这个要求高,他要求是连续级配,不能是单粒径。粗细程度是指它的大小,有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之分,一般工程用为中砂,细砂比表面积大,需要的胶凝材料多,混凝土成本高。因为砼是靠骨料、细集料和水泥浆三者形成密实的胶合体,而共同受力形成强度。骨料的粗细和级配直接关系到砼的密实度,所以一定要考虑的。评定的指标有砂的粗度械模数、材料的筛分结果(判定级配好坏)、材料的含泥量、有机物烧失量等。

3、调整水泥浆用量: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水泥用量的增加使胶凝材料的数量变大,混凝土发黏,所以说黏聚性就变大了。流动性,水泥用量的增加使胶凝材料的数量变大而不是变小,但是在保证容重一致的前提下,砂石的数量反而减少,流动性反而变大,举例说C25和C35混凝土在同一个塌落度的前提下,C35的流动性反而更好。

4、掺加各种外加剂:外加剂的添加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存在很大的影响。仅需少量的外加剂就能使混凝土拌和物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获得十分好的和易性,不但流动性可以显著增加,并且还能可行的改善混凝固拌和物的粘聚性以及保水性,并且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粉煤灰由于是微细玻璃珠所组成,犹如滚珠起滑动作用,故能增大坍落度。引气剂由于能使混凝土含气量增加,因而能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引气减水剂及减水剂则由于表面活性作用,能分散水泥颗粒,因而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

四、结语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工程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研究了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相关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1992:860-925.

[2]GB/T1346-2001[S].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下一篇:浅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