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时间:2022-10-03 01:16:36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的教材、新的课标,给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提出来新的挑战。随着班班通的开通使用,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一名教师理应适应潮流,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去。

不可否认,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数学学科似乎没有其他学科的形象、生动、具体,教师操作起来较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运用信息技术的理由。现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是学习兴趣的激发点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有了。应用多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产生了“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各种投影、小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起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应大有所为。例如,在教学《直线》这节内容时,首先播放一段“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片段,然后定格于那神奇的金箍棒,观其任意伸缩,切入本节教学,引入《直线》教学,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又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制造出强烈的投影效果,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再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播放一段“海上升明月”的片段,随着太阳从海平面的升起,抽象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上面三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能使学生的无意识的学习活动转化到有意识的学习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信息教育真正成为学习兴趣的激发点。

二、信息技术是活动探究的激发点

新课标要求我们十分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形成。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而信息技术由于其具有的对文本、声音、图形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交互式特点,辅之一定的教学软件,就能创设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有效地补充了教师的“口授式”的教学不足,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爆学生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上面《直线》教学中的金箍棒,让其变长或变短,从而区分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有了一个直观、明晰的认识。

又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立方体进行全方位扫描成形,使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官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变被动认知为主动探究。

再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不先给学生图形,让学生自己画图。而此时,多媒体可根据学生的作图实际演示不同的画法,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图形的解法,培养其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从上面3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教学环境创设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很好地让学生学有所获,充分体会出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活动探究的爆发点。

三、信息技术是数学能力的制高点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解几道数学题,而是要让其形成终身受益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而信息技术恰好给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如,在教完《解直角三角形》后,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性特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模型,使学生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对解直角三角形的题目有一个更清楚地认识。

如,针对学生好娱乐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作答,而信息技术给出动漫效果的评判,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从而形成数学能力。

如,在教学《四边形的分类》复习课时,可利用信息技术的视频,音频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平移翻折等方法,使学生由浅入深,融会贯通,系统掌握有关知识。

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就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数学能力的制高点。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其视听结合,形象具体,反馈及时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使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