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二三?共圆教师梦

时间:2022-10-03 12:45:07

成长一二三?共圆教师梦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心怀自己的梦想。大到整个世界、一个国家,中国梦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梦是什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把学校打造成一个老师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乐园。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梦想。作为学校管理层,有效地在现有基础上引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一批素质全面、业务精湛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我们每一个教学管理者的梦想。

参加工作十年来,我一直是学校培训的对象,“青年夜校”、外出学习等丰富的培训方式、途径,促使我不断地向一名骨干教师的要求靠近,让我受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近一年来的思考,从树立一个理想、完善两个平台和用好三条途径这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树立一个理想

良好的职业理想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动力要素。现在的85后和90后都是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不久,激情、茫然、新鲜感等“多感交织”是每一位新教师的心理特点。刚开始,他们会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完成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随着对教学、班主任工作的逐渐熟悉, 这种新鲜感便慢慢消失,逐渐对工作产生厌腻感。这种状态的出现,很多都是因为没有职业追求和理想,因此,当一名新教师加入我们的团队后,我们要通过各种师训平台和机会,帮助老师们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成才―成名―成家。首先是成才,指的是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成为教学骨干;其次是成名,指的是在某个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最后是成家,就是指成为一名教育家。通过树立起一个理想,让每个老师对自身每个时期的发展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能为之不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两个平台

青年教师光树立了职业理想还不够,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追求自己理想的平台与有效措施才行。其中“青蓝工程”是学校培养新教师的孵化器,它是绝大部分新教师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一条捷径,但是通过什么措施让这个孵化器运行得更高效,是值得我们不断实践探究和反思的问题。

1.完善“青蓝工程”的孵化平台――抓落实搞活动

面对学校师资年轻面很广,单依靠管理团队的力量是不够的,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老师是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这些老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学习。因此,我们要充分借力于这个“领航团队”,取得他们的支持,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师徒结对,让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具体来说:

第一,抓好三个落实:落实期初动员计划,落实期中点评反思,落实期末总结表彰。在期初动员中要着重树立这些骨干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将本学期的教师培训计划拿出来和他们商量,听取他们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好本学期牵手的一位青年教师;落实期中点评反思,主要对前半期工作进行小结、点评、交流、反思,并完善后半期的师训工作;而期末总结表彰则是对这个学期骨干教师的业绩进行全方位的总结,特别是在青年教师的成长方面起到辐射、辅导作用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表彰年度“十佳师傅”和“十佳徒弟”,增强他们工作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第二,搞好两个活动:骨干教师的“优课展示”和“教育故事分享”活动。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他们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经验的凝结、教学智慧的展示,能够给广大教师以思考和启迪。每学期初,根据学期的研究主题,邀请或安排我们身边的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这不仅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模仿和学习。在过去两个学期里,我们在数学组尝试了这个研训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需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每年都请教育名家、专家来校讲学,以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我们仰望这些名家、专家的风采同时,我们也需要低下头来深思,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脚踏实地的骨干教师和名师,他们的教育故事也许更加精彩。因此,每学期我们可以选一到两位骨干教师作个人经验介绍或专题报告。就像本学期开学初请刘毅老师在全校老师开出的“小组建设经验介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我们还可以请我们身边的名师胡志勇老师分享他的名师成长之路,等等,我想这样以身边的事去影响身边的人,会来得更真实、更接地气。

2.完善“青年夜校”的交流平台――突出多、小、新三个点

青年夜校的活动形式要多一点。我们的青年夜校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除了听报告、听讲座外,将师训和活动相结合。如开展小组讨论、辩论赛、观看影片说观后感、游戏体验、读书沙龙与名书推荐等,利用这种基于情境的互动式的师训形式,不仅激活了每一位参培人员的参与热情,也使每一位参训人员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学习和体验。

青年夜校的活动入口要小一点。青年夜校的培训,每次针对一个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培训,要给青年教师布置具体任务,要有评价总结,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评、教、赛、讲,让他们各展其能,每一次活动都要进行总结反思,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过程性点评。因为如果有好的过程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过程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要让每个青年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既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又可以看到进步的希望。

青年夜校的活动主题要新一点。夜校组建之初,青年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老师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经分析发现,夜校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也以理论为主,都是围绕老师的基本功来谈,致使老师们提不起兴趣。青年夜校的活动主题要不断更新,如: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就组织“热点问题大家谈”,结合政治、社会热点畅所欲言,将教学延伸开来。

三、用好三条途径

记得李再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丛书中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这本书中提到的关于提升自己途径的三个观点:那就是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观点。这里想跟大家举个身边的例子。科学组的艾海华老师,是去年进入我们学校参加工作的,刚进学校时,可以说素质不是特别全面和突出的,相比之下甚至还有些逊色,去年一个学期都是跟岗学习,但这位老师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爱读书,每天坚持看书。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炼,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专业技术上,我们都感受到了他的进步,我想这个与他好读书是分不开的。因此,要缩短教师成才的时间,提高青年教师的文化底蕴,除了教学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另一个推手就是引导青年教师读好书。一本书只要有一个地方触动了你,激发了你,那么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觉得现在的学生“不服管”,后来李老师的“交高人”的观点,启发了我的思维,产生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困惑。那就是:教师对学生,我们都要抛弃常规思维里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身份,做一个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好伙伴,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秀学生”,一个孩子身边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高人”,一个以朋友和榜样的身份来影响孩子的人。

世面,是一种眼界,一种胸怀。“见世面”是开阔心境的秘诀良方,在天华教育这个平台,学校为每一位老师都创造了机会,让他们走进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体验生活的精彩。

师训是每一所学校永恒的话题,每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历练,经验的积累,同伴的相扶,领导的鞭策。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就有动力,我校教师一定会朝着成才―成名―成家的道路奋勇前进。

(作者单位:谭 诚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何 敏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吉联小学)

上一篇:如何创设良好的化学教学情境 下一篇:浅谈中小学学生饮食中毒的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