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时间:2022-10-03 12:14:55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定背景

关注200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200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处在两个特定的背景之下。

一是启用了新的考试大纲,且纲名定为“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得到确认。

对比考试大纲的变化,我们发现2006年及其以前的大纲,对作文的要求都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常见的文体”。2007年新大纲课程则突出体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新理念,将作文的总体要求修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发展等级”中增加了“论据充实”“文句有表现力”“有个性色彩”等内容。这样的变化告诉我们,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将更加注重不同思维角度的考查,更加强调文体要求的全面性、文章内容的充实性、立意构思的个性化等,更着力于既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作文素养,又能处理好“一元”(话题形式)与“多元”(各种命题形式)、限制与开放、牵引与自主等方面的关系。

二是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已经将2007年真正置于所谓的“后话题时代”,命题理念将进一步成熟,更着眼于全面考查学生的作文素养。

“后话题时代”的作文题实际上是综合、涵融了前几个时代命题的理念,其文题拟制类型,据高考专 家胡家曙 先生的归纳,突出表现为三种:一是以2005年湖南题为代表,“虽名为话题作文,实际上已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种特征的高度融合。从名称上看,它有‘话题’的标志;从内容上看,它的导引性材料对作文内容限制得很具体,和材料作文相似;从话题本身看,‘跑的体验’容量并不很大,加上对作文体裁的限制,已经和命题作文十分相似”;二是以2006年全国两套文题为代表,“从形式上看近似于材料作文,但其‘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主题’的要求,显然又体现了话题作文的特征”;三是以2006年北京题为代表,给出的是命题(“北京的符号”),“但其命题结构和‘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又和传统的命题作文不尽相同,更重要的,‘北京的符号’看似一个明确的题目,但其内涵又是极其宽广的,具体写作时还是立意自定,这显然又是话题作文的风格”。

因此,从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两个特定背景上看,命题的宏观趋势与微观指向已基本确定,2007年必然成为“后话题时代”作文命题真正勃兴的年代,成为“一元”与“多元”、限制与开放、牵引与自主等并存的年代,文体要求的全面性将是不容置疑的选择。

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可能性变革

我们以为,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将会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变革。

一是文题的情感价值取向将更贴近学生自身的认知视角。

我一直认为,参加高考的大部分考生首先是尚未真正走进社会、真正步入人生轨道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刚刚形成,他们的思想、心灵、心理、性格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间,他们在看待社会、思考人生、蕴蓄情感、彰显个性的同时更多的带有探询或探索的味道。但作为检测考生写作水平的高考,以往被附着了过多的政治、思想、道德的重负,而作为活生生的考生之“人”却被命题者抛在了脑后。这种现象在近年高考作文题中不是没有,比如说2004年湖南卷的“家庭教育”、浙江卷的“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广东卷的“纪念”,2006年天津卷的“愿景”等有点暗扣当年时事主题的意思,命意的老套俗套,人文性缺失,主体性倒置,反映了我们的作文命题理念的不成熟。宏大的主题,考生不是不要关心、思考,“文以载道”的思想也需要体现,但绝不应该只让高考作文来承担!高考作文,从人文性的角度讲,应该走进考生的心灵深处,拨动他们敏感的心弦。作文的考查应该是考生展示鲜活灵性、表达真实情感认知的的平台,是他们畅谈跨入社会、人生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讲台,是展示他们对社会、人生、情感期盼的舞台……

令人欣慰的是,近两年的大多数省市的作文题其情感价值取向还是倾向于考生的人生、生活、情趣等方面,引领考生去思考、发问、表达。但这种“内倾”的“度”发挥得还不够,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7年的高考作文题的情感价值取向将更贴近学生自身的认知视角,更立足于考生的实际,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看人生看他人,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步入社会、开启人生究竟需要哪些必备的素养。

二是“理性”过浓的文题及其引导材料将淡出考题。

一般而言,“感性”的文题及其引导材料,灵动,有张力,有调动考生情感共鸣的激发点,有焕发个性认知的强磁场,有较为宏大的探究发散空间;而“理性”的文题及其引导材料,沉稳,多限制,思维的向度呈单向性,文题入口窄,发散的空间小,考生没有个体意识与主体地位。一直以来,让考生有话说,说自己的话,说有个性的话,说触及心灵的话,是社会各界及语 文 老师的美好期待。但就近几年各省市评卷中反馈的信息以及考后展示的高考满分作文看,感性的文题或作文材料,考生有东西写,有情感抒,作文中有自己,有才情;而理性的文题或材料,考生没有话说,作文中当然也就没有自己,没有才情,没有灵气。有的作文低幼化现象相当严重,甚至达不到初中生作文的要求,而有的则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以大话套话官话唬人。其中的原因,除了考生缺乏感性生活的体验,缺乏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律动之外,作文命题本身就是“理性”过度,思维都限死了,考生只剩下举手表态的资格,而且非得是赞成性的“举手”。

作为“后话题时代”过渡期的2005年和2006年,在处理文题及其引导材料的“感性”与“理性”这一问题上还是有教训可吸取的。比如2005年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湖南卷的“跑的体验”、福建卷的“图形作文”、上海卷的“流行文化对自我的影响”,2006年全国1、2卷、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江西卷的“雨燕减肥”等文题,就属于“感性”的。而2005年全国1卷的“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全国2卷的“位置与价值”、广东卷的“纪念”、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化入化出”,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天津卷的“愿景”、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等文题则是“理性”的。

因此,在我们看来,前两年作文题设计上的这些教训会在2007年得到重视与调整。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除不必要的束缚,开放学生的心灵,不与考生为敌,让文题成为命题人与考生对话的良好载体,将是命题的重中之重。

三是“小”题可能返回原本属于它的舞台。

多年来各省市高考作文题60分乃至70分的分值全押在一道“大”题目上。无论是在话题时代还是在后话题时代,这样的设置都达不到全面考查考生作文素养尤其是文体意识的目的。虽说话题时代有文体不限的宽松,考生可以在三大文体中自由选择,命意也是好的,但结果“四不像”满天飞,“自由”蜕变成了“无厘头”“嬉皮士”;而作为向后话题时代过渡的两年,虽说也有不少限制文体的好题,但一般都限在写记叙文与议论文两类,考生的自主选择性地位又在某种程度上被剥夺。2007年新大纲要求考生能写“论说类”“应用类”“文学类”的文章,实际上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因此,我个人认为,体现新考纲的理念与要义,久违了的“小”题会被相当数量的省市请上舞台,还会像多年前那样给出10―20分的分值(另外的40―50分给“论说类”与“文学类”)。它的设置重点一是可能会定位在“说明类”上,让考生写一篇说明文;另一种正如 王浴海 先生所言会让考生写“三言两语”( 王 先生称其为“拾穗写作”), 王 先生具体阐述说,这样的写作“完全可以不计凤头猪肚豹尾之类,完全可以不管拟人、排比、比喻之说,一心一意写出自己特定时空的特有感觉、感知、感悟,三言两语,随心所欲”(详见《路》刊2006年第1期)。我觉得 王 先生的这一理念新颖而独特,具有打破“小”作文只考说明文的苑囿、打通“论说类”“应用类”“文学类”三类文体的藩篱、开启小作文考查的全新视界的积极意义。事实上,这种活泼灵动的“三言两语”看似“小”,实则是透视考生心灵深处的一个“大”窗口,完全可以由此窥知学生才智、才情、情感之“大”作为,没有相当的素养积累,无病式的发泄是难以逃过他人之眼的。

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公平

公平,指的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这是该词的字典义。然而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公平又何止是这样简单的义项所能解释得了的?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打开互联网页,亦或翻检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会发现,“公平”一词实则包含着人们太多的期盼。教育的公平、竞争的公平、分配的公平、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规则的公平、结果的公平……公平关乎和谐,关乎安宁,关乎心态,关乎发展,关乎人际亲疏,关乎政府的公信度。公平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它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过去,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公平问题可以让我们嫁接社会、人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对公平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涉及我们看社会、人生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和态度。

媒体妙论――

什么样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公平包括实质的公平与形式的公平。从法治国家来考虑,我们应当追求的是,通过对形式公平的不懈追求而获得最终的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因为,实事求是地说,完全的实质公平是无法达到的。我们能够做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公平。而对于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未能得到保障的情况,通过统一的、规范的事后救济来进行弥补,而不是查缺补漏不断地制定许多新的补充规定。否则,就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影响,因为缺乏稳定性;这些规定的执行遇到困难,因为前后不一致,缺乏统一性;这些规定制定的本来目的无法达到。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完善而有执行力的游戏规则,并且能够确保这个游戏规则顺利地实施。

关键词之二:选择

选择的字面义是挑选,但实质义却不仅仅如此,它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利与弊的选择、大与小的选择、方向的选择、结果的选择、志向的选择……,选择与尊严、选择与放弃、选择与人格、选择与规则、选择与价值、选择与坚持、选择与气度、选择与情感……不同的选择,其结果和影响的宽度与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选择离不开判别与比较,离不开对自身的定位,选择触及心灵,不同的选择影响着生存的质量。

媒体妙论――

人是矛盾的组合体,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重大问题上“选择”影响着人的一生发展轨迹和基本格局。很多人放弃了平静的生活开始了自己稚嫩而艰难的人生选择,也许中间的过程有悲伤的,有快乐的,但他们最终得到了或苦或乐的感动和记忆,就连伤痛都变得有价值。……选择有价值的人生道路是最为重要的人生理念和成功的基础。有意义的生命就是体现价值的过程,而要让生命更具价值就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之三:人情/人道/人性关怀

阐释――人情、人道、人性的关怀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中的“人”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显然这里面就有着某种值得抉择与深思的问题。当别人身处困境需要救助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文题链接――

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常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走过,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山行程。几个小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之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只有经验最丰富的人才能攀登到那么高的地方,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被营救就被遗弃的。但也有人说,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7广东省调研题)

学子妙语(片段)――

他那冻僵的身体将永久埋葬于珠峰,孤独的魂魄将随风飘荡在绝望的空谷里。匆匆的行人,不曾驻足;冷酷的步伐,依然匆匆。风雪刺骨寒心,但风雪无情。人心尚存温度,却毫无温暖可言。

……

如果,当个体的袖手旁观成为一种“潮流”,那么很快,集体的“力量”就会摧毁这个集体自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我想,世界太冷了,人们付出的爱太少了,甚至漠视生命。我曾经向往坡那一次文化突围。竹杖芒鞋,踏破天涯,只为放浪形骸于混浊的社会之外。呜呼!第四次冰河期提前抵达。我将挽着最后残存的温暖,奔向远方,去寻找真情流淌的源泉。来吧,让我们握住彼此的手,彼此搀扶,回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吧,让爱的热度融化人们冰封的心,携手重游往昔和平的伊甸园!(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关键词之四:生命(高度/厚度/宽度/长度)

生命的高度理应包括人性的高度、思想的高度、精神的高度、灵魂的高度、事业的高度、友谊的高度、感情的高度、心理的高度、境界的高度、人格的高度、审美的高度、胸怀的高度,等等。人生的高度其实就是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生命状态,一种至真至纯的品质,一种豁达高迈的心境。低俗的人没有资格谈什么是人生的高度,他们的心灵境地永远是肮脏的沼泽,是藏污纳垢的泥潭。

一个生命,只有拥有了一定的厚度才能无愧于上天的恩赐。那么用什么来度量生命的厚度呢?一是“过程”的厚度,二是情感的厚度,三是知识的厚度,四是思想的厚度。(引自江苏名师 周建成 老师《把握生命(人生)的高度与厚度》,见《学苑新报》高考版2007年第28期)

学子妙语(片段)――

①生命是一次旅行,更准确地说,是一次登高之行。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攀上峰顶。有的人一生在平庸之中让时间流逝而过,这就如同老是在平地上走,永远看不到不同层次的风景。有的人将自己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留给自己和他人的是更高的起点,将攀登的火炬传递给后来者。牛顿说他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取得了成功,巨人就是有生命高度的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生命是一次攀登高度的竞赛,必须投入地登攀,但也需中途小憩。小憩时,可以放松一下,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的,能够达到如今的高度。但切不可沾沾自喜,就此裹足不前,故步自封。已经达到的高度只能成为你继续攀登的信心资源,不应当是你生命的终点。拿已到达的高度来增强自信和自豪吧,从中你可以得到不竭的动力。(作者: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许瑞青。出处同上。)

②书可以记述过去,也可以承载将来,它饱含智者一生的思索,也诠释着探求者一生激情四射的跋涉。以书为知己,可以让你的生命厚重。

读诸子百家的书,如同进入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有奇谲怪异的险峰,有幽深秀丽的山谷,也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彻悟境界。孔子的“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许是当时最完美的生命设计;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节操……读诸子百家的书,是在和智者对话,在他们面前,我简直是一个幼稚的孩童,但我欣悦,欣悦于灵光一闪的感觉。我借他们的人生经历,加厚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作者: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朱亮亮。出处同上。)

关键词之五:心灵减负/心理问题

媒体材料――

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秘书长 袁辛副 教授说,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全社会要共同来关心。

袁辛建议,一要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服务机构,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体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贯串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学校应给予学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合格的人才;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和公民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建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多元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辅助力量。对大学生心灵的呵护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立意角度――

①冷静看待所应承担的责任;②自身的减负感悟;③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相关文章――可参照《路》刊载江苏名师 周建成 老师“马加爵”文。

关键词之六:人生得与失

文题设计――

寒冷的冬天,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大火烤得每个人暖洋洋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冻死的。其他人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了一堆火,一个人想:如果大家只烤火不拾柴的话,这火迟早会熄灭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拾柴,无人烤火。可是因为大家只顾着去拾柴,都冻死在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为缺柴而熄灭。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导引――

材料所涉及的是有关人生得与失的问题。两群人都知道“火”在寒冷冬季的重要性,但一群人仅从自身考虑,只烤火而不愿去拾柴,另一群人是只顾拾柴而不去烤火。他们都没处理好烤火与拾柴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对立起来,在认知上走向了极端。因此,写本题选择议论文体较为讨巧。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①要客观、辩证地处理“得”与“失”,“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②盲目跟风要不得;③合理的分工协作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④愿望要与现实相联系;⑤关爱自身与善待他人并不矛盾。

上一篇:落寞天涯 第6期 下一篇:我们也需要“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