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技术措施

时间:2022-10-03 06:31:30

快速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技术措施

1 树种的选择

实践证明,根据当地具体的立地条件,正确划分立地类型,选择合适对路的林种树种,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一旦树种选择不当,不仅成活率受影响,而且林木长期生长不良,造成苗木、人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土地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慎重选择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据调查,马尾松、杉木、毛竹、湖桑、樟树、枫香、板栗、茶叶等是宿松县山区荒山荒地造林的主要树种,它们耐瘠薄、喜阳光,不但在土壤肥厚、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能活能长,而且在土壤瘠薄、条件恶劣的干旱阳坡也能活能长。立地条件差的,选择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营造马尾松×枫香(栎类)混交林;立地条件好的黄红沙壤土,以营造杉木、毛竹、用材林为主;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管理方便的地方,可发展板栗、茶叶、湖桑等经果林。大型坝渠的两侧,可发展杉木、毛竹、桂花等浅根性树种;四旁绿化以适应性强的泡桐、意杨、香椿等乡土树种为主。观赏树种重点发展香樟、桂花、广玉兰等。

2 整地模式选择

宿松县年降雨量少,且分布极不均匀,春冬雨量少而干旱。因此,在干旱地区造林,必须提前整地,且至少整地后再经过一个雨季蓄水保墒,以供给春秋季造林时树苗成活的需要。同时,为了避免因整地而加剧水土冲刷,一般宜提倡带状品字型整地,穴长100cm、宽60cm、深40cm,严格执行活土上翻、生土打埂、活土回填的整地程序,这种整地方法不但节省劳力、成本低,而且在林业生产上确实很有价值。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和劳力允许,也可以采用水平沟等蓄水保墒更好的整地方法。整地不但能蓄水保坑,而且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3 健壮合格的苗木是生长的基础

苗木质量如何,能决定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又能决定幼苗生长的好坏。立地条件差的地方造林,一定要选择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小一些的壮苗上山,以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试验表明,在时间、立地条件、技术措施都相同的条件下,营造的马尾松,由于苗木质量不同,其成活率和生长就截然不同。

对于健壮合格的苗木,从起苗、包装、运输到栽植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一定要随时采取保湿措施,注意对苗根的保护,保证不降低质量。我们的经验:一是苗木起苗带土球,保证土球不碎;二是裸根苗起苗后马上蘸泥浆保湿,泥浆中配0.1%的过磷酸钙溶液或根宝溶液,可使其成活率和当年树高生长比未处理的对照苗提高20%~50%。

从起苗到栽植环节,最好做到随起苗随运随栽。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用塑料袋包装,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根系水分的散失,苗木运到工地不要过夜,最好当天栽完;当天没有栽完的,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苗木失水。

4 适时造林是苗木成活的关键

生物学上最适合的造林时间也就是栽植期为根的再生作用(生根能力)最强的时期,同时也是与生根有关的造林地条件——土壤含水量、地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最适宜苗木根系发育的时期。因此正确掌握造林时期,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基本因素之一。就宿松县目前的造林地立地条件来说,以春季造林最为适宜,落叶树种可以冬季造林。造林施工最好是在小雨或阴天进行,因为此时空气和土壤湿度大,在造林时和栽植后的缓苗期间,可减少水分的损失,苗木也易于从土壤中获取水分,以利于成活。

栽植苗木要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要领进行,保证苗木不窝根。窝了根不仅违反了苗根向地性的自然规律,而且根窝在一起,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易于受旱影响成活。应当使栽在土里的苗木根系基本上能够保持原来的舒展状态。然后踩实,如踩得不实或上实下不实,苗根虚悬,不仅空隙处透风,土壤水分容易散失,而且苗根不能和土壤密切接触,也就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踩实不窝根是造林成活和成活后生长的关键。

5 有效的管护措施是成林的保证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造林结束后能不能成林,完全取决于管护效果的好坏。工程造林的管护,一是应明确管护责任,集中连片的造林地,造林结束后要明确林地权属,责成专人管护;二是在全面封山禁牧的基础上,就近委托给热爱林业事业、有责任心的农户管护;三是要制定科学的管护技术措施,抓好各项管护措施的落实到位;四是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管护得好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大家做好管护工作。总之,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成林和成林以后苗木的正常生长。(收稿:201305-06)

上一篇:紫丁香及其栽培技术 下一篇:花期的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