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2:45:15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CSSCI;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赵丹(1987-),女,浙江建德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吴微(198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鄱阳县教育局。(江西 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0-02

自2003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2004年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03年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总量的67.27%。博士29篇,硕士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总之,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情况的多维度数据考察和分析,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朝着高水平和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一大批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规律的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性认识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由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来推动的,而是由一批民办高校的一线实践者为适应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实施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必然产生于富有活力、充满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民办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断革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办高校办学人员,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指导理论的迫切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应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增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从自为阶段上升为自觉阶段,注重把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外域知识融合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泽龙,苏新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3]李泽林.民办高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9).

[4]张剑波.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袁玉立.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王长乐.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7]柳海民,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8]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国际化;区域化;本土化

一、背景介绍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World Forum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WFCE)是中国目前所举办的比较教育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之一。它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承办,每3年举办一届,致力于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专家学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随着论坛的成功举办,其在国际比较教育界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国际比较教育界的盛会,是中外比较教育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教育的重要窗口。

2014年,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教育改革:国际化・区域化・本土化”(Global Education Reform: Internationaliza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大会认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和区域化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相互借鉴、区域教育的一体化、学生和教师的全球流动、国际学校的兴起、国际课程的流行、国际测试的风靡等构成了当前全球教育的新景象,如何处理好国际化、区域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也成为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为此,探讨全球教育改革,尤其是其国际化、区域化、本土化的问题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次会议主要关注以下内容:国际教育测试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学校、国际课程与国际人才培养,跨境教育与学生流动,中外合作办学与学位联授、互授,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教育国际化,国际化与教师发展,比较教育与教育国际化。

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共260余人参加了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前会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授李荣安(Lee Wing On),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前主席吉塔・斯坦纳・卡姆西(Gita Steiner-Khamsi),法语区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法国安第列斯・圭亚那大学教授多米尼克・格鲁(Dominique Groux),英国国际比较教育协会前主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基思・勒温(Keith Lewin),全球教育合作伙伴关系首席执行官、多伦多大学教授卡伦・芒迪(Karen Mundy),俄罗斯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Alexander Arefyev),世界比较教育协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长王英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分别作报告,分享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关比较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新认识与新思考。此外,大会还安排了32个分会场的论文宣讲,让与会者享受了一场知识盛宴。

二、主要观点

(一)来自主题报告的观点

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的主题报告由8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组织或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以及比较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全民教育与终身学习:新时期国际教育发展成功的关键

卡伦・芒迪教授、基思・勒温教授和李荣安教授探讨了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指出两者是当前和未来国际教育发展成功的关键。

卡伦・芒迪教授发表了题为《全民教育与全球治理者》的报告,介绍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全民教育的进程。芒迪教授以全球教育合作伙伴关系(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为例,探讨了全民教育在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她指出,2015年是全民教育的“收关年”,世界各国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全民教育,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分享教育创新中的解决方案、加强对教育结果的监测等。

基思・勒温教授发表了题为《2015年后的教育:构建全球教育发展的新框架》的报告,对全民教育“收关年”之后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方法、步骤等进行了讨论。他指出,鉴于当前全民教育的实现情况与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2015-2030年,在全球教育发展的框架中,需要将人口变化、性别平等、教育公平和公正、教育援助、国家教育投入等新发展或重要因素考虑进去。

李荣安教授发表了题为《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新时代散发新声音的关键》的报告。他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多元性、多样性与公平性兼具。这些新特点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更多机会来了解个体需求,尤其在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更是如此。为未知的知识做准备将会成为新时代下教与学的重要议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的必然需求。在推动终身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个人,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重要作用。

2.国际化与本土化: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

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教授、王英杰教授和张民选教授指出,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并探讨了在本国或地区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以及相关反思。

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教授发表了题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外国公民教育:历史、现状和展望》的报告,介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高等院校培养的外国学生、实习生和毕业生在规模、来源国、所接受教育的形式和学习专业四个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

王英杰教授发表了题为《在地国际化: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动向》的报告,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留学的国际学生越来越多,“在地国际化”成为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国际硕士生项目为例,王英杰探讨了中国在发展“在地国际化”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张民选教授发表了题为《自信、自省与自觉:PISA 与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报告,介绍上海在PISA测试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反思。他指出,国际教育测试是国际化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一种新方式,上海参加PISA测试有助于发现中国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差异。虽然上海的基础教育在PISA测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PISA测试的内容并不能涵盖整个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又不能代表整个教育事业。

3.比较教育:新时期面临新问题

吉塔・斯坦纳・卡姆西教授认为,当前,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和研究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多米尼克・格鲁教授发表了题为《比较教育面临的几大问题》的报告,指出比较教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中国台湾等,被视为一门学科;在另一些国家,如法国、比利时、瑞士等,被视为一种教育学专业。她指出,比较教育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比较、比较的目的何在、比较的假设是什么等问题;其次,界定比较的方式及其可比性,并使研究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尝试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及对结论进行对比;最后,需要确保结论和普适性观点的谨慎性。以PISA为例,多米尼克・格鲁教授论述了其运用比较方法的优劣之处。

吉塔・斯坦纳・卡姆西教授发表了题为《政策借鉴与传播: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方向》的报告,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促使教育政策研究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比较教育学与公共政策学相互结合的重要研究领域,要制定教育政策并作比较,需要整体化立场、政策知识、注重以“证据”为本的研究并予以规范。

(二)来自平行会议的观点

参会人员在大会子主题分论坛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交流。在高等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方面,主要探讨了中国大学的“在地国际化”,国内外高校办学新模式,泰国、俄罗斯、美国等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在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国际化方面,主要探讨了国际教育测试(PISA,SASS,PCAP等)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学校、国际课程与国际人才培养实践;在教师发展与教育国际化方面,主要探讨了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教师培养,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教师政策研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主要探讨了经合组织、全民教育(EFA)伙伴国的理念与改革经验、国际组织聘用人才标准、来华留学管理等;在比较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方面,主要探讨了大数据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区域研究理论、比较教育与政策研究等;在ICT与教育国际化方面,主要探讨了日本中小学教师运用ICT能力的现状与措施、远程教育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芬兰的媒介素养政策,以及发达国家的个人学习账户的制度研究。

三、简评

(一)比较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与基本取向

我们可以从与会者提交的111篇论文中发现比较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议题。需要指出的是,大会拟定讨论的子主题与最终会场的主题设定有一定出入。拟定的子主题四,即“中外合作办学与学位联授、互授”并未有相应论文。此外,增设了“高等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国家教育”子主题(见图1)。由图1可见,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与国际化的发展是研究热点,符合国际化在各国高等教育领域较为凸显的实际。与此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国际学校、课程与人才培养的主题研究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国际化研究中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反映出对教育国际化形式的深入和具体研究不足。

进一步分析有关高等教育与国际化发展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聚焦的国别有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这与长期以来比较教育研究以欧美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相一致。这一方面与比较教育的借鉴目的有关,这些地区的教育程度较为发达,更吸引发展中国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与语言和文化环境有关,对泰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要求则更高。

(二)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是中国目前所举办的比较教育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之一,但大部分参会人员为国内人员,从中可以分析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研究力量分布(见图2)。由图2可见,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为国内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此外,随着全球化与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大会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外国学者参会。

(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方面,以111篇会议录用论文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的与会者偏好于采用个案研究(79%)而非比较研究(21%)(见图3)。同时,在分析单元上,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均以民族国家为最多,共有53篇,这与民族国家为比较教育传统分析单元相一致;以地区、课堂为分析单元的研究最少,分别只有3篇和2篇(见图4)。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深入发展,以世界区域或大洲为分析单元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且在研究方法上较为均衡地采用了个案或比较的方法。

(四)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的主题演变与特点

自2002年起,每3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比较教育论坛至今已有五届。表1列举了五届论坛探讨的主题与子主题。从中可见,论坛始终围绕全球化与教育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在2002年提出全球化与教育改革的研究议题后,大会从多个维度逐步深入地讨论了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问题:2005年,探讨了教育全球化中的主体关系问题;2008年,探讨了教育全球化的价值取向问题;2011年,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需处理好的关键问题,即公平、质量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探讨了教育全球化中的多种形式及其关系,即国际化、区域化和本土化。

四、小结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导向;学术型;专业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27-02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

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得招生规模也相应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家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从最初的注重学术型科学研究工作者培养为主逐渐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转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及其办学的多形式、考生来源的多渠道、学科专业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更趋于多元化,既重视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又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科研经费投入日益增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需要培养具备什么能力的研究生,这是每一个高校科研工作者面临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们正培养出越来越多擅长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所谓学术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希望招到更多善于思考、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尽管我们国家的培养目标一直以来是希望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并重的人才,但是我们现行的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整体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呈现愈加强烈的趋势。

三、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经常会听到有研究生抱怨:短短两年多时间,他们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在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又无法深入,然而为了顺利毕业或者评选奖学金,还必须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做出多篇垃圾学术论文。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呢?到底攻读研究生是为了什么,又能学到什么或者说应该借研究生学习这个宝贵的机会,最终应该使自己具备哪些能力呢?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我们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恐怕也未必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过。事实上,笔者首先认为作为研究生,不管将来是否继续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前行,既然今天选择了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条路,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要竭尽全力完成好这个工作,通过完美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即便单纯只是想取得个所谓的硕士学位高学历,也必须好好的做。至少要做到在研究生期间,珍惜实验室提供的系统性科研培训机会,通过系统性科研训练,培养个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等,通过撰写学术工作报告,锻炼自己深层次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能力,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独立思考方式,千万不要浪费了这个高学历锻炼和证明自身能力的绝佳机会。从我们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角度出发,我们也有义务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尽可能多的提供给研究生这些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并最终帮助他们获取、培养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我们正在培养什么类型的研究生

前文已提及,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高校科研任务日益增加,大项目、大成果各层次出类拔萃的人才大量涌现,这些固然值得我们为之欣喜。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随之而来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首先,科研经费与研究论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评价指标,也是大多数高校每年考核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在学术界流行的“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死亡)也很好的诠释了学术的重要性。诚然,基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发表,就无法被科学界的同仁知晓,封闭的、未被同行认可的研究工作也就丧失了其最重要的功能――作为人类共享的新知识推动人类科学的共同进步。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科研体系往往不是这样的,而是走向了另一个可怕的极端:高校科研工作者大都处在课题申请与的重压之下。因为根据目前学术评价体系的基本规则,没有发表足够多的学术论文通常无法在各类项目申请中胜出,没有经费的支持,研究人员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开展科研工作,也就相当于从科研舞台上逐渐的消亡了。其次,发表一定数量和档次的学术论文也是研究者获得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科研环境下,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的一线主力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最直接的冲击。随便查阅一下便会发现,各大高校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核心思想就体现在研究生想毕业就必须,而且的数量和档次越来越水涨船高,从最初的核心期刊到SCI、EI、ISTP三大检索,再到SCI收录,最后发展到会议论文不算数,从最初的中文期刊到外文期刊,最后发展到高影响因子期刊。各大高校在这方面大同小异,研究生在校期间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与学术情况直接挂钩。各大高校制定的奖学金评定评优标准也大多类似如下:“第一作者,全国性学术会议1分,国际学术会议2分,核心期刊2分,等等”。因此,可以说我们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在导向上偏重于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型硕士,过于强调学术,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为社会生产主力军的能力培养,并且没有注重培养他们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应该具备的其他能力,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残酷真实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研究生培养目标差异化,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两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与方式上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偏向于学术研究,重理论,主要以培养科研人员以及大学教师为主;专业学位则偏向实践,重应用,其教育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紧密联系,获得此种硕士学位人员一般是从事社会工作并具有一定职业背景。两者在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方式方法上也相应有所调整。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这需要教育的每个参与者共同积极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五、研究生培养导向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社会需求来讲,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人才呢?通过与部分企业人事招聘部门沟通,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希望高校能够为他们培养更多接地气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撰写高大上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我们一贯遵循科研活动必须源于需求,引领发展,因此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也必须要作到与现实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在重视基础研究,培养部分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培养研究生个人其他方面的发展,锻炼提高研究生个人在工程技术问题中独立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将会无用武之地,我们将来的科研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而惨遭淘汰。尽管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眼前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考核评定压力,甚至会付出更多,但是我们必须舍弃一些,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培养我们的研究生,让他们具备更多社会企业所要求的更接地气的能力。只有这样,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个人的科研活动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科研拥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制定层面,政府大力推进各级产学研,鼓励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与企业更为高效融合,也必须针对现行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适时调整出台更多与时俱进的切合实际的政策与举措。比如说,青年科研工作者必须与当地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脱产或者半脱产实习一段时间。只有实实在在的立足实际生产,深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着的真正科学研究,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大胆的调整自身的科研工作方向和定位,尽可能从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解决从实际问题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充分理解消化科学问题,反过来指导实际生产,而不是每天从事所谓的科研工作。只有我们自身科学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实际生产,才有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我们每一位高校工作者息息相关,一旦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科研工作道路会变得越来越宽,同时研究生教育也会越来越契合实际。

参考文献:

[1]魏芳,周蓓蓓,王全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机制的探索和改革[J].品牌,2015,(06下):297-298.

[2]刘影,陈海宁,孙长颢.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素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下):160.

[3]刘珊.浅析当代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科技展望,2015,(23):282.

[4]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5):83-88.

[5]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7):15-19.

[6]高磊,杜朝辉,刘明柱,高存功.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偏差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38-40.

[7]杜朝辉,刘明柱,高存功,高磊.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8):32-33.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作者简介]李伟(1978- ),男,河南邓州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北京 1001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XM2013_014208_0000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5-03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都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国际化的程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状况及参与水平。

高职院校数量占整个高等院校总量的46.5%,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30%,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或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最早始于2008年,研究历史较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与探讨。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概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色是以技术应用为手段,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国际化策略,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推动国际化。同时,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无论从学校内部的变化,还是学校外部,从管理者、教师、学生,还是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都发生着变化。这种观点从含义、范围、条件等方面定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逻辑理论性,也有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这样界定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以技术和应用为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中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融合国界和文化差异为手段,创建不同观点并存的和谐氛围环境,实现高职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文章围绕研究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检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首先,采用“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院校国际化”“高职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获得相关文献155篇。其次,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与本文研究主题没有关系的文献,最后获得文献152篇。筛选的具体标准如下:(1)文献中剔除非学术的文章;(2)文献中剔除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相关文献;(3)文献中剔除一文多发的文章;(4)剔除由于不同关键词搜索到的重复文献。最后,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归纳,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时间分析

1.研究成果的时间趋势。随时间发展论文篇数总体上处于递增状态。其中2012年发表篇数34篇,达到峰值。数量总体上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2002年至2009年,该阶段论文数量出现过上下波动,但变化不是很大,总体呈现出稳定态势。(2)2010年至今,论文数量迅速递增,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占近二十年总数的63%。这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阶段,“引进来”国外教材、培养模式、外籍教师等,发展到目前的“引进来,走出去”阶段,即中外留学生及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与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展状况基本一致。由于2013年还没有完全录入数据库中,篇数略低于2012年的篇数,但是可以预测该阶段论文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2.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个发表时间阶段的篇数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两个阶段分为两组1和2,对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和166页表2所示。

对表分析结果如下:(1)表1给出的是对篇数的统计描述,可见第一阶段年均篇数均值为7篇,第二阶段年均篇数为24篇,两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说明其差异程度。(2)方差F检验和样本T检验。表2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3.589,P=0.087,由于P值大于检验水准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样本总体方差齐性,选择方差齐性时的T检验结果,此时P值显示为0.000小于0.05,从而最终得到的统计结论为按0.05检验水准。可以认为,两个阶段篇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说明近四年来数量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文献的归类整理。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近12年的152篇文章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篇数排序统计如表3所示。

通过归类整理,可以把研究内容归为八个主要研究方向,按照篇数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是:(1)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研究为38篇,比例为25%,包含内容为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外方师资管理等;(2)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为30篇,比例为19.7%,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3)院校案例分析研究为23篇,比例为15.1%,论述了各地区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4)实现方法及途径为20篇,比例为13.2%,论述了国际化的方式、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5)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为19篇,比例为12.5%,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6)高职教育国际化论述为15篇,比例为9.7%,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内容、标准及综述等方面做论述;(7)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为5篇,比例为3.3%,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经验介绍等;(8)国际化研讨会综述为2篇,比例为1.3%,论述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工作等。

对研究方向进行再整理归类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操作手段和方法,包含上述的实现方法及途径、国际化研讨会综述、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共有60篇,所占比例39.4%,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包含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论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共有50篇,所占比例32.9%,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具体方法。第三,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分析与研究,包含院校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共有42篇,所占比例27.7%,通过案例和问题的分析进行经验的解决,服务于操作手段和方法。具体分布见167页表4。

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近十二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的八个研究方向。

2.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表3和表4归类表明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研究方向中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为38篇,占总数的25.0%。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日常管理、师资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留学生管理、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体系等。无论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教学管理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保障了国际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学术研讨会综述虽然只有2篇,但是分别发表在2010年和2012年,说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发展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第三,教学管理、发展策略、案例研究、实现方法及途径、问题研究等共有130篇,占整个比例的85.5%。这些体现了当今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学者们不断探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等,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具体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如“双语教学”“国际交流”等。

第四,研究方向中既有高职教育国际化含义的分析、体系和模式的建立等理论研究,又通过案例的研究、经验的介绍等举例说明,实现操作方法的落地和途径的建立。因此,表4将研究方向归为三大领域,即问题分析与研究、应对策略研究、操作手段和方法。

第五,研究中有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及经验介绍、具体操作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研究仅仅局限于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分析及保障体系建设等,论述也只是对于现有理论的总结,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创新;学者们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国际化实践对过往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的方法也仅仅局限于定性研究,最常见的是个案对比研究、地区等因素研究,多停留在抽象的认识和思辨上,主要进行逻辑分析、文献梳理与案例描述。有关操作手段和方法的论述过于单一,比如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海外实习等,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涉及不多,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研究方向

(一)全面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

文献的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但仅仅是对概念的解析和作用的一般论述。国际化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如何将这一观念深入到管理体系和操作领域显然缺乏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

(二)加强留学生研究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两者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主客体。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外国留学生市场营销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成为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想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广,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高职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2.关注留学生在校的生活研究。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在校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加深与国外文化交流,减少中外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实现中外学生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摸索和研究。

3.关注中方师资、学生海外学习研究。海外学习先进经验由来已久,但是针对高职层面的对象如何去学习与交流,以什么形式和操作方法进行尚有待商榷。

(三)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研究

文献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不是很多,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高职课程的国际化,我们有必要围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进行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仅要学历教育国际化,还要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等多元化的教育。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引进什么标准的资格认证、如何引进、如何与国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等仍需学者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四)海外实训基地研究

海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很少建立海外实训基地,学者们的关注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开展,拥有海外实训基地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立、使用、交流等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丰富研究方法

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方法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目前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诸多学者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选择了西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虽具有国际视野,为中国的理论界提供参考和帮助,却没有对其是否能适用于中国环境做出详细的跟进和说明。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提高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度,定性研究过程不仅局限于理论的分析、经验的总结,更应该扎根到中国高职院校当中去,分析其具体应用的效果。同时,增加定量研究方法,这对丰富中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资料、吸取西方先进教育内容和理念是十分有利的。

五、小结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起步探索阶段到快速发展,无论在研究的范围、方法、数量和质量、对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国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仅与我国实际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或组织的参与有关,更与从事高职教育的一线教师及研究者有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宏观政策、逻辑论述的研究偏多,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探讨不足。对于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是通过文献的分析对比所得,操作性不强。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不足,观点和方法的提出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良好运转,高职教育国际化势必得到迅猛发展,届时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

[参考文献]

[1]戴小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梁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3]陆启光.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

[4]苏志刚,韦弘.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架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 教育

一、 教育观念的创新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体制不够稳定、理论不够成熟,因此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思想研究都比较笼统地纳入到高等教育思想中来进行,研究生教育思想也就相应缺乏自身的独立性。” 所以要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突出它的独特性,首先就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

我们一直提倡也在切实的实现着我们的素质教育,但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素质教育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以高考这种应试为主要方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面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我们的大学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的,同样我们的研究生又再一次通过的同样的方式进行选拔。在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下,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如同标准零配件一样没有自我个性的学生。

研究生基本上是经过了近20年这种统一规格的教育,所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创新的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难之又难。所以我们要实现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就要解决他们个性不强的问题。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在观念上改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学生要恪守学校的规则要遵从导师的理念,在这种束缚下,很难有创新人才的出现。所以学校、导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最重要的是学术自由。其次就要在培养的目标上创新,研究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学校、导师不可以用那标本式的培养方案去应对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人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传统的条条框框要做减法,传统的统一标准要做减法。突出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由有要做加法。

二、 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中常用的是以老师为主的讲授法,老师备好课,把那些已有的知识在课堂中重新呈现一遍。毫无新意,何来创新。而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专题讨论、辨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要在课堂中真正的实现导师与学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讲求的是互动,这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互动式教学的根本。导师们的首先改变唯我独尊的观念要放下身份,从心理上与学生们站在统一战线。研究生们因为年轻他们会有一些突发奇想有一些异想天开,而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通常以导师们冰冷的眼神为结束。而真正的互动就在这如何对待学生的突发奇想上,导师们要给予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给予沟通说话权利导师们对学生偶然的灵光一现进行雕琢,自然而然的就能给学生一个施展个性尽显创新能力的舞台。我们尊师但不唯师,导师在指导教育学生时要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发现学生的突出特点,从而加以引导改造。所以摒除一言堂这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措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创新理念的教育,很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章中把创新理念的教育归类到研究生的德育中,这种观点很符合教育规律,德育应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们给予学生创新理念的教育就合时合地。国内外前沿课题的介绍、新兴观念的探讨、科研创新的机遇、危机这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学生的观念中。这就达到了创新观念教育的目的。

三、 评价方式的创新

我们的研究生都是一考定乾坤,所以应试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熟能生巧,而我们要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不可以用一张张的卷子来测评他们的创新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别出心裁的评价体系。

首先,导师的评价。以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关起门来会说学生的优缺点,在外定是自己的学生好,想培养有独特视角的学生就要有严苛的导师,所以导师们及时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及其重要,但我们避免导师们学生都是自己的好的心理,就要细化评价表,不能只让导师笼统的评价学生。例如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做出成果对科研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且还要有书面的结果体现。

其次,院校的评价。一般的院校对于研究生的评价都集中于学生们所发的论文,当然论文是研究结果的重要体现。我们从文章的水平上就能看出研究生是否拥有创新能力。但在我国高等院校对论文的评判均是优秀者佼佼者奖励。例如很多院校都设有创新基金等。但这种只奖不惩的评价方式,普遍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一方面有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研究生不断的在进步,进一步将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那些不努力安于现状的研究生们依然止步不前,他们仅把论文的发表仅仅当做完成任务,而不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依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以上所述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各等级的高等院校都很常见,所以想让研究生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根本的提高,高等院校必须在保留原有的奖励制度的前提下加入惩罚制度,例如对于发表研究水平过低,创新水平过低的论文的研究生要直接实施惩罚,惩罚的方式可以因校因地制宜。如通报批评论文作者和作者导师、扣部分学分、延迟答辩、延迟毕业等。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始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要向前的大步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中流砥柱,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的硬性要求,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克毅,赵 军,等.研究生教育思想的反思兼谈研究生教育思想的范畴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9.

[2]王惠来. 对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2,3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11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辩论 自由教育 科学教育 功利主义 古典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19-04

一 关于大辩论的概述

1.大辩论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繁荣,但教育却远远落后于时展的需求。古典教育思想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依旧笼罩着整个英国的教育领域。这一时期,古老的大学仍固守古典教育的传统,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引起了各界有识之士的尖锐批评。一场围绕着功利教育、科学教育和自由教育的争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大辩论的过程探析

19世纪英国教育大辩论大致以40年代末50年代初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半叶主要是苏格兰与英格兰高等教育界围绕着功利教育与自由教育展开激辩;下半叶战火转移到英格兰古典大学内部,主要是关于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的论争。

1809~1811年是苏格兰―英格兰教育辩论的第一个高潮。双方力量旗鼓相当。争论的焦点是大学教育要不要求功利,古典学有没有功利,涉及双方不同的伦理原则。其潜在的命题是,教育仅仅为以国教为意识形态的贵族与绅士服务,还是为平民特别是中等阶层的世俗生活服务。

1809年,评论家、发明家埃奇沃思(R. L. Edge-worth)在《爱丁堡评论》撰文《论职业教育》提出“知识是否有用,要看其功利”的观点,鼓吹用功利主义教育取代古典自由教育,从而拉开了这场大论战的序幕。他认为,“对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来说,……古典学习是主要的科目。没有人会去怀疑或喜欢去打听,他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去做的事情是没有价值的。……在人们中间,很自然地形成为了某种虚荣心,并成为了一种共同的追求。古典著作中的一些段落成了那些学者的格言,通过它们,那些学者得以与其他不识字的人或未受教育的人区分开来。希腊文和拉丁文几乎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唯一标准。”①

接着《爱丁堡评论》的主笔史密斯(S. Smith)热烈响应,他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我们现今学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把太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人们迫切希望在古典文学领域有一定的造诣,这也是事实。但古典文学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成为孩子们的时间内学习的唯一学科。”②“在英国大学,无数的天才被教师们卑劣的妒忌和褊狭年复一年地毁掉。……每个英国人必须花费半生的时间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古典学问据说已经培养出了天才,因此不容改动。……当一所大学无用的事情干了很多年,……初次面对有用的东西时反倒会觉得这些是可耻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课程在牛津大学得不到鼓励,它们可能被蔑视,也可能被禁止。在课堂上讨论圈地、研究进出口贸易、贴近普通人生活,会被认为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从而受到人们的轻视。所有文雅的,同时对人类有用的科学知识都应该在大学传授,这才是‘大学’一词所具有的含义。”③

对于《爱丁堡评论》的批判,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院长科普尔斯顿(E.Copleston)于1810年和1811年先后发表三篇文章进行反击。他认为,学习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古典著作最适合于心灵的培养,因而是唯一需要认真学习的;如果效用是最好的教育的标准,那么,提供关于人性知识的古典著作的效用比提供关于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的效用更大。

他指出:“那些怀疑古典教育价值的人立论的基础是:那些在古典教育上花费时间和钱财的孩子能从中得到什么回报?接受古典教育后他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或者古典教育怎样帮助孩子增加财富?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古典教育的目标不是使学生更适合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者增加他的财富。我承认,这些是送孩子接受教育的家长们的目标。但这些想法不仅与真正哲学或开明政策的目标不一致,而且还经常与之相左。……虽不能使个人直接胜任生活中任何一种职业,但古典教育可以使全社会精神上更富有、更高贵。即使不教给学生任何部门或职业的特殊技能,古典教育也能使学生从事任何职业时都能举止优雅、得体。”④“一定要有精神方面的陶冶,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⑤“强烈的荣誉感、为了高尚的事业不惧死神、对国家繁荣全身心的投入、对事业的热爱、对荣誉的追求,都是古典教育优先要向学生头脑中传递的高尚情操。”⑥这些成为19世纪自由教育辩护者们的基本观点。

1835~1837年是苏格兰―英格兰教育辩论的第二个高潮。休厄尔(W. Whewell)和汉密尔顿(W. Hamilton)分别代表英格兰的剑桥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对数学、哲学的优先地位提出不同看法。休厄尔认为思维能力是心理品质的核心,而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他说:“对剑桥大学最近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承认,数学对于人们思维习惯的一般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们这一代或者上一代,剑桥大学曾培养出律师、商人、政治家。观察这些人或考察他们的言论,所有人都可以发现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处理其他问题的方式。”⑦

对此,1836年1月,汉密尔顿在《爱丁堡评论》发表题为《关于将数学学习作为自由教育的一部分的思考》的文章,对剑桥大学的数学教育进行猛烈的抨击。他说:“一门学科要想在这样一所大学受到偏爱,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首先最重要的条件是,这门学科应该为在较高层次上培养更多种高贵的品质提供帮助。数学教育在促进心智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最不充分和可靠的。……第二个条件是这个受到保护的学科能够吸引众多的学生。显而易见在这个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对学生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第三个条件是这门学科对人们在处理具体事务和工作之余享受闲暇时光方面提供比较大的帮助。在帮助人们处理事务方面,数学是最没有用处的学科。在帮助人们享受闲暇时光方面,数学提供的帮助甚至更少。……第四个条件是除去其自身的价值,这门学科是通往其他重要学科的渠道。在这一方面,数学(理论数学或应用数学)难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对任何学科都无直接的帮助。”⑧

1852年,汉密尔顿把他自己曾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汇集成书出版,题名为《论英国大学的改革》,清楚地论述了大学的双重职能,即大学作为自由教育的一个机构,又作为专业教育的一个训练场所。

这场大辩论中,纽曼无疑是古典教育传统最大声喧嚷的捍卫者。他通过各种布道机会,发表对大学的目的和功能方面的见解。他强调大学是传授通用知识的场所,只有通才教育才能培养绅士,认为不包括神学的大学教育根本就不可能有哲学内涵。他还认为,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扩展知识为目的,它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他反对大学以研究为主要任务,认为研究是科学团体的事情,不是大学的职能。他认为探寻真理者往往离群索居,心无二用,行为怪僻,不宜从事教学。大学应该通过教学培养人。

纽曼在1833年曾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牛津运动,重新坚持古代尤其是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理念,使得当时英国流行一种以古典著作学习为基础的风潮,并继续对学校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到了19世纪中期,各种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1859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对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多的学者和社会人士开始意识到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特别论述了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1854年5月在《北不列颠评论》上他发表题为《智育》的论文;随后又陆续发表《德育》和《体育》两篇论文,分别刊载在1858年4月和1859年4月的《不列颠季刊》上;在1859年7月的《威斯特明斯特评论》上他发表了最著名的一篇论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四篇文章后来于1861年以《教育论》为题成书出版,闻名于世。

与此同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不仅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而且就科学教育问题发表讲演和撰写论文,积极提倡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思想。他在30多年里所发表的讲演和论文后来于1893年以《科学与教育》为题成书出版并得到广泛传播。

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科学教育由此也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精神。这场论争终以科学教育的胜利拉下帷幕,在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写下了一个重要而又光辉的篇章。

3.大辩论的影响

这场大辩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对大学的目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最终提高并确立了理科在大学中的地位,明确了大学的职能,大学既是教学的中心,也是科研的中心,是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的目的是理智,而非道德。

大辩论中,伦敦大学应运而生,推动了牛津剑桥的改革,城市学院纷纷兴建。更重要的是,多次的思想交锋使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地碰撞中发展和成熟,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这场辩论中的许多精彩的论说依然掷地有声。英国的这场大辩论宛如一面镜子,警醒着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二 关于这场辩论的启示

1.一种理论因为有了强劲的现实动力,所以才能在思想交锋中最终一呼百应,所向披靡

科学主义之所以能在论争中取胜,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工业革命后,一方面,社会产生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新兴的掌握大量财富的中间阶层在崛起后,开始逐渐争取到了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机会,并试图在经济、政治和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这种社会的巨大变迁导致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功利主义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中间阶级争取教育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武器。功利主义者把知识分为有用的知识和不太重要的知识,反对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古典文化知识,认为科学知识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教育思想正是此种迫切的政治经济的现实需求的思想理论反映。

其次,科学主义扬弃了古典文化的华饰鼓噪,寻求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强调知识的精确、公正及有效性。它很自然地迎合了英国人重视实践经验、讲求事实和尊崇理性的思维方式。

最后,19世纪以前的教育积淀,特别是18世纪以来非国教学园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知识课程改革的尝试,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铺垫。

19世纪以前英格兰的高等教育分为学园和大学两种形式。从18世纪开始,为了满足中产阶级的人才需求,私立学园纷纷开办。这些学园引进了英语、算术、会计、几何、历史、初级科学等自然科学课程,教授商业、测量、航海和军事等专业领域的实用技术知识,为工业革命培养了最早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传播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到了19世纪初,苏格兰的一些大学开始设立新学科:爱丁堡大学率先将现代科学引入校园,设立了天文学、农学、音乐学、技术学讲座,格拉斯哥大学陆续设立自然史、外科学、产科学、化学、植物学、药学、医学法规、法医学、民用机械学、产权转让、英国文学、神学和圣经考证等讲座。这些新学科和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大量英格兰和世界各地的学生。苏格兰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强烈地刺激了保守的英格兰传统高等教育。

2.大辩论彰显了教育变革中舆论的力量

古典大学之所以保守,是因为其封闭。牛津和剑桥长期受国教会控制,一直重视宗教教学和宗教仪式,其目的在于引领青年人的灵魂。当大学以道德教育为目的时,其从事活动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自然不会关注现实世界的需求。同时为了保护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们越来越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分离。所以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没有社会舆论,内心很少会产生思考。

从19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至40年代是一个社会许多方面都在经历重大变革的时代,英国现代社会的几个主要特征如政治民主、政教分离、经济自由、信仰多元等都在这个时期趋于定型。社会观念的变革如此剧烈,使得19世纪上半叶的后二三十年成为一个充满困惑和焦虑的过渡时代,“一种不安与似是而非的气氛困扰着当下许多最出色的年轻人,数世纪以来作为定见的内容重新成为讨论的话题。”⑨

改革是大多数人认识转变的过程,因此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酝酿的过程。舆论在这一过程中常常充当了逐步扫清思想障碍的利器。在社会的精神交往中,舆论是一种全方位的特殊的精神交往形式,在这里,传统、现实、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周围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制约。同时舆论无形中会成为人们行动和论证问题时不可忽略的依据。它会影响权力组织及人物,通过否定一些旧的事物而推动新事物的发展,所以舆论站在哪一边,无疑标志着一种道义上的胜利。

《爱丁堡评论》、《威斯特明斯特评论》和《教育季刊》几乎代表了19世纪的英国知识界与公众的舆论。这些杂志在创刊时就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这场教育领域的大辩论实际主动地制造了一种社会舆论。因为有了争论,才能越辩越明,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正面的交锋使问题放在台面上,使所有相关者都不可逃避。成功的舆论引导,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典大学的弊端,使得要求政府干预大学改革,逐步成为共识。同时,使科学教育的思想渐入人心。

3.历史不会忘记牛津运动,大学仍需信仰的重振。科学也是一种信仰,它是人类理智发展的必然

牛津运动曾影响牛津长达十几年,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卷入了这个运动,几乎没有人不受它的影响。它坚定了很多英国人的,从根本上影响了大学的生活气氛。

它是在社会过渡时期,整个传统社会面临被正在弥散开来的功利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日益瓦解的一种应激反应。1829年3月13日,纽曼在致母亲的家书中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新颖的时代,一个朝着普遍教育的时代。以前,人们依靠他人,尤其是依靠牧师接受宗教真理。现在,每一个人都试图自己做出判断。我并不认为基督教本身是反对自由求索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基督教实际上是反对自由思想目前所采取的那种形式的……”⑩它试图一挽狂澜,通过引导社会回归传统的虔信来抵制功利主义和科学的实证主义,在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了大工业时代,显然是难以成功的。

但它是对一个观念英勇的捍卫。这种英勇在不同社会的转型时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以不同的形式一次又一次地复演。如一代怪杰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固守,虽然注定以悲壮告终,但它重振了信仰的活力,展现了传统的魅力。如果没有这些保守的抗争,传统的精华可能在变革的惊涛骇浪中灰飞烟灭。

但多元不一定分崩离析,科学也并不意味着信仰的缺失。在中世纪,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宗教把西方世界联系在一起,而今天科技却成为联系世界的纽带。因为,“尽管人们一般承认,在绝大部分制度环境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偏见,因而绝大多数信念体系都包含着某种程度的错误和曲解,但自然科学一般被认为是真实的无曲解的知识整体,它们的方法被认为是公正的……可以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不带心理偏见和社会成见来决定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11

在这里科学也是一种信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一个从另一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12科学意味着崇敬事物的造因,意味着“对一切事物所表现的那些运动中的一致性产生深厚的崇敬和绝对的信仰”。13法国哲学家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实证)三个阶段。如果说宗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初结果,那么科学则是更进了一步的历史的必然。

注 释

①F. McGrath. The Consecration of Learning: Lectures on Newmans ’Idea of a University[M].Dublin: Gill and Son Ltd., 1962:8~9

②A.I. Tillyard. A History of University Reform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 Time, With Suggestions towards a Complete Scheme for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M]. Cambridge:W. Heffer and Sons Ltd., 1913:24

③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35~36

④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36~37

⑤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37

⑥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38

⑦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69

⑧Michael Sanderson. The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5:70~71

⑨胡敦.维多利亚时代的心绪1830-1870[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57:8

⑩纽曼.纽曼书信集(John Henry Newman. Letters of John Henry Newman: A Selection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Derek Stanford and Muriel Spark)[M].彼得欧文出版有限公司,1957:50

11〔英〕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7

12 13〔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9~90

参考文献

[1]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7):105~173

[2]〔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9~90

[3]易红郡.英国教育的文化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163

[4]单中惠.试析十九世纪英国科学教育与古典教育的论战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91~96

[5]宫艳丽.教育大辩论与英国近代大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4):37~41

[6]周保国.19世纪英国科学教育与古典教育的论争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57~61

[7]叶建军.评19世纪英国的牛津运动[J].世界历史,2007(6):32

[8]William Whewell, M. A.. Fellow and Tutor of Trinity College.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as a part of a Liberal Education[J]. Edinburgh Review,1836(1):409

[9] F. R. S. etc. Essay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y R. L. Edge worth[J].Edinburgh Review,1809(10):40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写作;生活感悟;审题立意;写作练笔;写作交流

每一年高考结束后网络上都会充斥着“高考满分作文”,极为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现实的情况又往往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缺少个性,记叙不够生动形象,议论不够深刻透彻,总之,很难进入优秀作文之列。面对这一写作瓶颈,我想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生活感悟的积淀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生活感悟的积淀是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指导学生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物和景物。学生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对社会的认知也逐渐更有深度,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价值观体系,能从自然界的一花一叶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能从社会生活的一人一事中读懂人情世故。

其次,阅读是积累生活感悟的重要途径。感受生活固然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要渠道,但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大量获取异时异地的间接经验,是积淀生活感悟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很多学校都重视阅读教学对写作的重要性。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二、多维度审题立意

学生作文的考察从近几年的考试命题看,类型不外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几种,审题要求千变万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审题的准度和深度。

作文的审题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他们的本质,面对单个事物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表面现象,还应该看一看它到底说明什么,能说明什么;面对多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而应该从它们之间找出内在联系。

有一则写猪八戒看到镜子里丑陋的自己而怒摔镜子的作文材料,许多学生在审题时视角局限,偏题的现象较多,如以下几种立意:

①走自己的路,②凡事不要冲动,③大丈夫应能屈能伸,④善意的谎言不等于欺骗,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⑥心灵美比外貌美重要,⑦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暴力。

本则材料如果学生能从猪八戒和镜子这两个不同角度展开思考,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则可以有如下最佳立意:

从猪八戒角度:不承认自己的不足(正),人贵有自知之明(反);不能勇于接受批评(正), 胸怀宽广才能集思广益(反);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打击报复。

从镜子角度: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要不畏,需要敢于直言的人

三、加强写作练笔

写作要加强练笔,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实践最为重要,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训练。

(1)语段写作练笔。 就目前情况看,要想使700字左右的作文字字珠玑,这恐怕是绝大多数中学生难以做到的。而要想在作文中有几句话或某个语段写出一点特色、几分味道,却是大多数学生稍作努力就能做到的。段不离篇,篇是由段组合而成的,有了较强的段落意识,久而久之,就会自然提升为一种精品意识,由写好一段文字,进而带动对整篇文章的写作,使自己的写作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2)多文体写作练笔。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这是评价高考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写作要看清楚文体要求,高考作文严禁跨等评分,文体不合不及格。在高考作文中,考生涉及到的文体主要有两种――记叙文和议论文。教师要抓紧“文体”教学与训练,让学生知道: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你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写成这种文体。学生在平时多练练记叙文、议论文和书信体等实用性文体,在考场中才能依据写作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发挥自己的长处。

四、搭建交流平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源自学生内心的写作欲望才能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我们目前的现状是老师要求学生写,往往是一厢情愿的,效率自然不高;学生写完后老师批改几个错别字,写几条批注:这显然不足以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教师要搭建学生作文交流平台,措施很多,重在实施。教师除了精心批改作文外,一定要创造诸多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佳作,殊不知一次展示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教师可以朗诵佳作在全班交流,可以让优秀作文、优秀片段上作文墙,可以让优秀作文进班刊,可以汇编班级优秀作文集,可以提供可供发表习作的报刊杂志等等。当学生的豆腐块出现在各个展示平台上,出现在作文墙上,用铅字打印成作文集,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能成为激发学生再次创作的原动力,就有一种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更多的豆腐块,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好学生的写作指导,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走出写作的瓶颈,让学生也能写出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2]李宝光.《论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寻求更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与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相比,进入职场的新教师刚完成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和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可以说是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知识,但这些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往往缺乏有机融合,未能有效地转化成为教育知识。因此,新教师还需要通过入职培训和专业成长,不断增加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智慧。那么,作为新教师,如何在初入职场的一年内站稳讲台,成为合格教师,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新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站在新教师自身的角度,专业成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听课是新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特别是听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对新教师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听课前要精心准备。在听课前必须对教材深入了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自己必须在听课前清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有自己的教案,以便在听课时和被听课的老师讲的课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准备,及时和被听课的老师交流,了解并认真钻研上课的内容,做到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去听课。

第二,听课时关注细节。新教师在听课时首先要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细节,如教态、板书、教学手段的使用,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时间的安排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式。因为,这些细节是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台的必要条件。

第三,听课后要及时反思。听课结束之后,要及时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方法选择、重点难点处理设计的原因与依据,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和领悟。比外,还可以边听边反思,在观摩授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境时会怎么办和该怎么办,在这样的对比反思中,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把别人的教训及时地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听课,通过记录与反思,让听课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是记有思维的教学细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往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之处,这些细节有深意、有价值,充满思维的光芒。二是记有争议的教学设计。为了达成目标,教学者总希望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流程。但是,再精巧的设计也难免有瑕疵。加之由于理念的差异,同样的内容,设计会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听课者既可以认同这种设计,也可以不认同这种设计;在观看教学设计时,既可以欣赏流程也可以思考:如果换作我,我会如何设计。这样就产生了争议,也就有了价值。三是记有价值的教学感悟。作为教师,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新教师在听课时并不需要把板书抄一遍,也不需要跟着教师的节奏把学生应该回答的问题回答一遍。听课,实质上是观察别人如何上课。在观察中,总会有一点体会、一些思考和一些感悟,新教师如果把这些感悟记下来,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则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说”:勇于承担,积极分享

教师,终究要以课堂安身立命,能否迅速站稳讲台、扎根课堂,是新教师教育生涯的关键一步。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交流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对新教师来说,看别人上公开课与自己亲自上公开课是完全不同的经历。新教师一定要勇于承担起公开课教学任务,让公开课成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加油站。

一是课前准备的淬炼。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新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做好教学设计,这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解读能力;其次,还要了解学生,掌握学情,以学情定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加深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教育能力;同时,公开课的压力可以使新教师强迫自己采用新媒体、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完善新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是课后总结的提升。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公开课之后,新教师需要对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理念进行全方位反思,并吸取专家与同事的建议,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采取对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是课堂成功的价值。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对新教师的作用更大、意义更加深远,有时甚至会成为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因为,成功的公开课会赢得同事和学校领导的认可,会确立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新教师增加自信,激发热情,促进其教学生涯的顺利前进。

关于“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新教师要锻炼好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教师是“人”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师既要善于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传递给他人,也要有能力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都依赖于良好地沟通与交流,新教师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完成从大学到中小学的情境转换,就需要从“说”上下功夫。一是说得得体。学生用语与教师用语有所不同,学习语境与职业语境不同,表达意思需要得体,符合身份。二是说得到位。教学用语,责在精练,教育学生,责在情理交融。三是说得恰当。教学要善于抓住时机。古人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把握良好的时机,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效果截然不同。

三、“读”:读书读人,增强底蕴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我国著名学者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阅读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一是读中华经典文本,中华经典文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无论是先秦散文、汉赋唐诗,还是宋词元曲,对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新教师,读中华经典文本,就是在承续中华文明,涵养个人底蕴;就是在读懂中国,理解民族;就是在领会使命,学会担当。

二是读中外教育经典作品。作为新教师,除了向先贤学习人格品质、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之外,还要向教育名家学习育人之道。教育经典,是历经时间考验和时代变迁、大浪淘沙形成的世界教育遗产。读教育经典作品,理解教育之本质,有利于让新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厚重,也更具理性,不迷失在当下浮躁的时代。国内的可以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国外的可以读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福禄培尔的《人性教育》、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方法》、马卡连柯的《儿童教育讲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

三是读一线教师的成名之作。一线教师的成名之作大都会描述其成长的轨迹,他们的成长可以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一种范式。另外,从实用的角度看,许多做法甚至可以拿来就用,能够快速增长新教师的教育技能。一线教师的著作中,成名之作往往集中包含了其多年教育经验与智慧,最能反映其教育思想与主张,应该是教育精品之作。读一线教师成名之作,研究名师成长之路,可以为新教师制订自我成长计划和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四、“写”:勤于写作,进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与关键.而写作便是最好的反思。与专业作家的写作不同,教师写作其目的、手段、方法都以教育为核心。新教师刚刚经历过大学专业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基本写作要求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刚刚成为教师,大多都无法直接写就专业教育论文。所以,我在这里所说的写作也不是专业论文写作,而只是一种教育叙事写作。

一是写教育行为。新教师书写教育教学行为,从表面上看,是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实际上,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历史。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非常提倡师生共写随笔,他是把教育写作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化路径来对待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书、读书之外,肯定有许多思考与困惑,写教育教学行为,就是通过写作把这些思考积累下来,把这些困惑整理出来,慢慢地变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是新教师,每位教师都应该把教育写作变成一种教育常态。对于教师,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经常处于一种不间断的写作状态和写作行为之中,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转化为教育理论,吸纳的教育智能才转化为教育艺术,个人的教育特色才会转化为教育风格。

二是写教育事实。新教师每天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而且又极其生动珍贵的特有的实践和感受。上完一堂课,或看完一篇文章,或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甚至听同行、专家、领导的某一句话。都应该随时把自己的思考用笔记下来。否则,这些“活”的、“细小的”、或许有重大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思想材料”就会稍纵即逝.实在可惜。实际上,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勤于积累,才会越积越厚;拿起笔来思考,才能全身心地贯注于文章的写作之中。拿起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这却能促使新教师慢慢地去摒弃外在的浮华和内心的浮躁,同时也能促使思维和情感迅速进入自由、灵动的积极状态。有教育家说过:“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三是积极分享写作成果。与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是一件快乐的事,也会变成新的写作动力。分享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既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发表,也可以通过博客微信推送。考察好多名师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第一次发表教育文章会成为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不仅鼓舞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管建刚老师曾说:“如果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当然,如果新教师专业素养比较强,还可以进行专业写作,即撰写教育论文。论文的写作过程,是提升新教师理论素养的过程,也是锤炼新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更是新教师将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借物抒情”作文升格 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借景手法的古为今用 对举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浅析议论文中的抒情手法 善借歌曲创作精妙的手法,巧设作文教学新课堂 浅析借景手法在庭院空间中的运用 从小“物”中“探幽”出大“理”——“借物喻理”手法解读 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借景造园手法的当代解读 托物寓意手法运用的几种类型 浅论“点化”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表现手法 试论学生作文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作文表达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试谈修辞手法在作文写作中的运用 浅论苏轼婉约词的抒情与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抒情和描法 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付祥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 借物抒情手法 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2-01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缺乏自己的理解,能将借物抒情写作手法真正地应用于作文之中的人数少之又少,笔者基于自己多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对借物抒情修辞方式的领悟,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学习。

一 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甚至惧怕,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我在教学中,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抒发深层的感情,解释“物”象征的含义,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联想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 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吸取他人的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科学的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其次,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要从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等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在新课程目标中,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通过本文对借物抒情作文的教学指导中,可以看出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文章写作提供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手段,避免空洞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快速发表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 发展生态体育,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发展高校档案事业,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传递班级正能量 构建和谐班集体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优化教育生态 发展常规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高校发展 实现多元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师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 发展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培植生态德育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打造生态人文校园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体育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学校体育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现代体育传播与构建和谐校园 试述学校体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绽放体育魅力 传递和谐能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发展生态体育,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发展生态体育,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许苗 邓露林 刘思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由于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这一态势在体育领域也无不例外地得到了体现。为了顺应社会文明的进程,构建和谐校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探讨发展生态体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生态体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体育 和谐校园 高校体育 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7-02

在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下,体育正从外在形式的表达向内在价值进行转变,生态体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体育(Ecology Sports)就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根据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在此过程中引进生态体育的意义,很多高校努力尝试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大学,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一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城市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校园生态环境单一

第一,生态环境是体育运动产生的摇篮。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内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发展,这在世界上被称为“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也要反思为了快速发展而背后付出的相当大的代价,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推进的同时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人口过度集中,生活空间减少、各种污染使得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这种恶化的态势蔓延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同时在体育域中也无不利外地得到了体现,从而阻碍了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的变革与进步,全国各大高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暴露;由于缺少生态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活动与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文明现象。如:在运动场上乱扔垃圾、故意破坏运动设施等。运动设施和经费不足,运动场地空间减小,生态化建设滞后于生态学校建设。运动场区管理力度不够,教学环境和锻炼环境受到干扰;运动场上灯光光线太暗或未准时开灯等问题,使学生的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运动条件不够环保,因此很难展开人性化的锻炼,最后就直接影响到体育生态系统在校园的有效运行。

2.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趋势

随着各项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地改革完善,校园文化生活也不断地发生着动态变化。大学的教育是不同文化的“发源之地”,体育文化更要重视与不同学科以及国内外体育的交流,因此大学生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化。体育作为朝阳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不仅仅只局限在校园以内,更多的是开展多元化的校外运动活动。

3.生态体育的发展逐渐完善

第一,生态体育是文明发展的产物。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势在必行。体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做指导,体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学生体育科学的创建已成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泉。为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开始走进了现代体育的体系之中,生态体育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第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生态体育的发展。生态体育的实质是使身体运动实现绿色化,它给予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生态体育的本质:是指人、体育、环境三者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所构建的人与生态的关系或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即在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存环境中所开展的体育运动。它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和谐的整体动态和谐的具体表现。生物学话语中简单的“生态”语意并不能表明生态体育中的“生态”的体育内涵,在生态体育中,整体的动态语境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体育深层而宽广的影响应被理解为生态体育体系。因此,生态体育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三,生态体育是体育发展的新理念。弘扬什么样的精神?秉承什么样的价值?对体育的发展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发展生态化,描述了体育新的价值观念。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但是对人的一种形体改造、锻炼成绩的超越,而且还是人们对价值的一种自我追求,更是一种内在人文价值观的历练。它对人的道德升华、文明导向、行为选择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现代体育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但是频繁出现的球场暴力、执法不公、商业炒作、贿选丑闻严重玷污了人们对体育运动向往的崇高理念,使公平竞争的精神遭受严重的践踏,使文化、教育、体育三者相互融合的理想化为乌有。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与体育运动理想化的发展理念为体育文化生态化创造土壤,让体育运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克服异化,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体育运动、人文修养和体育成绩、人格培养和体育文化发展的和谐共存。

二 生态体育在和谐大学校园传递正能量的途径

1.丰富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现如今很多大学都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成为一种大学文化标志,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比赛。各大高校在组建校园文化的生态特色时必须要强调体育文化的组建,而且应该把体育的课程改革和体育文化建设放到具有生态特色的大学建设中去。不止如此,在学校校园内的体育景观、潮流体育运动项目的吸收、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馆等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绿化、运动场地的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到“和谐”“生态”的大学学校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大多数老师及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一环。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校园内的体育生态文化大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师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态校园的文化建设之中,这既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活动又能使他们在参与的同时完善自我。

2.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人体的生命与自然和谐整体观是生态体育锻炼的基础,是把心理状态作为定性,从而让身体和精神达到一种平衡,内外兼修,形神一体,让人的阴阳达到平衡,如此才能充分地挖掘出人的潜能。

第一,通过生态体育的锻炼可以达到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的目的,从而让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下有一个好的心情,以此来缓解过多的焦虑情绪。

第二,通过生态体育的锻炼可以很好地提高自信心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通过生态体育锻炼会大大改变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学生还可以学会以一种和谐、友好、平等的态度去一起练习,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往,只需要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沟通消息、交流心声,也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人际关系也会呈现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人际交流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满往和归属的心理需要,熏陶学生的感情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第三,生态体育的锻炼主体是松静,可以很好地影响着心境状态。生态体育的锻炼还很注意人的精神和外界环境的相协调,用意识来达到人的心理平衡。在这种人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状态之下进行生态体育锻炼。人体是非常放松自然的,不会有很大的运动负荷量,也不会有竞技体育那样的紧张感和疲劳感,它是一种相对宁静、轻快的心境。如此便能让学生不用消耗太多的体力,也不会有高度的精神紧张感。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以生态体育为宗旨的运动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现代高校文化,并且高校也急需生态体育的加入,为高校文化传递正能量。

第二,生态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自信心与改善人际关系,对心境状态有良好影响。

2.建议

第一,野外实践活动要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教师在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之前应对学生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尽量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小学生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破坏。

上一篇:教育如何范文 下一篇:发表特殊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