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2:30:23

快速教育论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育;期刊论文;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1-04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辅助教育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的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使整个教育系统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形成了它自己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教育技术中既异常活跃又有广阔前途的发展方向[1]。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很多都走上了两个极端,即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导致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甚至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以2001—2010年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力求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能有清晰的认识,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2 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通过预先建立的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和样本取样,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10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内容分析(2001—2010),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解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确定样本 内容抽样即是选取进行分析的样本。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即要包含所有相关的资料)和特殊性(即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相关的资料)。本研究根据选题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取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知识总库”,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为关键词检索项,检索截至2012年2月13日已收录在该知识总库的、经筛选后的有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1393篇,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样本均为馆藏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与论文。为了能清晰地了解到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发展,将所选样本1393篇论文的总数量与研究主题统计如表1所示。

主题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 分析类目既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的目的,是内容分析的关键环节[2]。一般而言,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本文的类目是采用后面那种方法构建的。根据教育技术的94定义,结合计算机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将样本论文分成以下几个主题元素: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媒体技术、CBE网络、教师教育、应用评价及其他。各主题所包含具体子范畴如表2所示。

研究主题内容分析的信度 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3]。一致性高可信度就高,反之可信度则低。因此,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只有经过信度分析阶段,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使可信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根据研究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主题分类”(表2),主类目包括理论基础、学习过程、CBE网络、应用评价、教师教育、其他等六类主题,每一主题又细分为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篇”。在研究中,选择两名评判员对样本进行评判。经分析,评判文章篇数为1393篇,其中两人完全同意的篇数为1260。

数据统计与结论得出 对评判数据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将所得的评判结果在Excel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中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 研究结果分析

主题模块总体分析

1)自1958年IBM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至今,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教育越来越完善。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虽然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起步较晚,但计算机在我国教育中发展速度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进行研究,并从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数量发展较为平稳,详见图1。

2)图2的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论文的研究主题模块分布较集中。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所谓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两部分),可以发现学习过程的研究占了总数的32.09%,占研究样本总数的1/3;其次是应用评价研究,所占比例为24.62%;而其他五大主题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理论基础的研究占了总数的18.74%,媒体技术占9.83%,CBE网络占2.87%,教师教育占2.08%,其他占9.76%。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题的整体偏向。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即使为同一主题,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视角。部分主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如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而有些则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逐渐被挖掘出来。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学习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重点,说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步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理论基础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三大领域。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既可以应用于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又可以应用于改进教育与教学的管理。它的目标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4]。

理论基础主题主要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即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等。据统计(图2),理论基础研究论文并不少,总数占所有样本论文的18.74%。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一直都重视理论基础的研究,了解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发展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CBE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断地发展,其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学习过程主题模块分析 从历年论文的数量上看,学习过程主题研究数量一直以来都居首位,每一年中该主题论文数量在当年所有论文数量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图2),总数额占所有样本论文的32.09%。因此,研究者对学习过程主题的关注居多,并且向来都是一个重点。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可以发现,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学科应用所占比例较大,二者总和超过了学习过程主题总量的2/3,而且课件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焦点,课件设计的优劣是影响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学科中的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媒体技术主题模块分析 媒体技术的研究包括媒体技术的开发(即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两部分。如图2所示,媒体技术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有9.8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如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多媒体技术、P2P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

网络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远程教育、校园网和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三部分。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软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现在,很多教育场所都逐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完成教学,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中对CBE网络的研究甚少。

教师教育主题模块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由主体逐步变成主导,教师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不能缺少教师。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改变习惯的思维方法,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比较少,只占样本论文总数额的2.08%(见图2)。研究发现,有许多教师误以为计算机完全可以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相反,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和辅导的作用。

应用评价主题模块分析 应用评价主题的研究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另一重点,该主题论文数量在所取样本论文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4.62%(见图2)。应用评价主题主要是分析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助手与工具的作用,它的目标是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成本最低、教学环境最佳、教学活动模式最合适),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然而,计算机辅助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不少缺点。

4 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来看,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大多是研究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际应用,只有部分是对CBE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但计算机辅助教育合理有效运用的基础更多地取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对理论知识的不够重视也会影响研究者对辅助教育的理论造诣,应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

2)缺少对某些领域中的重难点课题的研究,对难研究的课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一些课题由于受研究条件、难度和研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人员望而却步,没能进行深入研究。其实计算机辅助教育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如课件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等。对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本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还能促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促使教育者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都较少人去深入开展研究。

3)研究主题与研究领域逐渐走向多元化。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研究主题与领域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应用于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

4)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如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P2P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涉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使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越趋完善,满足教育领域的更高要求。

5 结论

综上关于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分析,可以预测,今后“学习过程”将依旧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个研究主题也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对“应用评价”的研究力度也会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大;而“理论基础”的研究将会保持平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会增多,对教育的要求更严格,所以今后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也将加大对技术应用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渐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对“学”的技术的研究将日益超过对“教”的技术的研究,成为另一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航.综述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若干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3):77-81.

[2]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6):

89-92.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1.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十八年的任教任职经历,**同志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以律己,把自己的一颗爱心无私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在她的时间安排里,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只有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她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人。

在调任教育局前,她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永无止境,贵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和深刻的教育教学反思。只有热爱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发展自己,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成为教学大师。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深入探讨教材、教法,具有宽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科学知识,完善的教学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多次在市、县举行公开课、示范课。**年9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年4月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年7月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所教学科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在做好教学同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教学成果转化成经验理论,先后在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积累、规范、点评、交流——初中作文教学初探》(全国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浅谈如何在中考语文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全国优秀教师论文汇展二等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省**年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三等奖),《如何抓好毕业班工作》(**年**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

**年,**同志调教育局工作,分管教学,她努力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的路子,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校本教研,使全县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年5月她被委以重任,出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值**教育处于“低谷”时期,她的压力很大,**把提高教育工作水平作为己任,变压力为动力,按照“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校本教研工作为突破口,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为亮点,以建成教师培训中心、完善职高建设为建设重点,加快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住宿条件,稳步推进“普实”工作,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形象,使**教育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县普通高中上线率95.12%,居全市第一。

政协委员没有专职岗位,委员分布在各界别各单位中,**委员在教育战线上把教育发展为民生之首的重任铭记在心,在敬业奉献中履行着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以历经风雨后结出的硕果展示着委员的魅力风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CSSCI;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赵丹(1987-),女,浙江建德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吴微(198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鄱阳县教育局。(江西 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0-02

自2003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2004年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03年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总量的67.27%。博士29篇,硕士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总之,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情况的多维度数据考察和分析,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朝着高水平和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一大批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规律的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性认识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由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来推动的,而是由一批民办高校的一线实践者为适应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实施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必然产生于富有活力、充满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民办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断革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办高校办学人员,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指导理论的迫切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应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增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从自为阶段上升为自觉阶段,注重把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外域知识融合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泽龙,苏新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3]李泽林.民办高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9).

[4]张剑波.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袁玉立.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王长乐.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7]柳海民,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8]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 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化研究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汽车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基于搜寻与匹配理论的职业教育市场化机制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理论预设与路径选择 基于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迁移 情境认知理论对职业教育的作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卢 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然而在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纯理论化的倾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篇通过探讨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职业教育研究更能联系实际需求,更好得为职业教育实践服务。关键词: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危害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59-01自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进度加快,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也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多所高校的职业教育学硕士专业也相继开设起来。以江西省为例,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则可得知,国内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已有51所。一、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输入“职业教育”进行搜索,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数量以达到69684条。然而,认真阅读后则不难发现,不少职业教育论文却出现了纯理论化倾向。

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照搬教育学理论,比如教育学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学理论是否能直接应用在职业教育中暂且不论,直接照搬的做法明显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二是照搬其他职业教育类论文中的观点,比如把中职英语教学的论文观点、内容套用到中职化学教学中去,这显然忽视了学科的特殊性。

三是照搬国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忽视了国内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二、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性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具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双重危害性。显在的方面,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势必导致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本身的实践要求脱节,不能真正有效的指导职业教育的应用,不能为职业教育的长期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且有些信口开河、貌似合理的说法还可能对职业教育的进程造成干扰,对职业教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三、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内因而言,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态度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存在浮躁情绪,有些研究者伪造数据、拼凑文章,而职业教育作为比较新的学术领域,创新不易,复制不难。

第二,从外因来看,教育学理论、同类职业教育文章、国外职业教育文章给职业教育研究者提供了 “照搬”的资源,为这种理论抄袭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三,从约束机制上来看,目前对论文质量的审核不严是直接原因,而深层次来看,学术界重视的数量,对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聘职称都有硬性的论文数量规定,对论文质量却不严加审核,使得这种职业教育理论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四、职业教育应与实践密切结合

职业教育应该与实践密切结合,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决定的。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五、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问题的对策

面对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解决方案,使职业教育研究回归到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上来。

首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态度的培养,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用,使其真正意识到这种创作思路的错误。

其次,应该加强论文质量审查,对借鉴痕迹明显的纯理论类职业教育文章进行把关。

最后,改变重量不重质的升学制度和教学评估模式,加强研究人员的实践经历培养,才是根本之策。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 普惠 模式

中国分类号:G4

多年来,我校不断创新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尤其是,大学生艺术展演这项活动的开展,作为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个绝佳的成果展示平台,为人才培养工作全面落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学校艺术教育创新模式基本情况介绍

1.1学校学科建设简介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学校设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雕塑、数字媒体、服装设计、摄影等近20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并设有设计学、美术学等艺术类专业硕士授权点,为社会输送了大量艺术专门人才及其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1.2参与大学生艺术展演成果总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指出艺术展演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活跃校园生活的重要平台,对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每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工业大学都精心筹备,全情参与。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开阔视野,提高艺术水平,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青年。学校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和辽宁省优秀组织奖。将艺术展演活动作为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第一届艺术展演上,校大学生合唱团的声乐作品获得声乐普通组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舞蹈作品和一项独唱作品获艺术表演类普通组省二等奖。两件艺术作品、四篇艺术教育类论文获奖;在第二届艺术展演上,合唱获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独唱获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4件艺术教育类论文获国家二、三等奖,同时16件艺术作品和8件艺术教育论文获省级奖项。学校荣获国家、省优秀组织奖;在第三届艺术展演上,学校合唱团再次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同时首次获得杭州现场展演的机会,作为一个没有声乐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合唱团参加了2012年2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展演环节。此外,在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件作品荣获全国校长作品风采奖,两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器乐、歌舞、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艺术教育论文等数十项作品获得省级奖项。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可以说这样宝贵的机会不仅让师生们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使全校师生对艺术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开拓艺术教育新模式经验分享

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没有音乐专业学生和特长生,组建合唱团、舞蹈团、器乐团等专业艺术类社团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正是基于这样特殊的情况,学校师生探索出一条独特可借鉴的,惠及广大是师生艺术培养新途径。

以合唱团为例,团内所有的学生来到合唱团之初可以说,都是一张白纸。不懂乐理知识,一点儿声乐基础都没有,训练难度之大令人无法想象。与专业院校不同的还有,合唱团的这些学生们来自全校13个学院不同的专业,在不能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如何把这些学生集中到一起,是合唱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倚仗兴趣社团,同学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于此的特点,师生充分利用晚间、周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排练。学校还特别开设了与之相关的选修课,扩充排演时间,抓紧利用场地。由于缺乏师资,学校从校外聘请专业的合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合唱教授。同时,校内有一名专业教师加紧配合,快速提高合唱团学生们的读谱能力,发声水平。由于是基础薄弱、水平有限,每一届合唱团从组建到初具规模,能够完整演唱合唱曲目一般都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社团利用每年社团嘉年华期间的招新工作充分吸纳新成员,不断补充团队,使得活动节目得以传承。

三、开展惠及广大师生的艺术教育方法探究

多年来,学校一直将艺术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不断拓展思路、总结创新。以下四个方面即为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顺利持续开展,普惠师生的有力保障:

3.1成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创造性的采取: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教务处负责制定政策制度,主抓艺术类教学和实践环节;校团委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艺术类赛事和活动,并对艺术类社团开展活动进行指导的艺术教育工作模式。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以整体的影响带动力支持引导各项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使之有组织有导向性地开展。

3.2建立相关的艺术教育政策制度

近年来,学校纳入全校素质教育计划,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开展普适性艺术教育。2012年学校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选修课程和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基本要求》其中在“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体系中纳入了“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学分”。出台《关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在文件中规定对于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申请对当学期理论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加分。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含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申请对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考核成绩进行加分;获得其它级别奖励的学生可以申请对非学位课考核成绩进行加分。

参考文献:

[1]刘永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艺术百家.2006.第2期

[2]于志新.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3

[3]刘源.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发展的空间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19-03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研究力量与研究人员地域分布情况、研究的合作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四个方面。该方法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对信息内容根据类别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尊重事实进行描述说明,不加入过多主观的评判。其目的是揭示论文中隐性内容的事实本质和对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4]文献法是对论文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论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内容分析类目的确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选取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中2011年至2015年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来源,采用“学前教育”并含“信息化”、“学前教育”并含“信息技术”、“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幼航逃”并含“信息技术”以上4组检索词进行检索。具体的检索方式是:选取中国期刊网,在“关键词”项上,在2011至2015年进行高级检索,共搜索出142篇论文。剔除与本研究的内容相关度不大的12篇论文,最后确定130篇论文作为本研究内容分析的样本。

(二)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1.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研究情况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被高度重视,学前育信息化的研究也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从相关论文数量可以得到:2011年至2015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2014年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论文数量上升最为明显的一年。随着政策的倾斜,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力量会逐步加大,未来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论文数量会有持续上升的可能。

2.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分析

为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笔者在参考了教育技术94定义以及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最后以“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纬度作为内容分析类目。同时又将内容细分为表1中的具体类别。最后将论文逐一分析、归类和统计,详情如表1所示。

结合表1的数据与文献分析的结果,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应用类研究较丰富,但个案研究较少

所有论文中,应用类的研究论文数量最多,主要是对应用策略与应用效果的研究,应用个案的研究论文仅有1篇。其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涉及幼儿园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的方面。应用策略大多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策略的分析,除了有对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多媒体课件选材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分析。虽然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已被认可和重视,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总结与个人体会的层面上,缺乏数据证明,较为感性。此外,缺少具体、典型、深入的应用个案的研究。

(2)基础设施开发、硬件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空白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但近5年在基础设施开发、硬件设计方面的研究呈现相对空白的状态。通过笔者进一步的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差异大的问题,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依然缺乏多媒体教室、广播等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设备仍以录音机、电视机为主。[5]

(3)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

建立一个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软件、硬件等内容的目标体系,客观地评估一定时期学前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情况,能更好地引导教育信息化沿着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6] 但从表2可得,评价类的研究论文只有1篇,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在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熟还未出现一个相对统一、清晰的评价指标与科学的评价方法,这也是导致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地域间不均衡、不协同的原因之一。

管理方面也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薄弱环节,仅有一篇是关于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的研究,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这需要参照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与地域特点,根据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分类指导,分层实施,我国目前还处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摸索阶段。

3.研究力量分布情况

为分析和掌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在各单位的力量分布情况,本文将论文研究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划分为高校、幼儿园、小学、科研机构、其他机构这五种类型,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显示如图1。

目前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在幼儿园与高校,其他领域虽有涉及,但研究比例明显较小,缺少科研机构的研究。其中约有57%的来自于幼儿园,幼儿园是研究主力。在幼儿园领域的研究者大多是幼儿园的一线幼儿教师,这是由于幼儿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主体,大部分研究的内容都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关。其中1篇来自小学的论文是学前班老师所著。

4.研究人员地域分布情况

为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人员的地域分布情况,本文对所选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处行政区域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

经济与文化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图2可看出,论文数量排在前列的是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江苏省是研究力量最为集中的省份。一方面,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信息化教学条件良好,科研能力颇高,有利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江苏省文化发展相对发达,也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较好的省份。而、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西部地区经济文化欠发达,且学前教育发展本身也较缓慢,导致研究论文数量较少。初步分析,研究的力量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但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在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也有分布,可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研究在一些西部地区的幼儿园中同样受到了关注与重视。

5.研究的合作情况

以了解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合作情况为目的,本文根据所选论文的合作单位划分为以下不同的合作类型,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图3。

合作研究是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与进步的有效方式。但在130篇论文中,合作完的论文共17篇,只占论文总数的13%,独立完成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87%,由此可知,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合作研究的较少,独立研究的较多。仔细分析后l现,同单位合作特别是高校同校合作研究的多,跨单位合作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幼儿园与高校的合作研究相对缺乏。由于思考问题角度不一样,在研究问题上,来自高校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前景、对策等问题的理论探讨,而来自幼儿园的研究则更关注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实践。

三、结论与建议

在对130篇相关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随着政策的倾斜,在未来论文数量依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幼儿园与高校,但两者间的合作研究较少。研究力量大多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地区外,但一些西部地区也有分布。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内容呈现以下特点:总体上涉及内容不全面、不均匀。应用类研究较丰富,但个案研究少;基础设施开发、硬件设计方面研究相对空白;管理类、评价类研究相对缺乏。独立研究较多,合作研究较少。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在此提出相关建议:

1.应加大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软件与硬件建设。

2.应制定相对完善、统一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与多元、科学的评价方法,尽早了解情况,看到各地区发展的差距,才能有因地制宜的管理,促进信息化均衡发展和协调应用。

3.应重视对真实、具体、典型的应用个案的研究,以向老师提供一定有针对性性、可操作性的参考。

4.需加大对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研究力度,建立有我国特色的庞大学前教育资源库,合理分配资源,以缓解教育不公,推动教学改革。

5.应加强幼儿园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研究,以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水平与层次。

参考文献:

[1]南国农.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8):3-12.

[3]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 基础教育论坛,2014,(05):58.

[4]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5]吴文涛,赵栋栋.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67-70.

[6]王吉. 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26-127.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教师的教学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仅包括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还包括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能力,作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并不注重历史作业的设计,甚至根本不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必须注重多元化的历史作业设计,通过作业设计来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那么,究竟如何设计出高效、多元的历史作业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具体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辩论型作业的设计

辩论型作业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不同,它需要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最终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作业设计形式。例如,执教《抗日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抗日战争究竟做出的贡献大还是共产党做出的贡献大?这样的辩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还是共产党,均为我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如,执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型作业:究竟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正反双方亦展开激烈辩论。通过辩论,大家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市场经济更符合人类发展需要。计划经济是历史的产物,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辩论型作业看似费时费力,但其取得的成效却是传统作业远远无法比拟的。它没有固定答案,是一种开放型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通过辩论型作业的完成,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也会在无形中不断得以提升。

二、论文型作业的设计

论文型作业,即是指以论文的形式完成的一种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业设计形式。例如,执教《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为题,写一篇篇幅在500字以上的小论文,谈谈自己对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些见解。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自身的切身感悟有效完成了本次作业。有一名同学的论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模式必然会造就一代新人,在未来我国的人口素质会越来越高,国家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作业完成之后,我还特地抽出一部分时间要求学生自发朗读自己的论文,积极给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在我的精心设计下,本次作业设计取得了理想成效。论文型作业的设计是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的一项深入考查,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虽然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普遍热爱的,但是它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应适时设计论文型作业,以不断丰富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形式。

三、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调查型作业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伟大。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合适机会我便会设计一些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完成,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也普遍表现出极大兴趣。例如,执教《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型作业: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对当前社会互联网的普及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束之后,学生发现:互联网在当前社会已经非常普及,尤其是城区家庭,几乎所有家庭均已安装上了互联网。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在我国也非常普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上网。通过这样的调查,再与之前的历史进行对比,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并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调查型作业的主题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特别感兴趣,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积极践行。

四、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历史作业设计形式之外,可采取的作业设计类型还有很多,在此不做详细论述。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注重历史作业的设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设计出更多高质量的、令学生普遍感到满意的历史作业。

作者:毛伟光 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参考文献:

[1]范艳梅.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2]罗明东.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J].今日教育,2005(12).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 教育博客内容多元化作用

教育博客里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课件,教育教学随笔及论文、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也有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载等。当然,为了使博客更加丰富多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博客内容也可以适当抒写教师情怀,叙写教师的日常典型生活。这对教师的教学资源起着很大的补给作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以书,报,杂志为主的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教育博客教师可以短时间内收集、记录、整理大量的教育信息,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撰写出高质量的教育论文等,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当然也可以端正教师的教学心态,提高自我的教学素养。

2. 教育博客的平等化作用

在教育博客中,不分地位,不分老幼,大家都是共同关心教育的人,在这里的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勉励,你的问题我关心,他的问题你关心,我的问题他关心。在每个人的博客中几乎天天都有思想的碰撞,每天都会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甚至争论,共同发展教育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的专业。

3. 教育博客的督促化作用

一个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而教育博客则起着督促的作用。只要教师走进教育博客,用心读读教育博客群中的那些文字,看看博客群中那些教师的成长历程及骄人成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就会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逐渐被同化,把外界的压力、教学中的困惑等变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教育博客督促着教师在平时的基础上不断的实践、学习、反思、写作、交流。当这些实践、学习、反思、写作、交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那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有了质的改变。

4. 教育博客的互动作用

教育博客需要教师的勤奋。教育博客的互动作用能使教师做到反思、借鉴和研究。在博客群中,大家都相互关注着对方的专业发展情况,每天都会去熟悉的博友“家”走走,当发现熟悉的博友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动静”的时候,他们会用委婉的提醒督促对方的反思和研究不能懈怠。如果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彼此还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时关心这一问题的人还会越来越多,产生“头脑风暴”的积极研究效应,使关心这一问题的每个人都在探讨中取得收获,得到提高。

5.教育博客有着引领最新教学理念、教学动态的作用

教育博客作为教师的专业博客,它记载着最新的教学理念及最新的教学动态。经常参与博客的教师就能及时的了解新的理念和教学动态,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动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切实地掌握最新的教学动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

以教育博客为平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交流,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一个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教师在专业发展同时,也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要尊重教师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要投入教育研究,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严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探究,不但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质量,还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还能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过应用各种自动检测装置,进行控制和决策,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元器件和电力全系统进行远程监控、控制、协调,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为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电能供应。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实现电力供应稳定、安全、可持续的自动化目标,另一方面,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既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又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力系统的节约化和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1 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元器件、元器件之间的协调、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能够对电力系统局部和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搜集和监测;同时电力系统元器件应经济、实用、安全,为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提供依据,很多自动化系统能够直接实现对电力系统元器件的调控;电力系统自动化还需要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部分、各层次之间进行协调,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减少大量繁杂的人工劳动,减少人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同时由于系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事故大量减少,并实现电力系统寿命的延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发生。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自动化对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变压器设备在新监控、微机实时保护系统等方面。

2.1 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几个主要的发展历程。首先,通过传递函数进行单输入输出进行控制时期;随后,线性最优化控制盒非线性和多机进行协调控制时期;最近几年,智能化控制时期。随着智能控制功能的越来越强大,在新兴的电力系统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多机系统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励磁、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2.2 实现对变压器设备在线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容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对电力设备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供电企业必须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减少故障的产生。电力系统中,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主要通过检查和修理。对电力设备检修的形式通常有检修故障、状态检修和定期检修。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全面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根据设备运行的参数进行设备变化趋势预测,可以提前对故障进行排除,在发生故障时也可快速进行修理。

2.3 电力系统微机实时保护系统

微机保护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微机保护又有着高实时性和高扩展性的特点,电力系统中的微机保护系统有着通信能力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优点。随着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微机保护装置越来越多。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不仅需要较高的硬件设施,对嵌入式软件要求也比较高,在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中使用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任务进行高效管理,也有着很好地可移植性和扩展性,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效率。现在,电力系统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危机保护装置,电力系统中使用的RIOS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实时性问题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的首要问题。电网事故通常发生在瞬间,一旦稳定措施发生延迟,将无法发挥自动化保护装置的作用,也将产生许多其他安全问题,很容易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破坏。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需要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处理。嵌入式技术既可以对设备数据进行监测,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处理,快速做出反应。RTOS能够对应用程序进行分解,还可以同时开启监控进程,对系统中运行的各个程序进行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UNIX中对出现问题的程序进行终止,还可以调用另外的进程实现问题修复功能。由此可见,电力系统中RTOS使系统自动化可靠性很大程度提高。此外,由于电力系统开发采用的C语言或者C++语言有着较好的灵活性,在模块化设计中,某一模块发生损坏,可以通过模块的更换进行问题排除。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电力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有着及时、安全、可持续、稳定等优点,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系统长期、可靠、稳定、可持续运行。目前的电力系统已经不如通过计算机进行监控的新阶段,通过对传统技术设备的改进,可以早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和最优化方向发展;微型机和远程通信越来越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手段的发展方向。通过DMS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也迎合了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有效保护了电力设备,大面积停电等事故大量减少,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另一方面,电力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得变电站的值班和操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变电站很多采用无人值守管理方式。电力系统通过数据共享,通过微机保护,可以实现硬件监控和保护的共享,减少了大量冗余工作和人工成本,真正实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也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节约化和自动化的根本目标。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化技术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将更加智能化,运行更高效,并逐渐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标准,促进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白艳伟,薛辰斌,赵晓强,等.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277-278.

[2]刘进,张绍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析[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3]武洋.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4]王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

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1.

[5]丁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推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信息科技突飞猛进,加速社会变迁,突显传统教育制度难以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快速发展的现状,于是产生了“终身教育”的新教育观。大学的推广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中极受重视的一环,盖因大学具备充沛的人力、物力资源,有丰富的教学、办学经验,而且大学进行推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屡有改革与突破,实可谓最适合成人学习的渠道。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意义相当接近。教育学者何普斯(J.W.Apps)认为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系指个人参与促进人类的发展及知识的学习活动,包括在职教育及进修教育,他主要关心个人与专业发展,包括领导训练、人事管理、财务、物质、人力资源等能力的改进。继续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继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运动,各国都密切关心推广教育(extension education)的发展。推广教育一词系19世纪中期由英国的剑桥大学首创,意指由大学所提供的各种高等成人教育活动的总称,其后流传至美国而被广泛使用,台湾目前多以“推广教育”一词含括大学所办理的推广教育活动。推广教育的功能在于满足个人及社会的需求,大学推广教育是成人进修教育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承载了满足个人及社会需求的任务以及各界的期望,因此,致力于多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及渠道以方便各界进修,乃大学推广教育当前努力的方向。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必须时时进修学习最新的知识,以确保不被社会淘汰。因此,公民营办理的各种教育训练机构在台湾甚为普遍,台湾各大专院校多设有推广教育单位,提供多元而丰富的进修课程来满足各界人士的学习需求。此外,政府诸多行政单位,亦提供相当多的教育训练经费,提供各类职业教育训练,其它则包括各民营企业教育训练中心、财团法人训练机构以及各类短期补习班等。随着台湾人口负增长情况的发展,未来台湾大学院校推广教育单位将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因此未来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单位的经营管理与校际间的整合策略就愈显重要。

一、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发展与现状

(一)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发展变化

台湾自1954年起,因时代需要开始办理大学教育夜间部,1957年开办教师在职进修,然而大学推广教育业务直到1962年才开始,当时推广教育并无相关明确法规得以依循,且多以夜间进修业务为主,因此,真正的推广教育工作除了少数几所学校积极办理外,多由教务处、进修部或建教合作处兼办,直到1988年才正式将大学推广教育与大学夜间部的界限澄清,然而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因为在体制上一直没有明确的组织单位及专业人员,没有正式财源支持,也没有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及明确的教学方向,因此造成各校各自发展、教育课程及类型五花八门、程度参差不齐等现象,台湾民众对大学院校推广教育的角色与功能认识不全,推广教育单位及其角色多处于台湾大专院校的边缘地位。1994年台湾修正大学法,规定各公立大学需自筹校务基金,大学推广教育被列为各校开辟财源的重要渠道,自此开始受到重视,1997年颁布《大学推广教育实施办法》,作为较为完整的执行依据,加之近年来适逢终身教育理念推行,台湾各大专院校推广教育的提倡与推广让广大的民众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获得广泛高深的知识,大学推广教育因此获得重新发展的转机。

(二)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发展现状

台湾大专院校成立的数量在1990与2000年有极大的成长(如图1),以2011年统计资料而论,台湾大专院校总计共163所,其中大学112所,独立学院36所,专科学校15所,以私立院校(66.9%)居多,其分布以北部与南部为主(分别约占45%及32%),推广教育单位的设置亦以北部与南部为主(分别约占42%及28%)。就组织层级而论,各校推广教育单位有隶属为各校之一级单位(如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或二级单位(如新竹清华大学),其运作模式包括由学校推广教育专责单位统筹运作(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或原则上由专责单位统办,但仍有部分课程由校内其它单位自行办理(如台湾大学),或部分业务委托外部民间或财团法人单位承办(如新竹清华大学)等方式,各有发展之缘由与运作上的优势及劣势。

图1 台湾大专院校数量分布情形

推广教育课程多以“学分班”与“非学分班”为主,在“学分班”方面,各大专校院多依各校的师资专长和进修人士的需求进行规划推动,多分为学士和硕士学分班两大类别,过去这两类班颇受台湾社会各进修人士的青睐,然随着各校具有学位的在职专班陆续开办,仅具学分证明的学分班,已失去以往受欢迎的程度,所以各校转而办理各类非学分课程。依据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课程资训入口网资料分析发现,2011年推广教育单位开办非学分班总课程数约占总开办课程数的83.56%,显示非学分班俨然已成为目前台湾推广教育开办课程类型的主流,特别是语文学习类、健康养生、文艺生活类、企管经贸与证照检定、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等。值得一提的是,若扣除总开课数最多的前3名私立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东吴大学与中原大学),其它各大专校院开办学分班的比重则上升至30%;若进一步扣除前5个总开课数最多的私立大学,则发现学分班开课比重甚至高于非学分班的数量,显示台湾目前推广教育课程的市场供应端似乎存在有寡占的现象。

(三)台湾各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单位之SWOT分析

SWOT分析能够让业务执行单位经营者了解单位内部的优势和弱势,同时能够察知单位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便于学校能够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以提升推广教育单位的绩效,现综述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单位之SWOT分析如表1。

表1 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单位之SWOT分析表

二、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的连接与交流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迈进,终身教育在台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继续教育已逐渐从教育边缘走向教育中心。继续教育的资源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加速流通,师资、学员、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互通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需有更创新的机制,才能迎接全球化挑战。有鉴于此,为有效凝聚台湾各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工作专业人员致力推动推广教育工作,并有机会进行业务经验交流,致力推广教育的运作与质量的提升,台湾大学特于2007年首先邀集台湾多所大专院校共同筹备,办理首届“台湾推广教育论坛”,并以“台湾推广教育之特色及策略选择”为主题,以专题演讲、及综合座谈之方式,邀请海外专家学者专题演讲,并邀请国内各高等教育学府参与,期能与台湾大专院校各推广教育单位交流办学理念,期能有助于台湾推广教育之良性发展。尔后每年由台湾各公私立大专院校轮流举办此项活动,迄今业已顺利办理完成5届“台湾推广教育论坛”活动,包括第二届由东吴大学主办,主题为“转型下推广教育之因应策略、转型下推广教育之校际合作”;第三届由新竹清华大学主办,主题为“两岸教育政策交流与合作机制、经济风暴下的推广教育”;第四届由东海大学主办,主题为“推广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及发展策略”;第五届由高雄师范大学主办,主题为“台湾推广教育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台湾各大专院校在举办连续5届推广教育论坛之后,为更积极推动校际间推广教育合作机制,在多所台湾公私立大专校院之促成与推动下,于2010年起积 极筹备推动“台湾大专校院推广教育协会”之成立,并于2011年5月30日顺利办理第一次会员大会,完成第一届协会理事与监事选举,由台湾大学进修推广部主任郭瑞祥教授担任理事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吕新科执行长担任副理事长,共计11所学校代表担任理事,3所学校代表担任监事。现简述本会之成立宗旨、任务、使命及推动策略如图2。

图2 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协会策略地图

(一)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协会成立宗旨

以非营利为目的之社会团体,以组织台湾推广教育专业人员,结合大专院校资源,形成社会向上之力量为宗旨。

(二)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协会任务

一是组织、凝聚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机构专业人员。

二是推动两岸四地及国际推广教育机构之交流合作计划。

三是结合国内外产官学资源,研究发展新型态之终身教育。

四是办理、参与、赞助相关学术研讨会议及推广终身学习观念、实践之宣传活动。

五是办理其它符合本会宗旨之相关活动。

(三)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协会使命

一是建立推广教育交流平台。

二是提升推广教育社会价值。

三是推动社会终身学习理念。

(四)台湾大专校院推广教育协会推动策略

一是推动推广教育学术与宣传活动:如办理推广教育博览会、进行大众传播媒体宣传、办理学术研讨会、发行电子报、办理专题演讲活动与工作坊、建立推广社群等。

二是促进产官学合作与沟通:如提供推广教育服务咨询、进行法令与制度沟通、进行市场需求分析、筹划与企业合作、进行政府项目合作等。

三是促进台湾推广教育组织连接与合作:如举办会员大会、召开理监事会议、建立会员服务导向流程、架构专属网站与数据库、举办台湾年度推广教育论坛等。

四是推动两岸推广教育交流合作:如参加两岸继续教育论坛、接待两岸单位参访、分享大陆市场推广经验、参访两岸推广教育机构、研究两岸推广教育合作机制等。

三、结语

大学推广教育是大学回流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台湾正面临着社会环境与经济型态变迁、少子高龄化的时代,不同训练机构之竞争威胁,且台湾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对各大专院校的评鉴特别重视学术研究,使得各校教师多将心力在学术论文的发表,少有在推广教育部门授课之意愿,因此,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对未来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定位应有新的打算与作为。如何让大专院校推广教育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并成为学校重要的高教市场,实为再定位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之重要目标。为此,在思忖建立一个整合与沟通的机制与平台,有效连接台湾各大专校院之资源与经验的前提下,台湾各大专院校业于2011年正式推动组织“台湾大专院校推广教育协会”,期能组织台湾推广教育专业人员,结合台湾大专院校资源,形成社会向上之力量,提供校际与教育主管单位一个良性的整合与沟通平台,并推动两岸四地与企业间之交流,期能在面对社会责任及经营压力下,建构大学推广教育的发展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李国义、傅文俊.大学推广教育单位经营策略新思维之探讨[C].第六届管理学术研讨会手册,2008.

[2]张雅雯.大学推广教育单位之定位与竞合策略:以企业教育训练为例[C].元智大学经营管理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1.

[3]陈茂祥.大学推广教育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策略之研究[J].朝阳学报,2002,(7).

上一篇:毕业论文幼师范文 下一篇:德育主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