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

时间:2022-10-03 04:22:01

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

[摘要]基于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应以人为本进行。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变迁表现出社会关系的断裂、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宗教文化的衰退,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问题表现出文化休克、文化冲突和文化同化;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重建应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移民社区文化。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54-02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①而从以人为本的观点看,生态移民是一个社会动员、文化适应、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移民因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应以人为本进行。

一、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变迁

(一)社会关系的断裂

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生态移民根据迁移的社区整体性,可分为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②整体迁移相较于部分迁移,因为更多地保留了迁出地的社会关系,所以更有利于迁入地社区文化重组,使移民更快地适应社区环境生活。但当经济生产方式完全不同时,如社区整体移民从迁出地从事的农牧业完全转变为迁入地从事的种植业,因为移民之间缺乏生产技能的相互学习,整体迁移对于移民社区更快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就会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往往只能依靠当地政府进行农业技能上的培训来弥补。部分迁移相较于整体迁移,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可能因为空间距离而完全断裂,而在迁入地社区移民还需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交往和磨合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因此,新迁移民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慌等不安心理,乃至思念故土而返迁。但在部分迁移中, 相比整体移民,移民可能在生产技能上会存在更大的差距,在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工作时,移民之间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这样更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经济发展。总之,社会关系的断裂,使得新迁移民无论是在经济生活还是在文化生活方面,就像新生的婴儿,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哺乳”。

(二)文化生活的丰富

民族贫困地区居民从原有社区迁移到移民社区后,由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以电视为主体的家庭文化生活大为发展,以农家书屋为场所的阅读文化生活开始兴起。随着移民社区的经济进步,电脑也势必进入社区家庭,网络文化也会在移民社区生根发芽。移民从“散居”到“聚居”,从“游居”到“定居”的转变,也为当地政府基层组织社区公共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文化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也会带来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首先,受空间迁移和空间距离的影响,社区移民以固定场所和不可移动的事物为载体的文化生活不得不放弃而逐渐丧失;其次,受科技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冲击,或因社区成员的群体压力,部分移民传统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必然面临变迁和衰落。

(三)宗教文化的衰退

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居民的原有社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居民往往只能靠天吃饭,生活各方面得不到保障,人的自主性受到极大压制,便成了一碗“心灵的鸡汤”。迁移到移民社区后,居民住房、交通、电力、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知识信息的涌入带来了变革的观念冲击着原来保守的生活方式,依靠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勤劳致富成为根本,人的自主性因此而得到空前的发挥,便成了一种身份的认同。科技的进步、物质的追求使观念体系的宗教文化逐渐衰退。同时,移民社区可能面临资金紧缺、成员杂居等方面的影响,使物态的宗教文化、制度的宗教文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以建立,这些因素也会使得移民社区的宗教文化逐渐衰退。但是,这种衰退只可能是短期性的,这是由宗教的长期性决定的。

二、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问题

(一)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指人们置身于异域文化中,在学习或工作、生活中遇到另外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从感到别扭到不适应,从轻度易怒、烦躁到心理上的深刻惊恐和危机现象。③文化休克一般经历兴奋阶段、休克阶段、适应阶段和稳定阶段四个阶段。新迁的移民进入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时往往在心理上表现为一定的兴奋,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适应。但在随后的社区生活中,尤其是在部分迁移的多民族杂居社区中,语言沟通的障碍、生产方式的变更、风俗习惯的迥异等容易造成社区成员之间的隔阂,移民会产生心理压力,逃避相互交往,甚至出现对原有生活的怀念而返迁。文化休克在生态移民中虽不是普遍现象是个别现象,不是持续现象是短暂现象,但以人为本的生态移民必须关照移民的文化休克问题,让其在移民社区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尽快地安心、定心、上心。

(二)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就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对抗状态。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生态移民的原有生活环境多是交通落后,生态恶劣,居民靠天吃饭,甚至难以生存,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相对孤立封闭的系统,只会发生熵增,最终必然走向崩溃瓦解。而移民社区则构成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越发充满活力。但也因为移民社区的开放性,促使社区成员观念的变革和自主性的极大增加,增强了社区成员对权力、利益、声望等稀缺资源的竞争, 导致受社区成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勤劳等因素影响的财富上的差距扩大和社区成员相对剥夺感的增强。在部分迁移或整体迁移的多民族杂居或多宗教教派林立的移民社区,社区成员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来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以确定文化的边界和加强对同身份社群的融合和纽带关系。这样,社区成员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和相对剥夺感的增强就会转变为社区成员不同身份认同上的文化冲突。

(三)文化同化

文化同化指两种文化接触过程中各自改变自身,导入对方文化要素并使之与本文化相应要素发生融合或替代的过程。④民族贫困地区居民迁移到移民社区后,教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少数民族的父母更愿意将子女送往汉族学校学习让他们掌握汉语汉字和其他知识以谋求子女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移民社区中,日常的经济生产和生活迫使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社区成员相互交流沟通。语言文字是确定民族边界的重要标识,少数民族社区成员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是文化同化的重要表现。移民社区的交通条件较好,方便了社区人口向外流动,民族贫困地区移民对城市现代文明的接触极大地改变了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改变也相应地带来了对自身民族风俗习惯的冲击,推动着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同化过程。文化的自然同化意味着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部分流失,以人为本的生态移民应该关注这种流失现象,对特别有价值的而在文化同化过程中可能面临流失的少数民族特有文化应该给予制度保护和技术留存。

三、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探讨

(一)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民族贫困地区移民原有社区的教育医疗条件落后,学校医院距离居住地比较偏远,移民子女上学和居民看病求医极为不便。移民社区交通条件一般较好,距离学校医院近,教育医疗设施更为完善。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便将来更好地生活,每个社区成员都希望生病之后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完善的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是能够让民族贫困地区的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不返迁”的重要因素。移民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多有自己民族的节日、礼仪等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保持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接,加强了社区文化的凝聚力,因此移民社区应该建设和完善适宜这种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随着移民社区的经济发展,社区家庭财富的增加,作为大众传播文化的载体,电视、电脑必然逐渐进入社区家庭,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是时展的要求。

(二)充分发挥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

文化自主性是指人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我主动性、自我主导性、自我决定性等特征。文化有如自然生态的一面,在各种文化之间也会存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态关系。发挥文化自主性,意在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维护各种文化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多民族杂居的移民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传统文化活动很丰富,或骑马射箭,或饮酒跳舞,或举行各种仪式等。这种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确定着文化的边界,保持着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着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制衡作用。因此,移民社区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社区移民的自主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地组织和开展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维护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良好生态关系。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移民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是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贯穿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领域。生态移民社区的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推动移民的生计发展,致力关怀贫困移民的现实困难,最大满足移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全尊重少数民族居民的风俗习惯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移民社区文化,需要不断加强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对移民社区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达到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做到各种利益资源之间的合宜分配。

[注 释]

①②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程茹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休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8页。

上一篇:打造“小而美”的公司 下一篇:Transporeon:如何建立在线物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