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

时间:2022-10-03 03:15:41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

摘 要:作为一名老师,还应该随时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随时给予鼓励,指导他们如何去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24-01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至关重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人有了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就要把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因此,每节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学科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应用,能充分强化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敢于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扩展,这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二、转变评价方法

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设计活动任务前要制定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特别是评价标准中对学生创新方面要有所侧重,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善于鼓舞学生,是教学中最宝贵的经验。”通过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逼着学生进行创新。例如,在教学《设计应用文档》时,笔者制定评价标准时,将“内容和版本设计有创意”赋值25分,也就是学生作品如果跟书本或教师演示的例子一样的话,最高只能得75分,想要得到高分,就必须在创意上下功夫。学生在完成作品始终得考虑作品要有新意,展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课堂巡视中,发现学生制作作品的闪光点即时评价,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创新。对于创新不够的学生,则用平等的口吻提出对学生的建议和期待,用理解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对学生表示支持,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建议。

三、加强实际操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安排时间加强操作,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我在教学画图软件时,首先给学生备足大量的图片素材,并给他们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对各种工具的熟练使用,便于他们对编辑命令的掌握,加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四、创设和谐氛围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更容易进入角色,对学习对象产生持久的注意力,也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有了创新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学生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也能及时提出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视频的编辑》之前,提供表现积极向上、富有创意的拍客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提问:“想做一名快乐的拍客吗?”并提供几个主题(运动会、旅游、班级活动、趣闻好事等)由学生选择,安排学生分小组在课余时间准备素材。素材可以是利用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和网络搜寻的视频或图片。素材齐全后,笔者说:“一名高水平拍客除了会拍视频;还要会编辑视频,就让我们成为一名高水平拍客吧?”接下来,笔者指导学生剪辑素材、设计转场、使用滤镜、配音和添加字幕等操作。

五、进行游戏教学

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经常利用一些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 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有可能会很不愿学。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玩这些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学生问:“老师,我如何才能够打得又对又快,您能够告诉我其中的诀窍吗?”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就会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些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一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六、加强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学好信息技术学科只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有效地运用课堂资源进行学习,如教材、老师、同学。帮助他们具备敢于面对各种问题,并且善于思考、尝试。而往往“中等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时主要的问题是,他们上课非常认真听教师讲解、演示,吸收比较好,但是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其它内容的学习,对老师教学的依赖性较强,只能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开展小组自主学习时,独立性较强,不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遇到问题不喜欢问同学、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中等生”加以引导,利用有效的课堂资源开展学生小组自主性活动,采用适合的机制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作为一名老师,还应该随时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随时给予鼓励,指导他们如何去学习。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阅读学习 下一篇:态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