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下的新疆对外出版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3 01:03:01

跨文化传播下的新疆对外出版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新疆新闻出版向国内外展示新疆“开放、自信、和谐、进步”的新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对外宣传和出版物“走出去”的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对外出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对外出版;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14-02

新疆有着丰富的出版资源,尤其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特别是新疆解放50多年社会经济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都是外界所希望了解的。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为新疆新闻出版向国内外展示新疆“开放、自信、和谐、进步”的新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对外宣传和出版物“走出去”的机会。新疆现有13家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社,每年以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语言文字生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对外出版物主要以反映新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风俗人情、文学艺术、旅游等图书为主。

一、新疆对外出版现状

(一)新疆出版物“走出去”发展较快,但版权贸易数量仍然较少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扩大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01~2009年中国的版权引进项目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而输出项目则在近几年来大大上升。2007年全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0255种,输出出版物版权2571种,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比例约为3.99U1,处于贸易逆差状态[1]。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版权贸易逆差正在逐年缩小。2009年全国引进图书版权12914种,输出图书版权3103种;而2008年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776种和2440种。2009年,引进版权品种数量是输出数量的3.3倍。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3.3U1(2002年为15U1,2008年为6.5U1 )[2]。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成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特邀成员单位,从而使得新疆生产的对外出版物可以进入“中国对外图书推广计划”推荐目录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站和英文《中国新书》杂志进行对外宣传推广。

(二)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做好出版物“走出去”

出版物“走出去”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扩大新疆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新疆出版把“走出去”工作与构建新疆大外宣格局结合起来,与生产精品出版物结合起来,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新疆的一切对外文化交流机会和国内国际书展、博览会,编辑出版具有新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出版物,扩大新疆出版物的对外影响力。

2004年8月18~22日,哈萨克斯坦“新世纪新新疆”文化周在阿拉木图开展,自治区各出版社参展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近300种。2004年9月2~6日,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在新疆展台展出了12家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图书394种、音像制品30种、电子出版界的出版商(社)达成4种版权贸易输出意向和235种版权贸易输入意向。

2007年,新疆首次以整体形象参加了三大国际书展,代表团有了专门的展位,并展出了自己的出版物,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新疆的出版物,也让新疆的出版物有了“走出去”的平台。在2008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新疆12家出版社共认购了10个展位,展出近400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2011年5月新疆第五次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展图书和音像制品、期刊共120种,内容反映新疆风光、民俗、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新疆历史、少儿读物、新疆发展现状等各个方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差、底子薄、水平低,存在很大差距

新闻出版业基础薄弱、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能力、出版质量和效益有待于提高。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10年7月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指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普遍薄弱。东部(13个省市)、中部(6个省份)和西部(12个省区)新闻出版业总产出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76.1%、13.6%和10.3%,增加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75.4%、13.5%和11.2%,资产总额所占比重分别为75.3%、12.8%和11.9%,营业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76.2%、13.5%和10.3%[2]。从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新闻出版的经济规模仍然偏小,实力较弱,仍然需政府的大力扶持。 市场和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出版物结构单一。原创精品出版物、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更少。对外出版受资金不足和传播渠道少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困难,经常性的传播渠道还是一个问题。“走出去”出版物还不能接近国际出版物市场的需求,版权贸易数量少。

(二)新疆版权输出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主要是资金问题、缺少洽谈版权贸易的经验,缺乏版权贸易人才。翻译人才队伍的严重匮乏造成翻译质量上的问题,影响了新疆的对外形象。新疆的出版社的资本规模与内地无法相比,数量少,没有对外出版传播人才,都是请外教来看书稿,借助外来力量,翻译费用、编校费用都很高。国家新闻出版署、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给予新疆出版物“走出去”一定的出版财政补贴,为各出版社“走出去”出版物的顺利出版提供了资金支持,但资金还远远不够。2009年的19种出版物是新疆在国外正式出版发行的纯外文版图书,国家采取配套补贴的方式资助,但是由于外请翻译费、设计费用都较大,而印数又较少,现有补贴明显不足。

(三)现行出版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出版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内容生产能力不高。新闻出版单位长期存在规模小、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竞争力不强的面貌。经营管理及资本运作水平不高。运行机制落后,经营理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机制和经营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需要深化改革。

三、对 策

(一)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整合新疆出版资源,组建新疆出版集团

建立版权贸易机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新闻出版援疆工作项目,争取国家、自治区加大对新闻出版事业更大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新疆新闻出版发展条件。新疆对外出版资源丰厚,但目前利用水平不高,需要深入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对外出版传播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提高新闻出版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成立新疆出版集团,对人才、资金、设备等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合力,降低成本,从而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和优势,大力开发原创精品,提升出版物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对国际出版市场和国外读者阅读消费心理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确定出版物选题,把外国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出版重点,运用符合国外受众习惯的语言符号和编辑手法出版精品。立足新疆新闻出版的实际,突出特色,依托新疆的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对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新疆出版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开发。要以真实、权威的内容客观反映当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使国外受众乐于接受。出版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积累、传承和交流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歌颂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展示新疆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形象。

(三)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对外文化经济交流,扩大新疆出版物的对外影响力

利用新疆与周边国家语言、习俗、宗教相近的有利条件,依托国家“出版物对外推广工程”,鼓励新疆出版走向中亚文化市场,拓展渠道,加强对外宣传、展示、推广、销售工作,输出我国优秀民文出版物,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宣传推介新疆;开展版权贸易,扩大版权输出和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新疆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努力使新疆出版物版权贸易逐年增加,扩大版权输出数量。将对外出版纳入新疆文化经济交流体系。利用与周边国家的“文化年”活动,利用新疆海外文化交流“文化周”活动,借助国内外出版物展示平台,利用多种有效对外交流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输出结构,保持和发扬新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努力提高“走出去”出版物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让更多的新疆出版物走出国门,宣传和介绍中华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新疆,为宣传中国文化,增强新疆对外宣传中的话语权作出努力,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人才队伍建设亟待提高和加强

对外出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建设一支爱业敬业、外语水平高、精通国际出版、发行规则的人才队伍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制定长期的对外出版人才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人才培养、开发、使用和吸引工作,形成梯队,为新疆对外出版打牢人才基础。

(五)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国际运作水平

积极寻找最佳输出和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合作,借助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和企业的力量,发挥他们在品牌、影响力、资金、发行渠道、发行经验上的优势。扩大合作规模,拓展合作领域,在出版项目合作方面,可以进行许多项目由双方共同设计,共同投入,共同出版发行的方式,共同获益。在实体建设方面,可在印刷、发行和数字出版、创意等领域,多进行合资合作。在平台建设方面,共同参与合办图书交易会、书展等,成为有影响力的行业展会,推介交流为主要内容的、面向的版权贸易与合作出版项目。

参考文献:

[1] 200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10.

上一篇:引燃华语动作片的世界梦 下一篇:中西电影差异成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