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10-03 12:55:34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技术系统的层次性特点,能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74-02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比较热门的学科之一,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成为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实现技能和知识一体化,小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的掌握上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通过应用任务教学法,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而这个教学体系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灵活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并在操作过程和方法上进行指导,进而完成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师的思路相对比较清晰,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法符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层次性,为学生提出了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在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

2.顺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和学习基础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有所不同。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而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课程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针对这个任务进行自由的发挥。在学习Word字体设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假如你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请你用你觉得合适的字体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用方正字体,有的用宋体,有的用黑体,有的是几种字体相结合,顺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将学习教学内容和应用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学生的创作潜力也是无穷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布置的任务,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任务与学习过程是融为一体的,这样既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提高了小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1.创设情景,呈现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置是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把具体的学习任务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积极地做出反应,把学到的知识上升为新的理论高度,通过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的分析,来知道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和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设计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把生活中的某个实际现象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Outlook Express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给自己的好朋友发送一封带着自己照片的电子邮件。学生在接受了学生任务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申请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其次是要求学生完成Outlook Express的相关设置;再次是要求学生学会发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这样的具有情景式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提高了学习兴趣。

2.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学生在接受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就对怎样去完成这个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着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并借助具体的场景,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动机,对任务进行认真的分析。可以让学生跟游戏过关一样去完成任务,找出思路,从易到难。比如,布置任务:带领游客游览我们的家乡。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个大的任务进行分解,第一步:旅游路线的安排、当地的主要景点等;第二步: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怎样利用浏览器搜集资料,怎样利用软件把查找的信息表现出来。当这个任务在学生面前出现的时候,让学生知道这些具备层次性的任务的思路,根据这个思路来明确这个任务的关键点,提高认知能力。

3.通过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学习方式对能否直接完成任务产生直接的影响。多项实践证明。进行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从而完善解决问题的技巧。所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可以提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大家一起来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布置一小项任务去独立完成。比如,在完成“带领游客游览自己的家乡”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有的去在网上查找当地的交通状况,有的学生去找当地的旅游景点信息,有的把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利用软件制作成幻灯片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在一边给予正确的指导,把任务的进度和具体的方向把握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空间。

4.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认真总结问题所在,找出任务解决的技巧,这个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在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具体的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讲评,要分析任务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实践的时候根据课堂上的案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把任务再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比如,当学生利用幻灯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就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个小型的成果展示会。让每个小组都选择一个代表给大家介绍这个小组的作品,可以让其他小组的成员提出意见,老师再针对这些意见进行点评。通过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让小学生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布置的任务进行二次分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主要是以任务的布置为主线,教师作为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成为了学习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人员,同时也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辅助人员和成果评价人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完成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还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学成效非常明显。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具体的情景,呈现任务、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为小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伟麟.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探索,2013,(02).

上一篇:论普通学校军事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游戏与兴趣调动